【引言】
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不仅是伟大教育家,而且是卓越社会活动家。1928年,日本制造“济南惨案”,新加坡怡和轩专门召开大会,号召全体南洋华侨同仇敌忾,赈济难民。陈嘉庚先生被推举为大会主席,并作《公理犹存,国耻定雪》演讲,第一次领导民间政治运动,取得巨大成功,从此奠定其在南洋八百万华侨心中的领袖地位。请欣赏“我们的校主陈嘉庚”第十五期,走进并感受陈嘉庚先生带领南洋华侨抵制日寇、支援祖国的历史风云!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期,南京国民政府分编四个集团军举行第二次北伐,以图征服张作霖,统一北方。支持张作霖的日本田中义一内阁一直企图将东北、蒙古从中国分离出去,认为一旦国民政府的北伐成功,东北就会被亲英美的南京政府所控制,英美势力向中国北方发展,日本在东北的利益就会受损,分裂东北的企图便会泡汤,于是以“就地保护侨民”为借口出兵山东,阻挠蒋介石军队北上。
一九二八年四月十九日,日军派遣第六师团五千人在青岛登陆,对青岛和胶济铁路沿线实行军事占领,并将军事占领堂而皇之称为“保护帝国臣民”。第二天,日军驻天津的三个步兵中队抢在北伐军进入济南前侵入济南,构筑军事工事,搭设活动电网,不许华人接近。五月一日,北伐军攻入济南,任命战地政务委员会外交处主任蔡公时兼任山东特派交涉员,负责与日本驻济南领署联系交涉。五月三日,日军以两个被流弹所击的士兵为借口,突然向国民党北伐军驻地发起大规模军事进攻,致使北伐军七千多人缴械。之后,在济南烧杀掳掠奸淫,无恶不作,唆使日侨义勇团杀害平时有过反日言论或抵制日货的中国学生、工人、店员。五月三日一天被日本侵略者杀害的中国民众达三千六百二十五人,济南一时尸体遍街,血流成河,泉城成为日寇残杀中国人的屠场。
济南惨案纪念碑
这一天深夜,日军公然践踏国际法,包围并强行搜查山东交涉署。特派交涉员蔡公时义愤填膺,用日语表示抗议,高喊“中国人可杀不可辱”,日军兽性大发,将蔡公时捆绑起来,挥动刺刀割耳、切鼻。蔡公时坚持民族气节大义凛然,激励起交涉署张麟书、张鸿渐、王炳潭等人怒斥日军野蛮行径,日军恼羞成怒,一样对交涉署其他人员割耳、切鼻、断腿。这一天黑夜,蔡公时与其他人员全部被拽到屋外,遭受枪杀,山东交涉署除一位勤务兵侥幸逃出外,无一人幸免,情状惨不忍睹,这就是史上所称的济南惨案。
惨案发生后,抵抗日本的怒火在神州大地燃烧起来,怒火烧向南洋华侨社会,南洋各地华侨群情激愤,抗日情绪高涨。
一九二八年五月十一日,怡和轩发出一份赈济山东难民的通告。表示怡和轩将为济南惨案召开大会,呼吁华人社团与个人响应。短短四天,一百二十个华人团体站出来响应。五月十七日下午,大会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举行,各界代表一千多人,将总商会会场围得水泄不通。一位代表愤恨地切下自己左手的一只小指,号召全体华人做一名血性男儿,同仇敌忾。会上周献瑞提名陈嘉庚为大会主席,下面即刻掌声如雷,陈嘉庚以大会主席身份做了《公理犹存,国耻定雪》的演讲。他谴责惨案制造者日本军队“野心凶暴,险恶蛮横,实全世界所未有”,他说,“今我国势虽弱,然人心未死,公理犹存,必筹相当之对待”,他号召全体华人“第一就是抵制,第二就是筹款”,自己一如既往地抵制日货,号召反抗日本暴行、筹款赈济山东难民,让“死者可葬,伤者可医,散者可聚”。与此同时,他吁请代表们不要鲁莽行事、“当守居留地法律”,“应行文明办法”,以免招致英当局干涉,使赈济活动流产,① 表现出一位华侨领导人的成熟与智慧。
为济南惨案召开大会
会后,成立了山东筹赈会,陈嘉庚任主席,副主席是潮帮的陈秋槎,委员会设在怡和轩。陈嘉庚提出两项组织原则,其一是捐款由筹赈会统一管理,其二是将活动普及社会底层及各帮派。在他的领导下,华人的一百二十个社团和众多个人成为筹赈会会员,他们成立十四个筹款团,化整为零分散到各地各领域,主要城市也都成立筹赈会配合,四家中文报纸参与积极宣传。这样,新马华人第一次不分帮派、不分籍贯、不论阶级的统一行动出现了从店员、胶厂工人、出租车司机到工厂主、胶园主、商贸大贾,都参加到这场抗击日本暴徒、赈济祖国同胞的斗争中,就连向来不关心政治的娼妓、舞女也都踊跃捐款,仅一九二八年六月,筹赈会就收到三十八家妓馆的联合款二千二百六十元。由此,一场持续九个月之久、席卷整个新马社会的华人世界、跨帮跨派的民间政治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怡和轩也因此成了中国人在新加坡的政治大本营。
山东筹赈运动很快取得意料之外的成果,开展十八天后,便获得捐款五十万元的惊人实绩,一百天时达到壹佰万元,到一九二九年一月总结时,新加坡华人总共认捐了一百三十四万元,各地华人捐款达五百万元(国币)。三分之一的新加坡华人、大约是十万人投入了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这是南洋一场全民性的抗日运动,这场运动,也是陈嘉庚第一次站出来领导华侨开展的跨帮跨地的政治运动。他的组织理念与能力、精湛的组织技巧与领导才华,在这样一场持续时间长、发动范围广和效果显著的群众运动中经受了考验与洗礼。这位本来就才华具备、享有的社会名人,在山东筹服会的推波助澜下,个人威望骤然提升到一个极高的位置,南洋八百万华侨领袖的地位由此奠定。
筹款救国运动
山东赈济运动,不仅在新加坡掀起华侨爱国主义的热潮,而且将抵制日活动也推向高潮。新马一带早有抵制日货传统。一九〇八年春天,中国水而在澳门附近扣留走私武器的日本船只“二辰丸”,引发中日一场外交纠纷商自治会因此发起中国近代第一次抵制日货运动。这场运动很快波及南洋并在南洋断断续续进行了二十多年。这二十年间,日本政府也采取各种手段支持日商削价倾销橡胶制品与棉布,打击与破坏华商的经济。山东赈济运动,再次燃起新马华人抵制日货的烈火。陈嘉庚指出,在日本惨绝人寰的杀戮之前,侨民即使“不能以黑弹白刃与强横抗”,却可以以“经济绝交之下策”,呈现“人类良心所应有之主张”。② 当日本就济南惨案提出言和时,陈嘉庚电告国民政府外长,“日兵未退,先许言和”,“万万不可迁就”,而要乘“民气初盛,抵制正剧”,振兴国货,“毅力坚持”,③ 表现出与罪恶势力毫不妥协、斗争到底的民族气概。那个时期,华侨与日本的贸易几乎完全中断,日侨在新马带开办的诊所、理发店、商店等大小店铺,再也看不到华人的身影,日本在南洋的经济遭到严重打击。这场运动的领导人陈嘉庚,也就成了日本人的眼中钉,上了日本人的黑名单。
山东筹赈会募捐到的钱,大部分汇缴当时的南京政府,部分用于接济蔡公时的家属。当时,陈嘉庚还以筹赈会的名义在德国定制了一尊蔡公时先生铜像。铜像造好运到新加坡时,抗日战争已经全面爆发,长城内外硝烟弥漫,铜像无法运到中国安放,只好先存于福建会馆。后来太平洋战争爆发,在日本占领新加坡前夕,陈嘉庚命人将铜像埋藏在自己的一家橡胶厂内。日本投降后,蔡公时铜像移至晚晴园伫立。二〇〇六年四月,在中国驻新加坡大与陈嘉庆侄子陈其存等人的共同推进中,蔡公时铜像才从它伫立几十年的务加坡晚晴园移到中国泉城济南。二〇〇六年五月三日,也就是纪念济南惨案七十八周年的日子,济南的突泉五三惨案纪念园内,一座客居海外七十多年的蔡公时铜像被矗立起来。
蔡公时铜像
山东筹赈会的成功,在整个东南亚产生的影响是空前的。著名的华人学者、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教授杨进发甚至认为,这次活动在南洋“其规模之大,意义之深,前此之各项政治运动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惨案等,皆不能望其项背”。他说这次活动“在精神上、思想上唤醒华人正视中国本土的政治”,“成功地在两个领域上为华人涂抹上浓烈的政治色彩”,它“打破帮派藩篱,使华人社会更易于聚凝,共图义举”,“也充当一个训练营,为未来支持陈嘉庚政治奋斗目标的一批批积极分子提供炼机会”,更重要的是“为一九三〇年代各项群众运动,在组织原则、形式及技巧等方面,树立了楷模”。④
①陈嘉庚:《公理犹存,国耻定雪——在筹赈山东惨祸全侨大会上的演讲》,《南洋商报》1928年5月18日。
②陈嘉庚:《驳日本三洋行董事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投稿关于中国人抵制日本事》,《南洋商报》1928年12月3日。
③陈嘉庚1929年2月11日为日本突然毁弃济南惨案解决条款致中国外长电。
④ 杨进发著,李发沉译:《华侨传奇人物陈嘉庚》第163页,陈嘉庚纪念馆2012年9月。
原著 | 朱水涌著《陈嘉庚传》
(白菜风云网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2021年11月重印)
“我们的校主陈嘉庚”栏目编选委员会
主任 | 王智兰、黄宇霞
副主任 | 郑辉、葛学凤
委员 | 李绍玉、陈瑶华、林麓、蔡伦
编选 | 赖叔青
编辑 | 李笑扬
图片来源 | 《陈嘉庚传》、网络
联合出品 | 白菜风云网校友总会秘书处党支部
中国语言文学系硕士生第二、第三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