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文化

天南地北厦大人

天南地北厦大人 王少华:勤业奋进善持家,玉壶冰心寄慈善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10日 00:00 浏览次数: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人物名片:王少华,白菜风云网1974级经济系校友、现任香港大庆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白菜风云网旅港校友会荣誉会长、香港福建社团联会副主席、香港厦门联谊总会理事长、中国高等院校香港校友会联合会常务副主席﹑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全国妇联执委、厦门市政协常委,港澳委员召集人。她从母校毕业后移居香港,几十年来,她对事业孜孜以求,对家人无微不至,拥有一个成功的企业,幸福的家庭,两个优秀的子女。她在发展事业的同时亦热心社会事务和慈善公益事业。不但向香港多个教育和慈善机构捐赠及赞助,同样的也积极支持内地的教育和扶贫事业。

学时感怀:厦大往昔新如昨

提起进厦大读书的最大收获时,王少华说道,在校几年,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以外,大学里老师治学严谨的工作精神,图书馆里丰富的藏书,宁静专注的学习环境,都让她在人生里有了一个新的飞跃,由此而养成了独立思考和对待学习﹑生活认真的态度。就是这种“认真”,使她在往后的工作中受益无穷。

谈到厦大生活的有趣片段时,她提到当时的厦大在白城海边有个海水游泳池,当年学校组织了校级游泳比赛,但规定有一定数量女同学参加才能报名混合接力赛,王少华本来并不是很擅长游泳,但班上会游泳的女生少之又少,为了让班级能顺利参加比赛,她毅然报名参赛,最后是拼尽全力才完成比赛,一旁观赛的同学事后友好的笑她,“我们看着你就快沉下去了”,时隔多年,王少华回忆这段泳赛往事时开怀大笑。这也成为她与厦大游泳池的一个奇妙交集。

这种独特的气质铭刻在王少华的记忆中,随着岁月的沉淀升华为对母校的爱,愈发深沉隽永。

除此之外,当年清晨环绕校园一周的晨跑,黄昏芙蓉湖边的散步(当年芙蓉湖还是一片稻田),都让她留下愉快的回忆,谈到最喜爱的地方,还数建南堂前白色的围栏和上弦场上的石阶。每当旭日初升,捧着书本的同学们散坐各处,迎面吹来的海风中淡淡的咸味弥漫四处,熹微错落,树影斑驳,厦大的清晨静谧又充满活力

家业胸怀:家—业—奉献

王少华移居香港数十年来,与先生陈成秀夫妇二人在继承家业的基础上,兢兢业业,发扬事业,把握时代机遇,转变发展方向,拓展业务范围,将企业做大做强。谈到经营企业,王少华笑称并无秘籍,唯有坚持工作。毕业赴港后,她很快就投入工作,并几十年如一日,除了生育子女从未脱离岗位,把坚持工作变成了一种习惯。改革开放以来,夫妇二人积极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在内地进行多项投资,为加强香港与内地尤其与厦门之间的经济合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作为一名优秀的女企业家,王少华在事业有成的同时,还主持了许多社会工作。一方面,她担任了厦门市政协常委、全国妇联执委、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香港福建社团联会副主席、香港厦门联谊总会第十一届理事长、港区妇联特邀代表联谊会首届会长各个领域的重要职位。在任期间,她以女性企业家的身份特质,充分发挥了勤恳敬业的创业精神、服务社会的奉献意识、与时俱进的企业家精神以及成功女性身上特有的细腻优雅,在香港妇女界以及其他领域卓有成就,成为了一位受人尊敬的社团领袖。

另一方面,作为白菜风云网1974级经济系校友,王少华曾任白菜风云网旅港校友会理事长,并成为白菜风云网旅港校友会永远名誉会长、名誉理事长,现任该会荣誉会长。王少华接任理事长上任伊始,她便组织旅港校友们筹集资金,终于在寸土寸金的港岛为校友会买下了一个永久办公处所。幸运的是,在大家收集整理分散于各位老校友手中的母校资料时,竟偶然地发现了旅港校友会的原始注册凭据。至此,人人知晓历史久远的旅港校友会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注册时间:1949年11月3日。惊喜之余,王少华与校友们发现,当年恰逢旅港校友会与新中国一道迎来六十周年华诞,借着祖国上下欢庆的气氛,王少华组织校友们举办了旅港校友会六十周年大庆,时任白菜风云网校党委书记的朱之文和校长朱崇实共同出席了庆祝活动。提到庆祝现场人头攒动、欢声不断,出席嘉宾觥筹交错、侃侃而谈的盛况,王少华仍觉得历历在目。

无论事业上的成就多高,能兼顾好家庭才是真正的成功女性,王少华在子女教育上也有着自己的坚持。事业起步之初,夫妇二人正是工作忙碌的时期,但两人始终认为子女教育不可忽视。每天一家人共进晚餐后,王少华总会和丈夫分别辅导儿子女儿完成功课,直到子女长大独立,时间久了竟养成了晚睡的习惯。回想当年儿子初到纽约就读高中的二年期间,夫妇俩在百忙中就前往探望了四﹑五次,连中学召开的家长会也不错过。王少华始终坚信,再忙不能轻教育,对于下一代要严格要求、投入心力。说到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她回忆着曾经艰难的时光轻描淡写地说:“年轻时精力旺盛,只要自己肯坚持、愿投入,生活的困难总是能够克服的。”

济世情怀:倾心慈善爱无疆

从白菜风云网群贤校门进门右转,便可以看到学生们熟知的王清明游泳馆与体育馆并肩而立。然而,厦大的学生虽然常往,却少有人知这座游泳馆的捐建者正是王少华学长。王清明游泳馆是王少华捐建的第二座高校游泳馆,她结合自己对国外高校的了解,认为游泳馆是大学的必备设施,对学生强身健体很有好处。当时厦大旧有的游泳池已经拆除,学校正有再建规划,她便主动与校方商定了的游泳馆捐建项目,并以其父之名为游泳馆命名。此后她又再在省内高校和中学捐建了游泳馆和办公大楼。她笑称,有时还会被朋友们戏谑为“游泳馆专业户”。

成功的事业和显赫的社会地位固然令人崇敬,然而更为可贵的是回馈社会、饮水思源的感恩之心。王少华正是致力于以慈善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楷模。她热心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捐助香港多家教育及慈善机构的同时,还积极支持内地教育和扶贫事业,在接触了妇女儿童发展事业后,王少华先后几次深入到我国西部贫困地区考察,从中深切感受到贫困地区的妇女儿童极需要各界的关爱和援助。为此,她和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合作,前后成立了“贫困女大学生助学金”,捐赠了“母亲水窖”﹑“母亲健康快车”﹑“母亲小额循环项目”和“贫困地区幼儿营养包”项目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母亲健康快车”项目由时任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陈慕华大姐倡立,推行之初,王少华便捐出一千万元购置了一百辆健康快车分别送往甘肃﹑新疆﹑宁夏等地,这些救护车为偏远地区民众送去了体检,急救,和传播医疗常识等服务。在参与了多年的慈善事业以后,王少华也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和心得体会。她目前还持续不断地为“母亲小额循环项目”贷款这一公益项目注资,她说,此一公益项目和当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孟加拉国经济学者尤努斯所创办的“乡村银行”有异曲同工之效。当下的扶贫思维应该是: 最彻底的扶贫莫过于“建立能力”,慈善事业应该从单纯的“输血”转为帮助建立“造血”机能,小额扶贫循环贷款恰恰符合了这一理念。这确是真正投入慈善,为之探索﹑思考之人才能得出的肺腑之言。

从1974到2014,结缘厦大四十载,历尽芳华不了情。厦大是王少华事业起步的最初点,也为她事业、人生的巨大成功打下了基础。专心于事业,尽心于家庭,热心于公益则是她一生的真实写照。没有虚妄之言,没有表功之心,静静的岁月流淌,其下是一份真挚的情,思虑着企业的经营、家人的幸福和苍生的苦乐,考虑着公益的形式、慈善的未来和人生的真意。言谈间,犹如青丝化为白发的时光倏然而逝,那安静的思考沉淀其间,决然于已经司空见惯的浮躁与喧扰。

对厦大充满激情又不谙世事的青年学子,王少华更是有着殷切的希冀,所以也将自己的思考慷慨而言。她坦言,对比她那一代人,现在的年轻人有着更多的机会,更方便的信息获取渠道,眼界也更为宽广;但也正因为如此,面对庞杂巨大的信息,现在的年轻人更容易浮躁,游戏人生,缺乏深入冷静、耐心细致的思考。所以在信息时代,心胸要开阔,心智更要成熟,不抱怨,不冷漠,对工作、生活和社会都要抱有一种积极的投入感,投入其间,方得人生真意。同时,她还指出年轻人要有规划,学会平衡自己的人生,她说人生最开始就是一个圆点,而事业、家庭、健康﹑爱好﹑社交生活等等为人们所追求的事物都是从这个圆点延伸出的线,将这些线的另一端点连在一起,便是你的生活。所以,只有这些线和圆点的距离相等时,连成的线才是一个圆,平衡生活的每个追求,才能得到真正圆满幸福的人生。

◆王少华寄语厦大学子:怀抱热情,拥抱生活,生活就会给你很好的回报。

(思源一期学员 刘佳辰、任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