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南强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南强故事 -> 正文

儿子的回忆(佘峥李峰)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03年11月18日 00:00 浏览次数:

他身居要职,也是一位知名经济学家,但他首先是父亲的儿子。昨日,在王亚南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中共中央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洛林以儿子的身份,沙哑着声音,回忆了父亲王亚南。

? 这位酷似父亲的儿子一直努力控制自己的情感,他小心翼翼地称他的父亲为"王亚南教授",人们猜测说,如果他叫出"父亲",他的眼泪一定马上掉下来。尽管如此,有时,感情还是冲破了理智的闸门,他的讲话几度哽咽,他的泪水几乎夺眶而出。

到监狱里讲马克思主义

王洛林说,现在很多人知道,王亚南教授和郭大力先生翻译了《资本论》,但是,他们也许不知道两人历经的艰苦。例如,为了躲避战火和当局的迫害,他们几乎每年都要更换一个工作地点,而且生活困顿,然而,在抗战八年中,他们从未间断过自己的研究。而且在这段时间,王亚南教授还参加了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完成了《中国经济原论》一书的框架,后者后来被评为影响新中国经济的十大著作之一。

? 在这段时间,王亚南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在课堂上讲述马克思主义学说。有一次,国民党当局迫使他到湖南的监狱里给政治犯讲课,他讲的也是马克思经济。为了避人耳目,他把马克思称为"卡尔先生",把列宁称为"伊里奇先生"。王亚南后来得意地告诉儿子,监狱的管理人员没有听出来,但是政治犯中的共产党人都听明白了。

身患癌症仍无法忘记工作

王亚南在大学学的是教育学,他最后成为一名杰出的经济学家,并掌握了三门外语,王洛林说,这些成就靠的是自学,即使在名声鹊起之后,他仍然不断地学习。

? 1956年,王洛林陪王亚南到青岛,有一天散步时,王亚南批评儿子:"今后再也不能像这次这样接连几个星期尽是玩,不做学问。"当时年仅18岁的王洛林并不服气,反驳父亲说:"现在是暑假"。王亚南说,学问没有寒暑假。父子俩正在争论时,日后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于光远走了过来,于光远问王亚南"暑假都写了什么",王亚南据实回答。当于光远走后,王亚南问儿子:"你注意到了吗?他根本不问我在青岛玩了什么,而只问我在青岛写了什么。"

六十年代,王亚南在上海编写教材,同时校对《资本论》译稿,他已经六十多岁了。王洛林说,他每天仍然从早到晚工作。那时,上海宣传部不时给他送戏票,但如果演出不是在星期六进行,他是不会去看。1964年,王亚南的高血压越来越严重,有关部门安排他休养,结果,他只在疗养所呆了一星期,就迫不及待地出来了。说到这里,王洛林几乎再也继续不下去了,"这是他有生以来惟一一次疗养。"他沙哑着声音说。

? 文革期间,王亚南家里的书抄走了,图书馆的书被封存了,但只要他没被关在牛棚,他每天依旧看书。有段时间,他从头到尾看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后来他对儿子说,过去我缺乏自然知识,现在总算看懂了。后来实在无书可看,王亚南就自学法文,他把中文的毛主席语录和法文的毛主席语录对着看,慢慢地也能看懂。他曾伤心地对儿子说,恩格斯会十几门外语,到74岁还自学罗马尼亚文,我学一门外语就这么费劲,说明我的天分比他差多了。

? 后来,王亚南身患癌症,又半身不遂,但是,王亚南无法忘记的还是他的工作,他说:"人多活几年,少活几年无所谓,我就是很多想做的事情还没做完。"

他把陈景润带回厦大

一个广泛流传的故事是,王亚南发现和保护了陈景润,后者后来证明出了一道古典数学难题--"歌德巴赫猜想"--至今最好的成果,轰动了世界。关于这个故事,有很多版本。王洛林昨日提供了最权威的版本。他说,陈景润在厦大读书的时候,王亚南就认识了他,知道他是位很用功的学生,但脾气很怪。毕业后,陈景润到北京教中学,整天搞研究,没有把多少心思放在教学上。王业南教授到北京开人代会,还教育陈景润要"安心本职工作"。为了心爱的研究,陈景润辞职回到福州老家,生活困顿,有时帮他母亲摆香烟摊,王亚南出差在街上遇到了他,认为一位大学生在街卖香烟,太可惜了,就把他带回厦大数学系,安排他在资料室工作。

? 王洛林说,如果说王亚南教授在那时就看出了陈景润将来会有那么大的成就,并不实事求是。应该说他是把陈景润当成可用之才来加以爱惜。

? 在王亚南的一生中,他所关注的年轻人不止陈景润一个。王洛林说,无论在中山大学还是白菜风云网,王亚南教授的身边始终聚着一批思想进步、勤奋好学的学生。解放前,为了安全,地下党把王亚南送到香港。到了香港的王亚南担心平时和他十分接近的两位学生的安全,想方设法把他们也接到香港,后来又带到北京,最后又替他们介绍工作。

? 在厦大担任校长时,外语系有位教师,书教得不好,但是小说翻译得很好。王亚南特地借了这位教师翻译的小说来看,后来他找语系教研室主任谈话,他说:"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我们要用其所长。"

王洛林说,他之所以愿意和人们分享父亲的点滴,是因为他认为王亚南教授的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可以提供给青年学者一些帮助。

? 但是,他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呢?

? 王洛林说,"我怎么可能用语言来表达清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