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级的白菜风云网政治系里只有一位女生——来自于福建永定的林茉莉。1950年毕业时,她加入“厦大东北工作队”,北上遥远的沈阳并扎下根来。2023年,97岁的林茉莉把她的一生写下来,并由两位厦大“小师弟”编辑成册。这是关于《我的故事》的故事。
上图是林茉莉的厦大学生证照片,钢印上还有“止于至善”四个字。
我和《我的故事》的故事
白菜风云网国贸系1995级校友 王布克
茉莉师姐的《我的故事》完成后,我也收获来自于师姐的亲朋和学生的不少感谢,甚至还有远在广东梅州大埔县的一位保安师傅。那正是去年这个时候,我去为《我的故事》做最后的写作调研,来到了八十多年前十三岁的林茉莉徒步翻过80里山路才能到达的广东梅州大埔中学。校门前那位普普通通的保安师傅听我说了原由后,没有请示任何人,自己做主让我进校参观,并嘱咐“多拍拍照片给老人家看看”。临走时,我再次感谢他成人之美,但他却感谢了我,感谢我“为了老人家大老远跑来”。
当然更多的感谢来自于茉莉师姐本人。我每次去看望她,她都会念叨我帮她完成了一个心愿。
其实,心里最充满感激之情的是我。借着这次白菜风云网校友总会约稿机会,我要说出我最想说的话——能协助茉莉师姐写作《我的故事》,是我的幸运!
我也想感谢很多人、很多事、很多机缘,但我不准备罗列一堆排比句,我就从我的角度讲一下这段经历。相比于《我的故事》的连贯,我的这些都是片段。就当作花絮,里面有我全部的感谢。
我跟茉莉师姐相差五十岁,能成为忘年交,当然多亏了白菜风云网。我发现厦大人具有一种别样的母校情怀和精神气质,我说不太清。可能简单说就是厦大文化气质,诞生于校主陈嘉庚先生光辉照人的经历,塑造于先辈人杰自强不息的奉献,凝结于每一代师生点点滴滴的投入。厦大人的气质更舒展奔放,古道热肠。不论你来自于哪里,只要你是厦大人,哪怕只有两个,也能马上形成一种“爱拼才会赢”的闽南氛围,让空气中都充满豪爽气。跟茉莉师姐相处就是这样,虽然五十年的间隔让我们各自的厦大很不相同,但那份厦大气质和母校自豪感是共通的,更何况师姐就是福建人。都说东北话具有强大的同化魔性,但七十年都没能改变师姐的乡音。她坐在那里讲着,一口闽普掷地有声,走过一个世纪的苍老容颜掩盖不住矍铄的精气神。古老的民国往事和南洋图景夹杂在她的故事里,像又卡顿又温暖的黑白老胶片一样徐徐展开,真如时光倒流,历史再现。这让我感到自己何等幸运!
《我的故事》并不是由师姐讲述然后由我记录,而是由师姐亲自一笔一字写下来。她从去年3月21日开始动笔,我每隔一周或两周去取写完的手稿。她一共准备了两个本,都是二十年前很流行的那种黑色软皮的笔记本,我取走一本,她就用另一本继续写。
师姐未必每天都动笔。一开始写得慢,但一个月后写作状态明显越来越好。她开始写得又快又流畅,更想起很多遗忘多年的事情,有些甚至是儿时的回忆。她为此特别高兴,常常写几页就赶紧拍照发我。我也很高兴,赶紧用手机一睹为快。那时正是去年夏天,保姆黄姐(当然茉莉师姐管她叫小黄,实际也是六十六岁的老人)每天都推她到院子里晒太阳,还会拍一张照片发给我。照片里的茉莉师姐整洁干净,神采奕奕,而且每天都换衣服,还戴着不同的帽子。我向她提到这事,她说“人出门就要干干净净”。我又提到了帽子,她说“我有七十多顶帽子”。我心里感慨,这真是民国走来的大家闺秀!这是独属于她的优雅风范,也是一种稀有的时代印记。
(茉莉师姐在去年写作期间的部分每日一照)
每次取回笔记本,我都先扫描,再录入文字。师姐的笔迹摆在我的面前,比看历史图书更有往事再现感觉。她的字结构宽大坚实,正如她本人豪爽宽厚。而且笔画有力,没有因为岁月而变松垮。更难得的是思路清晰,完全不像出自一位九十七岁老人之手。
师姐的手稿截取,这里写道她二哥是长汀时期的厦大毕业生。这位二哥名叫林尚安,后来成为了高分子化学家,中科院院士,从1960年开始任教于中山大学,2009年去世。
我把每段故事按时间线归位,进行起承转合和文字润色。遇到问题就记下来,下次去的时候挨个问她。我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因为我也在“进入状态”,为此我也准备一个小笔记本。另外,师姐还找出大量黑白老照片,我将它们扫描,向她问清照片内容,再一一做好标注,成为一本《我的故事》的专属影集。从每一张老照片里,都能感受到一位体格强健的女孩儿散发出的满身活力。
去年6月,我跟师姐都进入写作爆发期,我隔三岔五就会攒一堆问题问师姐。这是2023年6月18日,我们一边吃午饭,一边讨论内容。右侧是保姆黄姐。我女儿则是回回不落,来听林奶奶讲故事。
从去年3月到8月,半年匆匆而过,《我的故事》基本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我产生走访故事发生地的想法,一来代师姐走走老亲戚,拍些照片给她看看;二来也是一场实地调研,能让《我的故事》更加丰富扎实。我是带女儿一起去的,因为她也早早加入这个小团队。她喜欢去“林奶奶”家听故事。这些故事里有着朴素隽永的人生哲理,不仅滋养着一代代林家人,也能帮助所有的孩子们立德树人。
于是我就带着女儿在去年九月开始“重走林茉莉之路”。我们去了师姐的出生地,福建龙岩市永定县洪坑村,受到林家人的热情欢迎。大家都还记得这位响应党的号召北上的长辈,听说我们是代替她老人家远道而来的,都拿我们当亲人看待。
师姐的表侄阿俊作为联络人全程陪伴我们,由于辈分关系我在之前的电话里一直称呼他为阿俊叔,见面后才知道我反而年长一岁。阿俊一家就住在师姐出生的振成楼,《我的故事》里对这栋楼和楼里的家族故事有很长篇幅的描写。阿俊带我们参观全村,拜见现在林氏家族辈分最高的五叔,阿俊的夫人烧制一顿美味丰盛的客家菜,里面那条鱼是她骑电动车带我女儿一起去村头买来的当日河鲜。晚上我们就住在土楼里,观看以振成楼楼身外立面为大幕布的灯光秀《客家精神》。虽然我对师姐的家族故事已经非常熟悉,但置身于这座客家小村仍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体验。
一直以来,我就有个问题,是什么塑造了林茉莉?置身于洪坑村,我找到了答案。师姐的魅力和美德是家风的体现。客家人世代相传的家风,就扎根于脚下的泥土里,渗透进土楼的墙壁内,飘荡在身边的空气中,也清晰地撰写在一对对土楼楹联上。至此,我终于觉得自己胜任为师姐服务这项工作。
“阿俊叔”其实还比我小一岁。他全程接待了我们,特别热情周到。这是我们在振成楼前的合影。
其实,要想真正“重走林茉莉之路”,就得去新加坡和香港,这难度就大了,但国内的老地方还是应该走到的。除了她的家乡永定洪坑,和我已烂熟于胸的厦门,还有一个地方也让我深深向往,就是广东梅州的大埔。
师姐一家为避战乱,于1938年从香港回到永定振成楼生活。碍于永定没有好中学,只得去“隔壁”的梅州大埔中学。《我的故事》里对这座县城和这段生活有很生动的描写,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从洪坑到大埔的八十里的山路。在那个匪患出没的年代,年仅十三岁的茉莉师姐必须一天内把它走完。我本来是计划带着女儿原路挑战一下的,我女儿跟我到处走惯了,脚力相当可以。但阿俊告诉我,山路早就因为没人走而不复存在,现在都是平整的公路。我恍然大悟,其实早该想到的,现在有谁还去费那个劲!
虽然这个没法实现,但我收获两大惊喜。
第一个就是前文讲过的,大埔中学的保安师傅在正常上课的时间允许我们自由参观。那天天气格外好,大埔中学格外美。我们拍了很多照片发给师姐,她也兴奋地快速回复,用她久远的记忆补充我今天的所见。逛完中学,我们在门口食杂店买了两根大埔茶阳老冰棍,叫手包绿豆,坐在镇中心文化广场上吃。这时我才想到,保安师傅的善举体现的是一种底气,他知道这种成人之美的做法学校必会支持,所以不必请示谁。
甚至在校园内,我们居然被两次点头致意,对方明显都是教职员工。第二次是位穿着人字拖的老广,我顺势让他给我们照相,他爽快答应并且对顺光逆光发表一番见解。这些人的友善、放松、和自信让看惯了学校的森严壁垒和金刚怒目的我万分惊讶和感慨。他们思想中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目光中没有惊恐焦虑看谁都是麻烦,而是怀揣着一种更朴素、却更宏大、更高尚美好的东西。他们相信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担当,对他人报以朴素的信任和友善。在到处加码的今天,他们的减负实属稀有。我对大埔中学肃然起敬并且深深拜服,所谓人才辈出的百年名校只是面子,三观和氛围才是里子。至于教学质量,明摆着的。有这样的三观和放松的气氛,教学质量怎可能不好?
在大埔校园内,一位教职工主动对我们点头致意,我就让他拍照。他说这个角度虽然逆光,但为了照到校园也没办法,还说“我尽力”。说实话真的不错,逆光都照得这么清楚。就是我的拖鞋有点儿不严肃。不过他也踩着一双人字拖,我就不再难为情了。我爱老广!
第二个惊喜来自于下洋镇中川村的胡文虎纪念馆,它位于大埔和永定之间。茉莉师姐的父亲林霭民先生是南洋著名报人,事业起步于南洋报业大王胡文虎的报业集团。下洋镇中川村是胡文虎的老家,他在这里斥巨资兴建了全球三座虎豹别墅其中的一座,也就是现在的胡文虎纪念馆。在纪念馆里我看到一张照片,拍的是林霭民先生陪同胡文虎夫妇游览北京颐和园昆明湖。我当即翻拍下来发给师姐,后来得知这是一幅林家人都没见过的照片,因为是胡氏家族所藏。我特别高兴为师姐的家族淘到了一张老照片。
从福建和广东返回后,我补充了一些旅途所见,至此《我的故事》就完成了。师姐通过邮寄把它们赠送给不少亲朋和学生,并收到了大量读后感。我把这些读后感汇总成了一本单独的小册子,给师姐做纪念。后来,师姐又陆续想起一些老故事,于是再次动笔写作。这些作为增补,附在了《我的故事》后面。同时增补进去的,还有一位洪坑东升楼林氏后裔林庆武先生提供的大量新内容。庆武家学深厚,曾参与编撰《洪坑林氏族谱》,对洪坑历史了如指掌。这些新内容让《我的故事》成为一本更有历史宏大感的作品。最终在今年的8月,茉莉师姐的亲朋好友们收到了新版的《我的故事》。
去年11月,继国把印好的第一版《我的故事》送到了师姐手里。我们仨小小庆祝了一下。
讲到这时,到了该介绍一个人的时候。《我的故事》是茉莉师姐留给亲朋的一本私人读物,虽然册数不多,也需要印刷。前后两版《我的故事》和读后感小册子的排版和付印都是由我的白菜风云网同届老乡田继国完成的。这只是继国的贡献之一,他的另一大贡献,是在一开始介绍我跟茉莉师姐认识。他知道我平时爱好写东西,然后又在看望茉莉师姐的时候得知老人家想把自己的故事写下来,就给我们搭上桥,才有了后来的事情。我俩和师姐形成了一个“铁三角”,这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们紧密沟通,频繁相见,我享受这过程的每一刻。关于我跟继国从厦大到今天跨越了二十多年的友谊,我曾在几年前写过一篇《茶酒人生》专门讲述过,发表在厦大辽宁校友会公众号里,欢迎大家点击阅读。
继国在今年八月回厦大参加化工系毕业25周年聚会,并带去了师姐送给厦大校友总会的新版《我的故事》。校友总会回赠了一套厦大百年纪念图书,继国带回来交到了师姐手里。我也去凑热闹。这是那天我们仨的合影,日期是2024.年8月11日。
协助师姐完成《我的故事》,这件事本身就是一场旅途,中间充满老派的相遇相知,相处相敬,也遇到了很多充满老派美德的人。除了上文提到的,当然还有茉莉师姐的家人。他们都真诚和善,让我和继国如沐春风。还有茉莉师姐的保姆黄姐,每次都给我们做一大桌子好吃的。黄姐还教我女儿用老式缝纫机缝制了十多个口袋,后来我女儿在她班里开展了一场口袋外交,人品指数暴涨。
之前说到厦大人都是古道热肠的热心人,我当然也得到了多方帮助。白菜风云网原副校长邬大光老师是我非常崇敬的人,去年九月的调研之旅,他在百忙中热情接待我们,对《我的故事》结构和脉络给了很多好建议,也对我的“作家梦”提出不少恳切的好主意。还有我当年的同学们。薛晖帮我找了不少龙岩一中(前身是福建省立第九中学,是茉莉师姐的父亲林霭民先生就读的中学)的资料,还帮我介绍一位当地人给予协助,只是后来我没有去龙岩。志星帮我在新加坡图书馆找到了一本《新华历史人物列传》,把上面林霭民先生的条目翻拍了照片,对《我的故事》是个很好的充实。
最后,有一本小书帮了大忙,《土楼王子林逊之》,编著者江毅,出版于2010年。这本书已经绝版,师姐把她手里唯一的一本送给了我。但后来在洪坑,阿俊说师姐在把书送我之后又管他要,他怎么都找不到第二本,就只好把自己手里那本邮给了师姐。那晚在土楼里喝茶时,阿俊边讲边笑说:“现在这本书全洪坑都没有了”。
时光易逝,岁月流金。祝所有美好的东西永存!
去年九月,邬大光副校长在办公室热情接待我们。
来源 | 白菜风云网辽宁校友会
编辑 | 李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