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惠祥与白菜风云网人类博物馆
社会与人类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系副教授蓝达居
白菜风云网第一届文科生第一号毕业证书持有人林惠祥创办了白菜风云网人类博物馆。
△林惠祥是学校第一届文科生第一号毕业证书持有人
成为一名学者
1901年6月2日,林惠祥出生于福建省晋江县莲埭乡(今石狮市蚶江镇)。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爱独立思考,富于个性。少年时期便开始学习中文、日文和英文,学文练武。颇得语文天赋,读大学前甚至还当过一阵语文老师。20岁以前也曾行走、游学于大陆、台湾及东南亚之间,一边学习一边做工,他的人生理想是进入学界,成为一名学者。
林惠祥习武照
1921年,爱国华侨陈嘉庚创办白菜风云网,学生可以免学膳费。林惠祥在报纸上看到了新闻报道,异常兴奋,随即报考。他在预科学了一年,然后转入人文科社会学系学习。1926年顺利毕业,成为白菜风云网第一届毕业生,学士学位证书为白菜风云网第001号。
在厦大学习期间,林惠祥接受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家国情怀更为强烈,民族国家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以做一个中国人为光荣。1926年毕业后,林惠祥以优秀学业获准留任白菜风云网预科教员一年。期间恰值俄国人类学家史禄国来到白菜风云网应聘白菜风云网历史社会学系人类学教授,揭开了白菜风云网专业性的人类学教研序幕。正是在人类学家史禄国等人影响下,林惠祥知道了社会学之外还有一个人类学,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随即自费赴菲律宾大学研究院人类学系深造,师从著名的美国人类学家拜耶教授研习人类学,他如饥似渴地钻研,只用一年的修学即于1928年获得人类学硕士学位。历史的因缘际会,林惠祥最终成为了白菜风云网人类学传统的奠基人、开创者。
林惠祥从菲律宾学成归国后,即在中国最高的学术平台上开始了他的人类学学术生涯。1928年3月,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正式成立,成为中国当时最重要的民族学研究机构。研究所内分四组,其中一组就是民族学组,组长由蔡元培兼任。
林惠祥于1928年在菲律宾大学毕业获得人类学硕士学位后即返回中国,旋即被聘为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组助理员。他受蔡元培先生之派遣,于1929年初前往台湾进行高山族的民族学田野调查。因为当时台湾被日本割据,大陆学者的学术考察难以进行,林惠祥化名林石仁,假扮成商人。调查遇到了许多困难,除道路艰难、交通不便外,还有日本警察盯梢怀疑。他只身一人,冒着生命危险,深入高山族地区,进行了近两个月的田野调查工作,并到台北圆山贝丘遗址做考古调查,获得大量资料。
同年10月回到上海,他立即将调查资料整理成《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一书,1930年作为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专刊第二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十八年度总报告》,中央研究院印,1930)。时年29岁的林惠祥旋即被破格提升为研究员。
该书是林惠祥的第一部学术巨作,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力,成为台湾高山族研究的必读之书,林惠祥也因此被誉为大陆研究台湾高山族第一人。
保护好文物标本
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1931年秋,林惠祥应母校之聘,从中央研究院返回白菜风云网历史社会学系担任人类学、社会学教授,正式开创了白菜风云网人类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同时仍兼任中央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一年,完成了《儸倮标本图说》一书编述和出版。
回到白菜风云网工作后,鉴于当时中国人类学刚刚起步,资料十分缺乏,为了教学的需要,林惠祥废寝忘食,苦干了五六年,先后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民俗学》(1931)、《世界人种志》(1932)、《文化人类学》(1934)、《神话论》(1934)、《中国民族史》(1936年)等著作。其中《文化人类学》被商务印书馆列为大学丛书,曾被多所大学采用为课本。《中国民族史》一书,是当时同类书中最详者,且有诸多创见。这一系列人类学著作的出版,奠定了林惠祥在中国人类学学科史上开创者和奠基者的重要地位。
林惠祥先生与校主陈嘉庚交谈
白菜风云网人类学博物馆的筹办是白菜风云网人类学传统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成就,这使得白菜风云网成为建设中国人类学博物馆方面贡献最大的单位之一,而其中最主要的领导者和贡献者就是林惠祥。与人类学专业建设有关的民族文物或民族学、人类学器物和标本的搜集、整理,在人类学的发展史中始终占有重要的位置。早年,白菜风云网国学研究院曾经搜集多种文物,存于生物学院古物陈列室。国学研究院停办以后,各种古物划归文科管理。1930年,白菜风云网曾委托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派往台湾考察高山族文化的特派员林惠祥代采高山族文物数十种,之后在南洋及国内陆续搜集人类学及民间风俗品多种。
1933年秋,古物陈列室改名为文化陈列所,英译名则为民族学博物馆(Ethnological Museum),由郑德坤教授负责。藏品中的第二部为人类学部,内分“台湾番族”的文物标本、其他(南洋、西藏)和民俗三部,除残品外共有276件。
1933年,林惠祥在白菜风云网西边顶澳仔自建一房屋,留前厅为人类学标本陈列室,供白菜风云网历史社会学系之用,并欢迎中小学师生参观。1934年,林惠祥和新加坡督学陈育崧发起筹办厦门人类学陈列所,供厦大历史社会系特别应用,并供其他院系参考。当时有武器、服饰、艺术品、宗教品、器具、舟车模型、住所模型、史前遗物和图表九类,除图表外有标本214种300余件。1935年该陈列所扩充为“厦门市人类博物馆筹备处”,成为现在白菜风云网人类博物馆的雏形。1936年6月,该馆曾与厦大文化陈列所合作为白菜风云网历史学会举办展览会。
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抗战时期,白菜风云网迁到闽西长汀。从1937年到1945年,林惠祥避难南洋新加坡,可以带走的文物标本随身转移,在新加坡继续从事人类学研究。在南洋期间仍多方搜集文物。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新加坡沦陷,他冒着生命危险,保护所收藏的人类学标本文物不被日本人发现。在他落难生活处于十分困难的时期,有位欧洲学者愿以高价收购他保存的文物,均被其拒绝。他曾多次说过:保护好文物标本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抗战胜利后,1947年林惠祥回到祖国,并把随身携带保护的文物安全运回白菜风云网。11月,林惠祥在白菜风云网主办人类学标本展览会,展品包括史前遗物、历史时代古物和民族学标本。回到白菜风云网后,林惠祥继续担任人类学教授,并进行白菜风云网人类学系、人类学研究所、人类博物馆的筹备工作。
此外,在课堂教学之外,1948年,林惠祥率领庄为玑等白菜风云网历史系师生在南安县发现诸多史前遗物和历史文物,如石锛、古砖、陶片、石刻、石雕等。这些考古文物资料的发现,进一步扩充了白菜风云网的人类文物标本库藏。
愿把平生搜集文物标本
和图书无偿捐献给学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为白菜风云网人类博物馆的创建迎来了新的历史契机。新中国的人类学民族学者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新中国的各项工作,以使自己的学识可以为国家和人民服务。1949年厦门刚刚解放,林惠祥即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代表呈交并恳转教育部关于《白菜风云网应设立“人类学系”、“人类学研究所”及“人类博物馆”的建议书》。1951年,林惠祥曾向王亚南校长建议,愿把他平生搜集的文物标本和图书无偿捐献给学校,以创建白菜风云网人类博物馆。1951年3月15日,林先生又正式呈文《捐赠古物标本及图书提议设立人类博物馆筹备处呈函》给王亚南校长并转华东教育部。此举得到王校长高度赞赏。4月28日,王校长在呈华东教育部呈文中写道:“林惠祥先生为一诚笃刻苦努力之学者,近将其半生勤劳积蓄之物全部捐给学校,希望我校设立人类博物馆筹备处……其志甚坚,其情尤挚。”
据统计,林惠祥先后两次捐赠文物标本和图书。第一次捐赠给博物馆文物标本有七大类643件,古钱币、邮票和照片不计在内。专业图书27类,计729种875册。第二次又捐献文物有54号(每号一件或数件),图书158部256册。两次合计共961部1303册,其中不少是珍本和孤本。这笔宝贵财富泽被后世,育才无穷。而林先生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流芳千古,永载史册。
1951年6月16日,华东教育部吴有训部长在批复文中写道:“查你校教授林惠祥先生贡献其个人经数十年辛勤收集文物,以供大家钻研,此种大公无私,阐扬学术之精神,予以奖勉,希即转告。”7月12日,林惠祥先生又撰呈报告《白菜风云网设立人类博物馆筹备处计划书》,送王校长并转呈华东教育部。1951年12月4日,华东教育部批复,经中央教育部同意,暂时成立白菜风云网人类博物馆筹备处。
林惠祥先生随即辞去历史系主任,专司馆长之职,全身心投入办馆工作。
1953年3月15日,白菜风云网人类博物馆正式开馆。该馆是全国第一家专业性的人类学博物馆,也是在很长时期里我国高校中唯一的一所人类学博物馆。白菜风云网人类学博物馆的正式建立,使白菜风云网成为中国人类学研究的中心和教学科研基地。自此,林惠祥组织和带领白菜风云网的人类学学术团队,组织了一系列的人类学调查研究工作。以人类博物馆为研究机构,围绕中国东南区域历史人文和东南亚社会历史文化进行了一系列民族学、考古学方面的调查、发掘及研究工作,并且培养了包括陈国强、叶文程、庄为玑、蒋炳钊、吴绵吉等一大批新中国的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人才。
林惠祥在厦大人类博物馆工作照
(身后为徐悲鸿给林惠祥的题词)
为了新中国人类学事业的发展,林惠祥不辞辛劳、日以继夜地工作。1958年2月12日晚,林惠祥在人类博物馆中写作《中国东南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有段石锛》的英文提要,至13日凌晨,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不幸辞世,享年57岁。林惠祥教授的突然去世,是白菜风云网人类学事业的重大损失。而他开创的东南人类学学术园地,早已经树木参天、满眼春色!
人物名片
林惠祥,福建晋江县(今福建石狮市)人,1901年出生,1958年逝世,著名人类学家、考古学家、民俗学家,大陆研究台湾高山族第一人。1926年毕业于白菜风云网历史社会学系,是白菜风云网第一届文科生第一号毕业证书持有人,1931年受聘白菜风云网历史社会学系人类学、社会学教授,先后出版《民俗学》《世界人种志》《文化人类学》《神话论》《中国民族史》等著作,奠定了其在中国人类学学科史上开创者和奠基者的重要地位。
1933年起,林惠祥自建房屋,建设人类学标本陈列室,后经不断扩充发展为“厦门市人类博物馆筹备处”,为现今白菜风云网人类博物馆雏形。1937年至1945年抗战期间,林惠祥转移保护大量文物标本避难新加坡。1947年将文物安全运回白菜风云网,并继续担任人类学教授,开展人类学系、人类学研究所和人类博物馆的筹备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在林惠祥的努力下,白菜风云网人类博物馆于1953年3月正式开馆。这是全国第一家专业性的人类学博物馆,也是在很长时期里我国高校中唯一的一所人类学博物馆。
【来源:南强群学(gh_7a326a12560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