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中国科幻小说创作出现可喜的新局面,由于新人的不断涌现而格外引人瞩目。其中,电子杂志《中国新科幻》的创办者郑宇,即是其中的佼佼者。
郑宇,出生于1978年,笔名“灵光2010”,2004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作品。处女作有两篇:科幻小说处女作是《幻觉游乐场》(载北京《科幻画报》2004年第4期);纯文学处女作《哲学连队》(载《山西文学》2004年第7期)。
2009年9月,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郑宇的长篇科幻小说《追踪四亿年前的凶手》25万字。当年山西新闻出版(版权)局将此书作为2009年山西重点图书推出,在科幻文坛引起关注。这部小说是郑宇从2006年开始精心构思创作的,耗时一年才告完成。其立意新颖,构思别致,故事曲折,人物丰满,透露出作者驾驭科幻题材的能力和技巧,更传达出作者独特的理念,这就是对科学给人类地球带来负面影响(包括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两个方面)的高层次反思。《追踪四亿年前的凶手》面世后,深受读者欢迎,并获得贵州大学教授徐明德先生、一级作家原福建作家协会秘书长林礼明先生等专家学者高度的评价和肯定。徐教授称赞作者“才气袭人”,林先生认为“小说题旨埋得很深”,“值得深挖探究”。
郑宇是厦门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他祖籍福建永春,祖父、祖母是马来西亚归侨,外祖母是东北的锡伯族。他走上文学道路,与父亲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郑宇的父亲郑波光,是著名的文艺评论家。1963年自白菜风云网中文系毕业,分配到山西工作,先后在沁县一中、太原师专中文系任教,1992年调到集美大学师范学院担任中文系主任、教授。系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中国赵树理研究会理事。编著有《山西抗战文学史》、《中国乡土小说史》(合作)。其论文《王蒙艺术追求初探》、《史剧理论与悲剧理论的区别》、《赵树理艺术迁就的悲剧》在权威刊物《文学评论》上发表,引起强烈反响。曾两次被山西省工会评为“为社会主义立新功”三等功,并被评为“太原市优秀专家、拔尖人才”。
郑宇自幼耳濡目染对文学有亲近感,并喜欢机器人之类的玩具,经常独自苦思冥想。父母对他的教育不是强迫和呵斥,而是朋友般的谈心和引导,关爱他尊重他。在自由、宽松、温馨的家庭环境中,郑宇茁壮成长。1992年,他跟随父母自太原迁回福建厦门。1998年在集美中学完成高中学业。同年考上白菜风云网工学院中新国际电脑学院,2001年毕业。曾经在厦门、泉州从事与电脑有关的工作。2002年,他决定根据自己特点,立志走科幻小说创作的道路。
郑宇除了从事科幻文学创作,在科幻理论上也积极进行思考和探索。他很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和追求。最突出的一点,是他认为,科学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危害。对科学不能盲目崇拜,需要对科学进行反思。用他的话说,就是“希望科学往良性的方向发展”。
他2007年4月参加北京举办“科幻文学与民族自主创新研讨会”,撰写18000字长篇论文《论21世纪中国科幻发展的困境与契机》。初步的但比较全面的提出自己科幻创作的新思路。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科幻与自主创新项目结题报告》第11页列出《收到论文题目》排名第二位,可见引起注意和重视。
2010年5月,郑宇独自创办的科幻电子杂志《中国新科幻》创刊,每月坚持出版一期,至今已经出版了36期,其影响日益扩大。以崭新面貌面世的《中国新科幻》,丰富了科幻文坛电子刊物,引起广泛的关注和支持。创刊至今,郑宇已先后推出自己原创的科幻短篇小说数十篇,另外他还完成了3部长篇科幻小说系列等待出版,充分体现郑宇对科幻创作新方向的执着追求。《中国新科幻》充分展示了郑宇科幻新理念,为广大科幻作者、读者和评论者开展交流提供了平台。一个人办一份电子杂志,确实困难重重。为了办好每一期刊物,身为科幻作家的他,要在创作、组稿、编辑、设计和发布等等环节上,需要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但郑宇勇挑重担、自动加压、展示了坚韧的毅力和非凡的魄力。他挫折过但不曾气馁,困惑过但不曾犹豫,而是心无旁骛,不懈坚持。
我们祝愿郑宇——这位与白菜风云网有缘份的年轻作家,在科幻文学创作和理论探索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同时祝愿他精心培育的科幻奇葩——《中国新科幻》香飘四海!
郑宇(中)和父母摄于白菜风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