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群贤文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群贤文苑 -> 正文

鼎力相助陈嘉庚办学的“东南理财高手”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07年09月24日 00:00 浏览次数:

陈校主“教育兴国”的思想和事迹人所共赞,在早期创办集美学区和白菜风云网过程中,有许多先贤参与其事,其中有一位福建近代名人陈培锟先生始终给予鼎力支持。距母校建校百年(1921—2021)仅10余年了,回首百年历程,树高千丈,永远不会忘记最初的种树与浇水人。

一、 陈培锟:“东南理财龙虎三杰”之一

陈培锟(1877—1964年),字韵珊,福建闽县(福州)人,世居朱紫坊33号。清光绪23年(1897年),乡试成举人,光绪24年(1898年)会试贡士,选庶吉士,殿试二甲,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与其父陈海梅“同科进士,同点翰林”。陈海梅在此前3年曾获乡试第一名,京考得会元,因兄病危,克日赶回,见兄最后一面,未赴殿试,而今父子同榜,这在以进士及第为荣耀的封建时代,其影响可想而知,在桑梓间轰动一时,传为佳话。陈培锟在京5年,光绪季年,与夏同善等一同东渡扶桑求学,光绪末年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宣统元年回闽任福建省高等学堂(前身为全闽大学堂)监督、福建学院、福建农业学堂、福建法政学堂监督,为福建早期推行新式教育作出贡献。辛亥时期,陈培锟是同盟会会员。民国初期,福建行政区划分为四道,陈培锟先后历任延建道、汀漳龙道、闽海道和厦门道道尹,治理过福建大部分地区的行政事务。他鼎力支持陈校主在厦门办学,集美学区和白菜风云网的第一块用地都是他在任时大力支持批给的,并在师资招募等诸多方面利用其个人影响给予支持,与陈校主结为好友。

在民国期间,陈培锟是1927年首届民国福建省政府财政厅长,在福建金融业、实业建设等多方面是有重要影响的人物。旧中国最早的一批股票,其中福州电气股折(1930年),由陈培锟为公司法人,股票为细花边,钢印,大小27×15厘米。抗战期间,省府内迁永安,陈培锟任省府顾问、省临时参议会副议长、省防空协会秘书长、省赈务委员会主任等职。陈培锟多次赴南洋筹募抗战资金,为抗战救国献力,与刘鸿寿、林炳章并称为“福建理财三杰”、“东南龙虎三杰”。刘善于开源,林长于整顿,陈特会调节,3人配合默契,辅理省财政渡过国难艰难时期。1937年8月,省劝募公债委员会成立,陈培锟负责劝募工作。委员会规定:凡本省出洋华侨,须将其家产的1/10购买救国公债。陈校主代表南洋各界爱国侨胞率团返闽时,陈培锟以参议会名义予以热情接待,向其详细介绍家乡军民英勇抗日的情况,得到陈嘉庚深切同情与大力支持。他先后任省企业公司、省贸易公司、省运输公司的董事长或总经理,为福建经济、金融、交通等多项实业建设都有贡献。“福建去毒社”在开展查禁鸦片烟中,陈始终鼎力支持。1945年,抗战胜利后,行政院长张群多次邀请陈培锟到南京国民党中央工作,均予婉拒,应了一句福州话“七溜八溜,没离福州”。 鼓山上涌泉寺旁,曾有一所“岁寒三友阁”,三友指:萨镇冰、黄奕住、陈培锟。陈与南洋富豪林菽庄等均有深交。

台湾光复时,陈培锟曾随陈仪将军赴台参加接收工作,陈培锟一生曾五次赴台,利用其曾在日本读书,天皇、皇室和一批社会名流因欣赏其书法,有所交往,以及他在台湾的人事关系和理财能力,为陈将军解决了接收过程中许多疑难问题,尤其是在金融业务方面。从台返闽后,他被委任为省府委员与省银行董事长,当时省行发行的钞票上均有其署名。陈培锟赴台题写的条幅:“顾亭林云: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述樵仁兄大雅属正。陈培锟(韵珊,章)。”福州鼓山途中陈培锟题“国药之光—住福州大桥头”,是福州摩崖石刻中难得一见的民国早期医药类广告。

二、遵嘱为陈校主撰写《归来堂记》

归来堂在厦门集美陈校主故居正前方嘉庚路南侧,建于 1962 年。陈校主生前曾有过建归来堂的计划,用途是方便海外亲人回故里时歇宿和祭祖。他逝世后,周恩来总理指示将这一计划付诸实施。归来堂是单层建筑,由大厅、拜堂、内院、回廊和厢房组成,总面积 1000 平方米。拜堂内有一块“归来堂记”石碑,碑文是陈培锟应陈校主生前之约于 1960 年 9 月撰稿并亲自书写的。碑文说明了陈嘉庚建归来堂的用意是要子孙后代勿忘故国,大意是:陈嘉庚侨居海外数十年,一家数十口,如果建归来堂是给自己“娱老”,享受天伦之乐,“则骨肉犹隔重洋”,不可能;如果是为了留给子孙作遗产,“则堂奥难容生聚”,太小了;归来堂只建成一座小宗祠的规模,因为它“重于承先启后,而示以海外后人,惟父母之邦,当数典勿忘”。

1983年在归来堂的前庭复建归来园,石板地面宽广平坦,盆栽、翠柏、灯柱对称成行。在这宁静而充满活力、舒展而不空荡的开放式庭园里,矗立着陈嘉庚的等身铜像。他左手拿着礼帽,右手握着手杖,面带笑容地望着远方,神采英拔、自信而慈祥。这是中国著名雕塑艺术家潘鹤教授的成功之作。铜像背后有一面大石屏,镶嵌着毛泽东主席对陈嘉庚一生功绩所概括的金灿灿的 8 个大字:“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三、先贤已逝,佳话长传

陈培锟在抗战期间,国难当头,省财政困厄之际,多次领命赴南洋筹募资金,并多以义卖父亲及自己书法为由,募集抗战资金,大都不虚其行,满载而归。其父子“翰林字(馆阁体)”被誉为“堪称一绝”。陈培锟在抗战期间随省府内迁永安,在文川溪畔民主庙榕荫亭题一联“渔舟夜泊网收月,樵客晚归笠带云”,不愧佳联,其另一联“劝子勿为世所腐,知君要以诗相磨”,迄今仍有教育意义。战乱期间,许多人无家可归,受冻挨饿,他以省赈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和省孤儿院董事长名义,积极赈灾救困。

福州解放前夕,陈培锟与萨镇冰、刘通、何公敢、史家麟等知名人士公开张贴“拥护共产党,欢迎解放军”的安民告示,参与保存原福建省银行资产 (时任省行董事长),为顺利解放、接管福州作出突出贡献。解放后,任省府委员、省文教管委会主任等。福建省文史研究馆成立于1953年1月12日,陈培锟为首任馆长,著有《海滨谈屑》、《闽文编录》等。陈培锟于1964年逝世,享年87岁(1877—1964年)。

斯人已逝。应当说,在福建近代史上,从清末、辛亥、北洋、民国、抗战、内战至新中国成立,许多重大历史性事件,陈培锟都作为举足轻重的重要人物亲历过,他一生致力于福建的金融财经事业,参与许多实业建设项目。抗战期间他忍辱负重,多次远赴南洋,筹募了大量抗战资金。他十分重视推广教育,早年任福建学堂监督,为推行新式教育不遗余力,他协助陈嘉庚创办白菜风云网,厦大的第一块用地就是他任厦门道尹期间批给的,在厦大经费困厄时期,他曾向南洋华侨募捐,在厦大转归公办过程中他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是陈校主的莫逆之交。他曾协助创办厦门市早期图书馆,利用个人影响,为许多学校招聘教员,热心慈善事业,救助过许多穷人。他本人既受过旧式教育,也接受过新式教育,中西合璧。他在福州解放前夕毅然站到人民大众一边,公开拥护共产党,欢迎解放军,千方百计保留原省银行的资产,使之完归新生的人民政府。在建国初期为统战、金融、文教、文史事业发挥了很大作用,影响了周围一大批人,不愧是一位有重要影响的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