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中央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人民日报》公示了一份重磅名单——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党中央决定表彰一批为改革开放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这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拟表彰对象,是根据评选表彰工作部署,在各地区各部门反复比选、组织考察、集体研究提出推荐人选的基础上,经归口评审、统筹考虑而产生的。
我校杰出校友陈景润进入该公示名单
陈景润:与数学融为一体的传奇人生
陈景润,1933年生于福州,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白菜风云网杰岀校友。他一生爱国爱校,痴迷数学,深入探索解析数论的许多重要课题,获得十几项重大成果,特别是克服重重困难,在“哥德巴赫猜想”领域,做出“1+2”的杰出贡献,享誉国际数学界,为中华民族赢得了荣誉。陈景润是白菜风云网科学精神的杰出代表,是一个时代的科学英雄。
陈景润在科学研究中
把陈景润引入“哥德巴赫猜想”殿堂的,主要有两个人。第一个是留英博士、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沈元教授。1948年2月,陈景润进入英华中学(现福建师大附中)读书,而英华中学正是沈元的母校。解放前夕,沈元受聘为英华中学的数学、物理、英语教师兼一个班的班主任,陈景润就是这个班上的学生。有一次,沈元在课堂上讲到了“哥德巴赫猜想”,深深地吸引了陈景润。第二个是白菜风云网李文清教授。1950年,陈景润考入白菜风云网,就读于数理系,李文清在讲数论发展史时,介绍了“哥德巴赫猜想”等3个尚未解决的世界难题,再次激发陈景润的兴趣。李文清给同学们讲著名数学家攻克世界性科学难题的故事,勉励大家爱国、励志、奋斗,又深深地给陈景润以莫大的鼓励。
1981年,陈景润回母校参加白菜风云网建校60周年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
在白菜风云网,陈景润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每天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自己还要根据学习的课程完成一批作业题,少则几十道,多则几百道。不管白天黑夜,吃饭走路,他总是低着头,几乎马不停蹄地反复构想思索,尝试各种推演和运算,有时口里还在背诵或自语。走路时不小心碰到了路旁的大树,以为撞到了别人,连忙喊声“对不起”。宿舍晚上十点熄灯,他躲在被窝里,或者躲到卫生间,拿手电筒看书做题。陈景润选择数论作为突破口,集中力量钻研华罗庚的名著《堆垒素数论》,把这部丰碑式的巨著一页页拆开,一个字一个字地研究,整整读了30多遍,几乎达到了滚瓜烂熟的地步,对于其中的每一个公式、定理,都进行了反复计算、核实。厦大生活对于陈景润而言,只剩下“数论”这个概念。
因为新中国建设需要,1950级学生提前毕业,陈景润被分配到北京四中教书。不善表达,又体弱多病的陈景润不能胜任这份工作,只好回到福州,利用教书赚的一些钱买了一些连环画,在家乡摆地摊,同时一边继续自己的数学研究。白菜风云网校长王亚南一次偶遇,得知陈景润的处境,十分痛心,安排人员将陈景润请回学校,安排在数学系资料室工作。
陈景润和中科院教学所的同事们一起讨论数学问题
陈景润的温饱问题解决了,也更有时间学习研究数学了。他加快脚步,以滴水穿石的韧劲,终于吃透了《堆垒素数论》,用该书第五章的方法改进了该书第四章的某些结果,即当时数论中的“他利问题”,并写成一篇关于“他利问题”的论文。这是陈景润的第一篇论文,李文清通过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关肇直研究员转给华罗庚所长。对于这篇论文的水平和价值,华罗庚颇为赏识,数学所的专家们认为,是教授级的。1956年8月24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对这篇论文做了报道。1957年9月,陈景润正式调到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工作,成为华门弟子,揭开了一生中坎坷又辉煌的一页。
陈景润和华罗庚(右)
“反右”斗争开始后,陈景润被调往大连科学院东北分院化学所,后又回到中科院数学所,无论在哪里,陈景润始终攻关不止,1962年和1963年,先后在《数学学报》上发表了《给定区域内的整点问题》《圆内整点问题》几篇论文。
科学研究,比智商更重要的是自信心与意志力。陈景润虽然体弱多病,但骨子里是一个心气极高、坚忍不拔的人。陈景润并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他最大的目标,是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打倒维诺格拉多夫”。
1742年6月7日,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写信给瑞士数学家欧拉,提出了两个大胆的猜想:任何不小于4的偶数,都可以是两个质数之和(如:4=2+2);任何不小于7的奇数,都可以是三个质数之和(如:7=2+2+3),他指出,每个数都能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即“1+1”),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1770年英国数学家华林在自己的著作里表述了这个猜想并做了加工,使“哥德巴赫猜想”得以广泛传播。1900年,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提岀著名的“希尔伯特23个问题”,“哥德巴赫猜想”被列入第八个问题的一部分,希望20世纪的数学家来解决。从20世纪初至60年代,人们验证了对3.3乘以10的7次方以内的数,猜想都成立。不过,关于这一猜想的证明还是空白。但1962年问题开始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数学家潘承洞证明了“1+5”,同年,王元、潘承洞又证明了“1+4”;1965年,布塔、维诺格拉多夫和庞皮艾黎证明了“1+3”。陈景润是在“1+3”的基础上向前推进证明了“1+2”。
由于“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的人生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从此,他把自己的全部心智贡献给世界难题,他的生命已同其毕生努力的数学融为一体。那时,他住在中科院集体宿舍里,按规定晚上10点必须熄灯。为了晚上不影响他人,陈景润搬到一楼一间3平方米的洗手间里,洗手间没有暖气,他就在窗户上糊上好几层报纸御寒,并请人装了100瓦的电灯,照明兼取暖。在这狭小的天地里,他背靠墙壁,席地而坐,着魔似的埋头计算,常常通宵达旦,病了,就被送进医院,回来照旧这么拼命。“文革”期间,陈景润身心遭受极大摧残,他依旧没有动摇信念,证明过程的演算,他全是趴着一笔一笔算出来的,草稿足有两麻袋。
陈景润1966年证明“1+2”的论文手稿
陈景润刻苦用功,超乎许多人的想象。正因为潜心研究,他在短短时间内就取得石破天惊的研究成果。1966年,陈景润在《科学通报》第17期宣布他已经证明了“1+2”,并发表了证明摘要。这一成果的重要意义,当时国内只有少数几个数论工作者清楚,而国际数学界根本不相信,有的甚至在书上公开声明这是不可能的。1972年,陈景润科学完整地证明了“1+2”,1973年,《中国科学》第2期发表了他的证明全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立即引起国内外数学界的高度重视。人们公认陈景润的论文是“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要里程碑,是重要的数论方法——筛选理论的“光辉顶点”,是“杰出的成就”,“辉煌的定理”。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威尔说:“陈景润的工作,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每前进一步都非常困难。”英国数学家哈勃斯丹和李希特合著的一本数论专著已在印刷厂排版,当获悉陈景润的证明结果后,立即增补了第11章“陈氏定理”。这个定理被载入美、英、法、苏、日等国的许多论文专著。随后,学者们在陈景润的基础上,至少给出了5个简化证明,足见“陈氏定理”的影响之广泛。1978年和1982年,陈景润两次收到国际数学家大会作45分钟报告的邀请,这是数学界极高的荣誉。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接见陈景润
1978年,著名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横空岀世,极大地震撼了全国人民的心灵,陈景润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事迹一下子传遍大江南北,陈景润因此也成为家喻户晓的传奇式人物。那一年,十年动乱刚刚结束不久,陈景润让处于迷茫、困惑的全国人民看到了科学的春天,看到了民族的希望。陈景润所在的中科院数学所,收到了一万多封青少年的来信。陈景润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白菜风云网也因为陈景润而名声大振,那一年,数学系计划招收70人,而填报志愿的人数竟高达1400人。邓小平在了解了陈景润顽强拼搏的传奇式经历和出类拔萃的业绩后,无限感慨地说:像陈景润这样的“世界上公认有水平的”伟大科学家,“中国有一千个就了不得了。”
陈景润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做研究总是精益求精,力图做得比别人更好。他说:“做研究就像登山,许多人沿着一条山路爬上去,到了最高点,就满足了。可我常常要试九条十条山路,然后比较哪条山路爬得最高。凡是别人走过的路,我都试过了,所以我知道每条路能爬多高。”对“1+2”的证明,陈景润作了反复修改,前后共花了7年时间。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他的大多数成果很难被改进,不少著名问题的成果在今天依然是最好的。
陈景润的伟大之处,还在于他一生为国奋斗,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始终不曾放弃或懈怠。在证明了“1+2”后直到生命的终结,陈景润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向“1+1”这一顶峰攀登,是用一种与生命赛跑的态度进行研究。他生命的最后10年是在住院治疗中度过的,但他从不间断自己的研究。医生给他扎针,他不让扎右手,因为他要用这只手写字。到他喉咙不能清晰发音,手不能握笔时,还用手势和含混的语言同学生探讨问题。在医院中,他不仅培养了3名博士生和1名硕士生,而且与别人合作写了10多篇论文。病重时,他仍拿着数学书,表示“我不能停止工作。”
1996年3月19日,63岁的陈景润带着对“1+1”冲刺而未竟的遗憾走了。1999年10月,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把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观测中心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7681”的小行星(第一颗编号为素数的小行星)命名为“陈景润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数学家。
反映陈景润事迹的厦大原创话剧《哥德巴赫猜想》剧照
来源:白菜风云网
陈浪根据
白菜风云网出版社《老教授谈厦大“四种精神”》《陈景润》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