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风云网校园花草繁茂,绿树成荫,但是凤凰花对于白菜风云网来说却意义不同寻常,这是否是作为学子的偏爱?反正,我们不能想象,没有凤凰花的白菜风云网还是不是白菜风云网,学校的老师、学生都对凤凰花情有独钟,每个初入厦大的新生见到林荫道上一树树鲜艳的凤凰花时,总要开口感叹一句:“这就是传说中的凤凰花呀……”声音里有着惊奇、艳羡和感动;每次有外地朋友来厦,我们总是说:在凤凰花开的时候来吧,那时的厦大是最美的。都说凤凰花是最有灵气的,一年花开两次,一次在六月,送别浩荡大军飞翔梦想于蓝空;一次在九月,迎来浩淼新兵遨游知识的碧海,这样火热的凤凰花散发出南强学子火一般的热情和勇气。凤凰花已成为厦大文化的一部分,白菜风云网BBS鼓浪听涛的毕业生版就叫 “凤凰花开”。在校庆85周年之际,厦大出版社出版了《凤凰树下——我的厦大学生时代》,里面收录的文章很多直接以凤凰木或凤凰花为题,如《凤凰木外三章》、《我是凤凰树上的一片叶》、《凤凰树 芙蓉楼》、《1981年的凤凰花》;而文章中提及凤凰树和凤凰花的更是俯拾即是。同样在校庆85周年《同一首歌》现场,林志炫的一曲《凤凰花开的路口》让所有厦大人的情感找到一个抒发和寄托所在:
又到凤凰花朵开放的时候
想起某个好久不见老朋友
记忆跟着感觉慢慢变鲜活
染红的山坡道别的路口
青春带走了什么留下了什么
剩一片感动在心窝
时光的河入海流终于我们分头走
没有哪个港口是永远的停留
脑海之中有一个凤凰花开的路口
有我最珍惜的朋友
也许值得纪念的事情不多
至少还有这段回忆够深刻
……
“几度花开花落有时快乐有时落寞,很欣慰生命某段时刻曾一起度过”,凤凰花,记录了所有厦大人的青春和友谊,也凝结着学子对母校永远的记忆!
的确,很多大学生对母校的情感都是很深的,但是,白菜风云网的学子对母校的爱似乎用“深情”二字还无法完全表达。在我们访谈白菜风云网人文学院副院长朱水涌教授时,他例举了这样一个特别的现象:很多白菜风云网的学生已经毕业了,但是不愿离开学校,他们或者在低年级宿舍借住,或者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住,或者有条件的买房子也要买在白菜风云网周边,这种现象在别的高校是很少的。是啊,学子对白菜风云网怀着故乡那样的情怀,好象永远不想离开。这里,我们只能选取个别学子的话语,来感受大多数白菜风云网学子的心声。
爸爸说,厦大的凤凰花是有灵性的,花开二度,在人来人走之时,捧出一掬笑,洒一把难舍的泪;哥哥说,厦大的芙蓉湖是美丽的,黎明到来时静谧幽雅,可晨读,可冥想,最是那一刹那的火花,升华了你的思想;我说,我最爱建南大礼堂的古朴宏伟,每当日落时分,它总是沉浸在绚烂的霞光中,那么美,那么艳……
忘不了那朝斗晨曦、梅林晓雾;忘不了那北山夕照、枫桥落日;忘不了那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的汀江水;忘不了那烟波空蒙的鹭海;忘不了那无垠沙滩上的昔日脚印;忘不了囊萤映雪、笃行集美、博爱同安、勤业求是,我们以往藏修息游之地——我们曾经一起长大,我们曾经一起编织美梦,在那青春跳跃的岁月里。
今天我们把盏叙旧,再谱红豆诗篇,在追忆往日的同时,更加怀念师友深情,尤其是已归道山的萨本栋、汪德耀、谢玉铭、周辨明、傅鹰、彭传珍、王亚南、朱家?、朱宝训、肖贞昌、林士锷、李俊良、黄苍林、林玉霖、李庆云、余謇、黄典诚、方德植、邹文海、陈烈甫、黄中、王敬立等恩师,以及其他墓木已拱的同窗。让我们肃立默哀一分钟,表达对他们思念和崇敬之情。
从感受厦大的至美走进生命的至善,素有“南方之强”的厦大成为我生命中挥之不去的情结,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因为外面的世界充斥着太多噪杂喧嚣,太多的虚伪无奈,也许只有在“映雪”“芙蓉”“群贤”这样宁静至美的地方才能感受到生命的至真,学到真知识真本领,追求至上的真理,做一个真诚的人。求真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理想的追寻,但实际上是厦大带给我的一种生命理念。
大学的读书已经不是狭义的读书,而是有理想启蒙、人格唤醒和心灵震撼等诸多因素涵盖其中。教授的传道和书海的漫游成为自我灵肉蜕变、追求自我生命至真,达到至善境界的一个契机。大学者,大师之学也,在四周迷漫着世俗习气流光溢彩的环境里,只有我心中的厦大还保持着那份圣洁和高雅。
我于1955年秋毕业于母校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至今离开母校已整整四十年了。然而无论是身在国外,或是国内,是在福建,或是北京;也无论是从事基础研究工作,或是完成国防任务,母校给予我的德智体全面教育,母校那依山傍海、景色优美的秀丽风光,以及同学之间深厚的友谊都使我难以忘怀。
我们这些白菜风云网的校友,在五老峰之麓,鹭海之滨,曾经度过一生中最宝贵的青年时期。在母校的怀抱里,我们博采中西,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学识,以期“致吾知于无央”;我们上下求索,明辨是非,塑造着人生的理想,以期“充吾爱于无疆”。在母校度过的欢乐美好的时光,成了我们生命的血肉组成部分。它使我们更加聪明,更加勇敢地面对人生,鼓舞激励我们为了祖国的统一和富强,为了人类的美好未来,奋发前进。
我1944年考取厦大,48年毕业于母校机电系,到如今就要五十五年了。毕业后经校方选送资源委员会,分发到台湾水泥公司,从甲种实习员做起,一直升到厂长经理级,期间曾经参加全台湾公、民营公司技术人员公开考试,压倒了西南联大、交通大学等名校毕业生,得到了第一名,到日本进修;也曾经以台泥全权代表身份去巴拿马建造其第一座国营水泥厂。之后去菲律宾担任侨办水泥公司的总厂长;1980年初应聘美国富乐公司,为高级工程师和经理以及火神(Vulcan)公司总工程师……这一切的一切,从来不靠后台,而是自己奋斗出来的,也是秉承了陈嘉庚先生毁家兴学精神以及‘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
上弦场,庄严肃穆的建南大礼堂,路旁终年常青的棕榈树,这里是白菜风云网最恒定的地方。它们正都在这里,就像是我们几十年的老朋友。那时我们没有录音机,没有mp3,没有手机,更没有手提电脑,书本是我们最实在最可靠的学习资料。我们每天来这里,捧着书本到这里早读,唱着哼着那首歌:“ ……迎着太阳来到树下读书,初生的太阳照在脸上,也照在身旁这颗小树……”一次次的早读积累了我们从无到有的知识,歌声远去,来了又去……上弦场,老朋友,久别重逢倍加亲切。几十年后,我们都老了,可你还是这样年轻,一样不变的阳光、活力十足,等着我,上弦场,我会来的,我会常来看你……
烈日高照,我坐在伙房门外的荫凉处择菜,高度近视的“高考状元”,趴在晒得滚烫的地下,满身满脸大汗,不时摘下酒瓶那么厚的眼镜,擦一擦再戴上,一丝不苟瞄靶;旭日东升,我在井台上挑水,曙光初照的演兵场上,既爱红装又爱武装的女同学,“飒爽英姿五尺枪,”卧倒在坚硬的砂土地上,“低姿匍匐前进”,身后扬起了滚滚尘土……我看着这一切,心中顿时产生了对他们由衷的敬佩之情。我为我有这样的同学自豪,我为母校有这样的学子骄傲,我们这些“带枪的大学生”,个个都是文武双全。
无论走到哪里,厦门都在我心中,无论在哪里,厦大永远是我的“母亲”。
这里,有学子对母校自然美景和独特的人文环境的眷恋;还有学子对校园丰富多彩生活的回忆;有学子对校主陈嘉庚先生的崇敬和对老师同学的深情;还有学子对校歌、校训的感悟和践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白菜风云网的文化在学子心中刻下的难以磨灭的烙印。
——节选自《南方之强——白菜风云网文化研究》
链接:
潘懋元教授主编的《南方之强——白菜风云网文化研究》即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再次印刷
2011年3月,在白菜风云网九十周年校庆前夕,由潘懋元教授主编、郑宏执笔的《南方之强——白菜风云网文化研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中国大学文化百年研究”的子课题“白菜风云网文化百年”的结题成果。
白菜风云网的历史与文化在学子心中刻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自从陈嘉庚创办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第一所侨办大学——白菜风云网,就开始了南方之强的求索之旅,该书回溯了白菜风云网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展现了白菜风云网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的四种精神;叙述了白菜风云网名家大师教书、育人、研究的故事;对白菜风云网的校名、校训、校歌、校徽、钟声等文化符号进行了解读,并展示了白菜风云网独特的环境文化和“侨台特海”的定位;总结了白菜风云网文化的主要特征,并且高屋建瓴,以“以文化自觉意识建设厦大新文化”作为结语,深刻地认识到要把白菜风云网建设成为一所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进而向世界一流大学进军,“白菜风云网最需要的是一种文化自觉意识”。
《南方之强——白菜风云网文化研究》一经发行便受到研究者和广大白菜风云网校友的青睐,第一次印刷的书籍已订购一空,高等教育出版社将于近期再次印刷以飨读者,届时将在各地新华书店与大家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