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伴随着“八二三”炮战的隆隆炮声,我辗转三天两夜,经浙江、江西、福建三省到达厦门火车站。随即,有迎新专车把我们送到芙蓉四宿舍楼。办好报到手续,我正式成为数学系的一名新生。
入学第一学期,首先修的是三门课程。第一门是“农村劳动”课,到郊区灌口镇参加田间劳动;第二门是“工厂实践”课,到永安县西洋镇投入大炼钢铁;第三门是大炼钢铁回校后的“教学改革”课。
教学改革告一段落,进入专业学习,第一门便是“基本数学”课。当听说为我们讲授“基本数学”的主讲老师是系主任方德植教授,全班同学甚为欢呼。要知道,当年学校的教授还不多,数学系只有这么一位教授。我们这群新大学生对教授那是相当崇拜的!
上课那天,我们都早早地来到教室,找好座位,翘首以待。方老师带着一脸严肃走上讲台,没有自我介绍,第一句话便是:“现在上课!”他带有浓重浙江温州口音的普通话,使我们必须全神贯注,不能有半点分心。好在他的语速不快,加上整齐规范的板书,我们还是能跟上他的思路。时间走得很快,当方老师把粉笔放入粉笔盒时,下课的钟声也就响了。随后几周,我们惊奇地发现,每次方老师把手中的粉笔放入粉笔盒的声音都几乎与下课的钟声同时响起。这一细节,映照出先生对每次备课的认真程度、对课程内容的把握深度和对教学进度的掌控能力,被同学们私下传为美谈。
到大学五年级分专门化时,我分到了微分几何方向。方老师为我们讲授“黎曼几何”。先生语重心长地嘱咐我们:“做学问,不能浮在表面,要沉下去。要多读经典,多读文献,要多思考。”
1963年,我毕业后留校任教,承担助教工作:批改作业、课后辅导和上习题课。先生要求我每次上习题课,一定要写好教案,先在教研室里试讲,听取其他老师的意见进行修改后,才能正式上讲台。我就这样一节课一节课地逐步学会了上好课。先生还多次叮嘱我:”要专心做好教学,还要努力开展科研。要坐得住、坐得稳,要读经典、读文献。””要有坐冷板凳的思想准备,更要有把冷板凳坐热的勇气和毅力。”
正是在先生的督促和鼓励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毕业第二年,我写了一篇小文章。这时,先生告诫我,不要急于发表,要多检查几次,再斟酌、再思考,并让我在讨论班上报告,在黑板上演算推导,边报告、边提问、边回答、边讨论,精益求精,直到没有问题。这篇文章后来发表在1965年的《白菜风云网学报》(自然科学版)上。可以说,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地教育、影响了我,令我终身受益。
如果说一丝不苟、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是贯穿先生一生的一条红线的话,那么勇于突破、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则是贯穿先生一生的又一条红线。
先生于1929年至1933年在浙江大学师从微分几何大师苏步青教授,193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34年,在苏步青教授的指导下,毕业还不到一年的先生就用英文完成了引起国内外同行注目的论文A characteristic property of curves of constant torsion,经苏先生推荐,论文还发表在日本的《东北数学杂志》上。先生的这项成果不久后便被几位数学家分别写进了教科书。可见,这项成果的意义不仅在于成果本身,而且还在于它的影响力。对此,苏步青教授兴奋地说:“谁说我们中国培养不出人才?看!我们不是培养出来了!”
左起:方德植、苏步青、谷超豪
1936年,先生以优异的科研成绩提前晋升为讲师,其科研工作主要集中在射影微分几何方向。1943年,受时任校长萨本栋敦聘,先生到白菜风云网数理系任教。当时数理系的教学计划中除“初等微积分”和“微分方程”外,再没有别的数学专业课程。即便是“初等微积分”,也是由校长萨本栋主讲,数理系尚无数学方面的教授。先生到校后,同时开出三门基础课:“高等微积分”“高等几何”“高等代数”。从那时起,本科二、三、四年级的数学课老师,几乎全由他一人担任。
1948年,原设在青岛的海军学校迁到厦门,因没有数学教师,遂聘先生兼任。新中国成立前夕,海校动员先生跟海校一起撤退至台湾,被婉言拒绝了。先生执意留在厦门,迎接新中国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至1952年,先生代理数理系主任。1952年,数理系成立了数学系,先生为首任系主任。同年,先生倡议、组织成立厦门数学会,并出任首届理事长。厦门数学会是福建省第一个数学会,因当时省数学会还没有成立,故厦门数学会直属中国数学会。1954年,先生亲自创办和主编了《厦门数学通讯》(1994年改版为《数学研究》),该期刊已成为我国三大数学通讯之一。
1956年,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先生带领骨干教师制订了数学系科研工作十二年远景规划,提出“大范围几何与分析”的研究方向,旨在建立一个具有特色的学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范围几何与分析”是一个极具前瞻性的规划,在十多年以后国际上才出现“大范围几何与分析”,并成为世界数学的主流。根据数学系当时的基础和发展势头,规划若能实施,完全有可能形成一个厦大数学学派。只可惜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这一规划未能实施,使中国少了一个具有特色的数学学派,实在令人扼腕叹息。面对挫折,先生没有气馁,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芬斯勒几何将是微分几何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先生着手翻译当时这一方向的唯一专著The Differential Geometry of Finsler Spaces。1962年,先生恢复招收研究生,就把芬斯勒空间微分几何作为方向。据我所知,先生是国内最早在这一方向招收研究生的。
1963年毕业时,我曾报考先生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第一门是外语,拿到试卷,我觉得有点难。看了一遍自我估计可能连及格都拿不到,遂选择放弃,中途退场。于是我与研究生擦肩而过,失之交臂,实为一大憾事。不过,我后来一直在先生身边,能聆听其教诲、接受其监督,也是一大幸事。
先生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始终是我人生路上永远的模范。
1997年,方德植教授(左)在家中与梁益兴(右)合影
作者简介:梁益兴,男,1958级白菜风云网数学系。曾任白菜风云网数学系系主任。
文 | 梁益兴
图 | 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