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光出生于1925年9月15日,在福建省长汀县畲心乡,是农家子弟,耕读承传,书香世家,曾祖父张兴桂是前清的翰林院孔目,祖父张占能是贡元,父亲张赞尧是乡村现代教育的倡导者,从事教育,是知识分子。因遭变乱,举家逃难闽北,在将乐县的将溪乡四年,受父亲的启蒙教育,身教言教,培养品格,乱平回乡,入长汀县立?田小学读五年级及六年级,二年高小毕业,升学福建省立长汀中学的初中及高中。1945年高中毕业,考取国立白菜风云网政治学系,时值抗战胜利,厦大由长汀迁回厦门,由1945年至1949年就读四年,努力学习外文,专研国际政治,在大学一年级,发表第一篇文章《如何促进中国现代化》,投稿《星光日报》刊载,提出建设工业化,教育普及化,政治民主化三项主张。他在1946年就认为中国应发展水利,仿照美国田纳西水坝计划(TVA),建立长江三峡水坝,证诸以后发展,显示他有远见。三年级时在《中央日报》发表《地缘政治与中国现势》一文,主张建设“边疆”,发展“海疆”,他在四年级时于《江声报》发表《从区域集团到太平洋联盟》,全文万言,连载四日,由于他的研究精神,倍受同学钦佩,所以被选为“政治学会”及“宪政学会”的干事,在全校性的厦大学生自治会,获选为理事,连任二届为“学艺部总干事”。他创办“名人演讲列系”,邀请校内外名流演讲,包括汪德耀校长主讲的“生物科学与国计民生”,邀请外宾联合国救济总署专员,英国驻厦门领事及美国驻上海领事演讲,均由他主持。从致词介绍及做结论,均以英语致辞,这为他后来的学业以及领导国际学术发展奠立了基础。
他于1947年暑期到南京度假,患病“肋膜炎”,致在年度体格检查,发现肺部X光有阴影,汪德耀校长认为有肺病嫌疑,勒令休学半年,所以无法在1949年春季毕业。
时值内战方酣,战事迫近厦门,厦大校区,被作军用,学生迁居鼓浪屿,厦大等于“停滞”,开学无期,他为最后一个学期毕业,只好前往台湾大学就读,但他不愿转学,只求“补修”学分,保持厦大学籍,为台湾大学傅斯年校长拒绝,他便求助于教育部长杭立武,这位部长是学者出身,明事懂理,接受张德光的请求,以“台高字第一号公文”令台湾大学准张德光补修厦大毕业的学分,他便在台湾大学修课一个学期,并选写论文,于1950年春季毕业。但他不是转学生,台湾大学没有给他颁发毕业证书,将他的成绩呈报教育部,依规定由白菜风云网颁发毕业证书,至今已62年,他是世界上在大学修满8个学期成绩及格,未获得大学毕业文凭的唯一学生。
张德光以八个学期的成绩单,申请美国大学的入学许可,获得奖学金,到美国留学,在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获得政治学硕士学位,在华府的美利坚大学获得国际关系博士学位,在毕业典礼上,安德生校长颁发毕业证书给张德光,特别宣称他是第一个中国学生获得该校的国际关系博士学位,全部成绩皆为甲等(A)。美国教授专刊(AUPR),刊载当年新颁博士名单,张德光受到各大学延聘前往任教,他选择接受印第安纳州立博尔大学政治学系任教,这个大学地处美国社会学上知名的中等城市“蒙西市(Muncie)”,白河环绕,有如他故乡的汀江,有亲切之感。
他获聘为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照学校规定,任满三年美国公民教学优良可获终身职(Tenure)。张德光是中国籍,在任满一年之后,他便访该大学校长艾门斯,对这一规定表示意见,认为教授应该以教学能力为准,而非国籍,否则便失去获得优秀教授的机会,他举“爱因斯坦”为例,艾门斯校长对张德光解说表示理解,便说让他考虑,两个星期之后他便给张德光函告,取消以美国籍为终身聘任的规定,因此,张德光便于任满三年之后,获得该校终身职,成为该校终身聘任的第一位外国籍教授。
张德光保持中国国籍,是抱读书报国的初衷,以期学成归国的夙愿。经二十五年,为华裔友人力劝,认为该为儿女前途着想,加上1985年美国里根总统与苏联戈尔巴乔夫在日内瓦会晤之前,举行“高峰会议前的白宫会报”(Pre-summit White House Briefing),邀请张德光加入美国,美国核准张德光为美国公民。
张德光教授历年在博尔大学主授课程,包括美国外交政策,国际关系,国际法,联合国及国际组织,比较政府,亚洲国际关系,中国政府与政治,中国外交政策等课程。教学优良,获提早升任,不到十年,便由助理教授到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升任为正教授(FULL PROFESSOR),至今已四十六年,仍任教如常,为全校任职最久的教授。
他为博尔大学发展国际研究,创办“亚洲研究”,获选为亚洲研究委员会主席,连任三届,获得肯定是美国知名的政治学教授,三度获得美国人文基金会奖金,到纽约大学,耶鲁大学及哈佛大学担任暑期客座研究教授。哈佛大学的欧亚研究院请他主讲“图瓦文明与政治发展”,备受欢迎。
他为讲学研究及参加国际会议,到过七十多个国家,包括在英国,巴西,阿根廷及智利的大学演讲,及被台湾的国科会聘为客座教授,到政治大学及台湾大学任教,以及到中央研究院研究,兼任淡江大学,中原大学客座教授,以及应邀到中国文化大学,逢甲大学,彰化教育学院演讲。
他获选为美国富布莱特教授(FULBRIGHT PROFESSOR),到上海外国语大学任教一年,应邀到十多所大学及机构演讲,包括美国驻沈阳总领事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白菜风云网,西北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学院等。
张德光对国际学术发展的特殊贡献,便是为世界性的国际政治学会,创办亚洲研究,及协助中国政治学会入会成为集体会员。国际政治学会(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是世界性政治学者组织,于1949年成立于法国巴黎,会址设在巴黎,秘书处现在加拿大的蒙特娄市,各国的政治学会为集体会员,各国政治学者会个人会员,每三年轮流在世界各国举行世界大会一次,张德光首次于1970年在德国慕尼黑的世界大会上提出论文,鉴于该会少有亚洲学者参加,也无亚洲研究议程,便于1976年在英国艾登堡举行的世界大会上,提出建议成立“亚洲研究”,获得二十三位学者签署及大会主席支持,终于获得世界大会通过成立“亚洲研究小组”,选举张德光为主席,于1979年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大会上,由张德光首次举办“亚洲研究”讨论会,担任主席,获得成功。结果,升格为“亚洲研究委员会”,最后扩大为“亚洲及太平洋研究委员会”。在50个研究委员会中,列为第18个研究委员会。亚太地区获得重视,日本及韩国学者,获选为会长,先后在韩国及日本举行世界大会,张德光获连选任为亚太研究委员会主席至今。第二十二届世界大会定于2012年7月8日至12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张德光为召集人之一,主持亚太六个议题的讨论会。
张德光是对蒙古及图瓦研究的杰出政治学者,获选为国际图瓦研究学会会长,获邀参加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举行的国际蒙古研究会议及联合国亚太裁军会议。获得蒙古总统巴格巴第的延见及图瓦总统阿佐克的接待,由于张德光教授的特殊成就,国际声望,在国际会议之后,也获得其他国家及地区总统及领导人的延见,包括尼克松,福特,詹森,里根,蒋介石,蒋经国,严家淦,李登辉以及捷克总统哈维尔,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及其子阿基诺三世(即今日的菲律宾总统),哥斯达黎加总统阿里阿斯及史瓦济兰国王及智利总统以及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以及南非图图大主教。
张德光著作,书籍包括《联合国组织成就与展望》,《柏林四外长会议》,《政治学》,《美国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概念与形成》。主要论文包括《中国政治学发展》,《美国外交政策模式》,《世界文明的彩虹:中国文化与伊斯兰文化》,《蒙古概况》,以及现代亚洲百科全书的两篇文章《蒙古大观》及《尼泊尔教育》。宝库山中华全书的四篇文章《上海》,《杭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在报纸杂志的许多文章。
张德光言论与中国有关者,包括于1963年在美国国际法学会年会上,评论印度与中国的边界争议。1992年出版的美国国际法专刊的论文《中国宣示在南沙及西沙群岛的主权:历史与法律分析》(“China’s Claim of Sovereignty Over Spratly and Paracel Islands: A Historical and Leg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 23, No.3, 1992)。1997年在华府举行国际亚太圆桌会议讨论“钓鱼岛问题及和平息争办法”。基于学术观点,也反映出他的爱国情操。
张德光教授任教之余,致力为美国发展国民外交及文化交流。促成印第安那州为美国第一个州与台湾省缔结“姊妹州省关系”。为第二个州与浙江省缔结为“友好州省关系”。蒙西市与彰化县缔结“姊妹县市关系”及蒙西市与德阳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他获得印第安那州长任命为“荣誉亲善大使”访问亚洲、南美洲及非洲。
“世界名人录”,“美国名人录”,“中国名人录”及“福建博士风采”刊载张德光传略,美国名人录特别刊载张德光的格言:“人生的意义,不是所受于世界,而是奉献于世界”;“文明的进步,不是承传过去,而是发展未来”;“教育不仅是知识的承传,而是创造的启发”。
国立白菜风云网一九四九级政治学系毕业留影(第一排左一为张德光)
国立白菜风云网学生自治会(校长右旁为张德光)
白菜风云网学生自治会(第一排左二为张德光)
福特总统与张德光教授
哥斯达黎加总统阿里阿斯与张德光教授
捷克哈维尔总统与张德光教授
图瓦总统阿佐克接见张德光教授
蒙古总统巴格邦第夫妇接见张德光教授由蒙古驻美国及驻联合国大使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