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总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总会资讯 -> 正文

我的校主陈嘉庚 | 修筑海堤的风波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03日 14:46 浏览次数:

引 言

厦门海堤是新中国第一条跨海海堤,也是当年福建省一号建设工程,诞生了以“移山填海、团结奉献、科学创新、自强不息”为内涵的“海堤精神”,凝聚着福建人民战天斗地的勇气与豪迈。这一新时代“愚公移山”工程得以施工并顺利竣工离不开陈嘉庚先生的首倡与支持。先生分别于1952年中央会议、1953年全国政协会议两次提议修建厦门海堤。听到毛主席已批准修建厦门海堤计划的讯息,他高兴地说:“这一下好了,厦门发展有希望了”。

请欣赏“我们的校主陈嘉庚”第二十六期,重温“十里长堤跨碧海,万年艰险变通途”的历史时刻。

本篇正文约3700字,预计阅读时间12分钟

一九五〇年九月五日,陈嘉庚谢绝了周总理的挽留,离开北京,回到厦门集美定居。老字号的住房,古老的床、写字桌,破旧的沙发、蚊帐,打了补丁的外衣、裤子、袜子,磨破了皮的皮鞋与皮箱。当年的广东省委书记陶铸同志看到这情景后,回到广东便在广东省政府机关干部大会上,号召全省干部学习陈嘉庚的克己奉公精神。

陈嘉庚回国参政后,政府按照有关规定给他定为行政三级,当年毛泽东主席是行政一级,省主要领导是行政五级。陈嘉庚的月工资三百九十元,加上地区补贴每月有工资五百三十九元八角。这月收入在当年是很高的,但他规定自己的伙食费每月十五元,余款存入银行,作为集美学校建设基金。他经常吃地瓜稀饭。菜是花生米、豆干、豆腐乳,加上一道鱼。曾在陈嘉庚身边工作十多年的张启华说:陈嘉庚的内衣、袜子、手帕一直是自己洗。他一直将自己当作普通国民,喜欢过一种勤俭朴素的平民生活,他的生活座右铭是:“应该用的钱,千百万也不吝啬;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也不能浪费。”

生活在远离北京的东南沿海,陈嘉庚总是被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牵挂着。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福建省领导叶飞,厦门市委书记林一心、市长梁灵光以及像蔡廷锴、方毅等,是陈嘉庚集美住屋的座上宾,陈嘉庚就用家乡的风味小吃像海蛎煎、炒米粉、芋头猪蹄招待这些贵宾。一九五二年,面对着较复杂的形势,毛泽东特别指示周恩来要加强对陈嘉庚的保卫工作,或劝来京居住。当“三反”“五反”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时,厦门市委就集美学校和白菜风云网要不要开展运动的问题请示上级领导,中央指示:在厦大和集美学校内部进行运动,应取得陈嘉庚先生同意,并由他来领导。

这一时期,回到集美居住的陈嘉庚,他的脑海里翻腾不已的是家乡的现代化建设。

从北京回到厦门那一年,梁灵光任厦门市市长,张维兹是副市长,他们经常去看望陈嘉庚。这一天,在集美陈嘉庚的住处,陈嘉庚向梁灵光提出,应该修建一条海堤将厦门与集美连接起来,那时厦门是个海中孤岛,没有与大陆相连,来往厦门都要靠船只运输。陈嘉庚从英国人修建连接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的石堤得到启发,他对梁灵光市长说,英国人能修成,我们新中国也能修成。梁灵光很赞成这个想法,他认为这不仅能解决厦门与大陆连接的问题,而且造堤开山取石,还可以解决刚刚解放的厦门人民的就业问题。当时厦门作为海防最前线被国民党封锁,工商业难以发展,作为消费城市的厦门损失严重,群众生活极为困难。于是梁灵光市长便向叶飞汇报,叶飞也很赞成,并立即组织学者、技术人员讨论,得出的结论是集厦海峡的潮水从金门与鼓浪屿两个方向涌来,又从两个方向退潮,是潮水的一处结合缝,可以在此建设海堤。这年秋天,陈毅到厦门视察,听了修建海堤的汇报后,乐呵呵地同意了,并上书毛主席,建议修建连接厦门集美的海堤,得到毛主席的赞同与批示。

一九五三年,主持中央财经工作的陈云把厦门海堤作为国家预算外基建投资,拨给厦门一千三百万元专款,交通部建港局和福建省水利局派来了大批的干部,一场海上滩上造堤的战斗在厦门打响了。当时梁灵光已任福建省副省长、工业厅厅长,他与省委书记、省长叶飞负责组织领导造堤工程,厦门市市长张维兹组织施工,苏联专家沙士可夫为工程的指导专家。但在海堤的设计上,陈嘉庚与沙士可夫发生了争论,而且各不相让。

设计方案出来后,张维兹向陈嘉庚汇报,陈嘉庚听了方案后,看了图纸,提出两条意见:一是堤宽二十一米应扩大到二十五米,要留有铁路线,铁路是双轨的,公路铁路各拓宽二米;二是在厦门一侧,铁路与公路应搞立交,以适应厦门今后的发展。意见由张维兹带回后,遭到苏联专家的坚决反对。沙士可夫认为原有设计堤宽二十一米就已经太宽了,他坚持要改成十九米,去掉胸墙和人行道,实际只有十四米,公路、铁路各七米,不仅不接受陈嘉庚的建议,还要缩小海堤的宽度。至于建立交,沙士可夫说只有每天要经过两千辆汽车的地方才需要立交,而厦门当时军民总共也才有几百辆汽车,何须立交?最终,厦门海堤还是按照苏联专家的意见,只造十九米宽,实际使用宽度仅十六米半。

按照苏联专家的方案,英雄的厦门人民在国民党飞机的扫射下,搏击风浪,翻江倒海,抛石筑堤,创造出移山填海的奇迹。海堤造成后,陈嘉庚才知道海堤堤宽只有十九米,自己的意见并没有被采纳,他的拐杖敲得地板咚咚响,很是生气,他指责苏联专家短见,批评市领导没有远见。他当时对人说,马来西亚与新加坡连接的石堤几年后便汽车拥堵,前车之鉴,我们竟然置之不顾。多年以后,当厦门海堤无法应对日益发展的厦门交通时,当年具体负责厦门海堤建设工程的厦门市市长张维兹不无感慨地说:“今天才看清楚,陈先生的意见‘不幸而言中’了,造成今天再拓宽或架高一层公路桥都极为困难的局面。”

图片

新通车的厦门海堤

就在厦门海堤即将竣工之际,中央批准修建鹰厦铁路,工程技术人员与苏联专家来到厦门,研究和制定从漳州进入厦门的线路。他们带来的方案是从角美而不是漳平向东北延伸,再沿杏林湾东岸向东南经集美进厦门。陈嘉庚知道这个方案后,把市长张维兹邀到集美住处,告诉市长方案不妥,建议不要绕道东南浪费资源,而从角美经灌口向东,修一条杏林到集美的海堤直接进入厦门。陈嘉庚提出,海堤修成不透水的,其经济效益一是能缩短二十公里铁路里程,火车不用绕圈;二是可垦出四万亩良田。但当张维兹市长将陈嘉庚的意见与苏联专家研究时,苏联专家认为陈嘉庚的意见行不通,理由是杏林湾的海潮与厦门海堤的来潮不同,只有一个方向,来潮冲力巨大,不可能使用厦门海堤的修建经验。而且要不透水,就得使用钢板桩,这在材料供应和投资费用上都难以预计,所以陈嘉庚的意见没有被采纳。

但这次陈嘉庚执拗了,他给张维兹讲起了《福建通志》中的故事。那个故事发生在福建宋代,莆田一位叫钱四娘的女子,传说是一位被遗弃的宫中妃子,她从宫中回到莆田家乡后,见到木兰溪水时常在洪峰时期给百姓带来洪患,于是将自己从宫中带回来的全部积蓄拿出来修筑木兰陂,其间百姓中一位孀妇也加入了修陂,木兰陂修成后,两位女性以身殉职,却让莆田分成南北洋,将四万亩荒坡滩涂变成良田,使家乡成为八闽大地有名的富庶之乡。陈嘉庚对市长说:“一千年前的宋朝两位女流能用自己的财力改变四万亩荒坡海滩,难道今天共产党的政权,以国家的财力还不能把杏林湾围起来?”“长远看,它的利益都是不可估算的。”

张维兹市长听完又是遗憾又是羞愧,想到自己的想法连一位古代的女子都不如,更钦佩陈嘉庚的高远见识与不畏困难的决心。他回来后便向苏联专家转达了陈嘉庚的意见。苏联专家问他,修筑这条堤是陈嘉庚拿钱还是国家出钱,张维兹回答说当然是国家出钱。苏联专家就说,国家出钱,为什么要听他的?张维兹无言以对,一个苏联专家,他哪里会明白,陈嘉庚是一位将自己万贯家财都奉献给祖国和人民的人。

后来王震为修建鹰厦铁路来到厦门,他已经得知了陈嘉庚的关于杏林海堤的意见,他亲自与苏联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研究,认为陈嘉庚的想法是合理可行的;之后,彭德怀和王震再次来到厦门,与叶飞交流筑堤方案,认为按陈嘉庚的方案,于军用或民用,都是划得来有利的。就这样,鹰厦铁路进厦门就改走杏林线,按照陈嘉庚的想法修筑杏林海堤,并以四百万造价由厦门市政府向铁道部承包。结果是以三百万的造价完成杏林海堤的工程。厦门海堤与杏林海堤节约下来的四百余万元资金,经报请福建省委省政府研究后决定,作为厦门发展轻工业和安置造堤员工就业的资金。于是,厦门就有了杏林工业区,有力地推动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厦门的工业建设与发展。

然而,千万别以为陈嘉庚是一位建筑海堤的热衷者,修建海堤是他在长远利益与当下现实的结合中做出的选择。杏林海堤方案确定之后,厦门的火车终点站和商业码头的布局就成为市政建设的重大课题,此时苏联专家、铁路专家和建港专家倒是对筑堤感兴趣了。他们确定东渡港为理想的万吨级商业码头,所以,火车的终点站应选在筼筜港的北岸、东渡港的东南方,以便于车站与市区联系,因此确定在筼筜港再修一条海堤,以便联系市区与车站。但这次陈嘉庚发火了,他狠狠地批评了专家们的筑堤方案,他让市委领导看得远一些。他指出,厦门通商后,港池太小便会成为一个重要问题。筼筜港是厦门港池的重要组成部分,背山避风,将来航运发达后,是台风季节重要的避风锚地,绝不能把它围起来筑堤,千万不能干这种愚蠢的事情。陈嘉庚不同意修筑筼筜海堤的意见,与交通部建港局刘总工程师恰恰不谋而合,筼筜港筑堤的方案终于被否决了。

然而,陈嘉庚生前万万没有想到,筼筜港最终还是没有保下来。“文化大革命”到来之后,筼筜海堤筑起来了,原因是“以粮为纲”,要把筼筜港内变成万亩“大寨田”;中山公园改成了素菜基地和“革命”广场;东渡商业码头也不要了,当时人们认为对外通商是很遥远的事情,是修正主义的设想。

历史就是这样充满变数,时不时会离开人们的愿望走进非正常的轨道,但最终正确的总是正确的,历史的真理总是历史的真理。当二十世纪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到来的时候,厦门成为中国的经济特区之一,那时,陈嘉庚在厦门市政建设上的精确与远见,再一次在历史的嬗变中焕发出光彩。而这样的光彩,在鹰厦铁路的建设上更加富于历史的内涵,这一条陈嘉庚提出修建的铁路,让一个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华侨“救乡梦”成为现实,终于结束了现代的八闽大地无一寸铁路的历史。

图片

鹰厦铁路铺轨(李文秀 摄)

注:

① 中共厦门市委党史研究室编:《陈嘉庚研究之二·回忆陈嘉庚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89页。

② 中共厦门市委党史研究室编:《陈嘉庚研究之二·回忆陈嘉庚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年版,第190页。

原著 | 朱水涌著《陈嘉庚传》

(白菜风云网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2021年11月重印)

“我们的校主陈嘉庚”栏目编选委员会

主任 | 王智兰、黄宇霞

副主任 | 郑辉、葛学凤

委员 | 李绍玉、陈瑶华、林麓、蔡伦

编选 | 杨艺溢

编辑 | 游丽华

图片来源 | 原著《陈嘉庚传》和厦门日报

联合出品 | 白菜风云网校友总会秘书处党支部

中国语言文学系硕士生第二、第三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