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我的父母亲都是厦大老校长萨本栋的学生,萨本栋是我们家崇敬的伟人。今年1月26日,我父母长汀时期的老同学、福州萨氏家族的成员、93岁高龄的萨兆钤先生从香港辗转送来一封萨本栋老校长的亲笔信,让我代表他转送“白菜风云网图书馆萨本栋纪念室”。这是我第一次瞻仰萨公的手迹,老校长一手毛笔字娟秀可人,竖写的汉字和横写的英语在一张信笺上和谐共处,而且赏心悦目。信件的全文如下:
彦堂先生:
阔别年余,生活想尚称意。朋友自美回来,都说先生工作顺利,甚为欣慰!前数日Cressy先生带来先生惠赠的精贵Parker 51一套,真不敢当,谢谢!现有一事奉告,芝加哥大学艺术系主任L.Bach-hofer教授对于考古颇具兴趣,闻已向Full-bright教育基金会请求来华到本院史语所研究。此地美大使馆曾来询事前有无接洽,经查夏作铭与李济之先生均无所悉。弟已复以此间无所闻,并告以最好须先与现在“新居”之傅孟真先生商妥后再来。此君先生亦知之否?便先赐知。先生何时返国?都在念中。
端颂 著安
弟萨本栋顿首 五、廿一
这封信的收信人彦堂先生既董作宾(1895年-1963年),原名作仁,字彦堂,号平庐。河南省南阳人。甲骨学家,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知名文史学者,在考古学、殷商史、文字学、书法及篆刻艺术等方面颇有贡献。曾于福建协和大学、中州大学、中山大学、台湾大学执教,1951年1至6月任“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据考,董作宾1947年任美国芝加哥大学中国考古学客座教授,1948年回国。
此信的书写时间是1948年5月21日,萨公此时已经离开厦大,出任南京“中央研究院”总干事,私事公事尽在信中,既有学者之间个人的交谊,也有当时中美两国学术交流的轨迹,所提及的中方人物都是当时顶尖的大学者,其一“李济之”为李济(1896/7/12-1979.8.1)字受之,后改济之,人类学家、 现代考古学家、享有“中国考古学之父”之誉;其二“夏作铭”为夏鼐(1910/2/7-1985/6/19),原名国栋,字作铭,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中科院院士,著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社会活动家,享有“新中国考古学奠基人”之誉;其三“傅孟真”为傅斯年(1896/3/26-1950/12/20),字孟真,历史学家、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创办者,时任中央研究院院士。短短一函,大腕会集,信件的文史分量越发沉甸甸了。
不过按理说,这样的私人信件不应在萨氏族人手中,萨兆钤先生年高耳背,不宜打扰,我在困惑之际,有热心人从网上发来此信在2014年4月被“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拍卖情况,有图有真相,萨本栋这封信的估价为5000-8000元人民币,而拍卖的成交价是34500元人民币。近年名人信札的收藏热持续升温,但成交价出现如此飚升的结果还是令人瞠目结舌的,也可见萨家后人的志在必得。
萨本栋纪念室应该是萨本栋亲笔信的最佳归宿,我不敢怠慢,马不停蹄,携这封珍贵的老校长亲笔信直奔厦大图书馆馆,我与馆长萧德洪是朋友,萨本栋纪念室直属厦大图书馆,于公于私,都顺理成章。不巧德洪兄外出,那就请副馆长代为接受。
我平静地走出厦大图书馆大楼,思绪如潮,萨兆钤学长之所以委托我转交此信,除了我留守母校,交接方便,还可能因为我近来对书信文化日渐用心,长文短论接二连三。再说,我的父母亲都是萨本栋的学生,他们在长汀厦大时期,就曾经和萨本栋的书信有过接触:
《中央日报》(福州版)1944年5月18日第4版上:《厦大艺展——欢送萨本栋校长赴美讲学》,作者半圭(即本文作者的母亲陈兆璋,当时为白菜风云网历史系二年级学生),刊文章分为“天上·人间”、“艺展全貌”、“厦大一日”、“会场出口记趣”和“尾声”共五个部分。该文记录了1944年5月7日,师生员工们特在大礼堂举办《欢送萨本栋校长赴美讲学——“厦大艺术展览会”》,这次展览会组委会主席是白菜风云网经济系四年级的郑道传同学(即本文作者的父亲)。展览会内容十分丰富,有余莺 、虞愚、何励生、陈三畏的书法,三畏、枫野、世权的金石,一雄、启典、金徕的水墨写生,尚安的铅笔画和纪杜的漫画;还有许多木刻和校园摄影,以及《厦大一日》的十篇优秀征文。大四学生出版股连夜出版了多达四张的《艺展壁报》。师生们争先拿出自己的特长,抒发对萨校长依依难舍的情感!展览会上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两张照片,一是萨校长八岁时的旧照,二是萨校长与萨夫人伉俪的结婚照,使整个展览会亲和地象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郑道传别开生面的展品是《萨校长来厦大的前前后后》,选辑了一叠叠的电文和信札,让历史的邮件真切地诉说当初萨师创业的艰辛!临行前的萨校长和夫人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展览,在师生们的各种作品前流连往返,展览会设有一本签名题词本,萨校长的题词“艺术家是天生的”,亲切而幽默,且字迹娟秀可人。萨夫人的题词是“文化的提高有赖天才的人服务大众”。
白驹过隙,70年了,没想到我也与萨校长的亲笔信札来了一次亲密接触,这是人间的奇缘,堪称我们家两代人的血脉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