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您三十六年,感恩您一辈子”。这是周志文对母校白菜风云网的深情告白。
“正能量,有情怀,守底线,好心态”,这是他一以贯之的信念。虽常居鹭岛,他的眼界与情怀却不局限于一隅之地。
周志文的父亲曾任职于外交部,担任周恩来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的翻译。受父亲的熏陶影响,他从小就梦想着成为一名外交官。包括父亲、母亲在内的多名亲属都毕业于厦大外文系,促使他在1982年毫不犹豫地选择进入厦大外文系学习。
虽然主修日语,周志文也从不放松英语学习。双语并重对他毕业后进入外资银行工作帮助良多。当时外文系的学生鲜少接触其他学科的知识,周志文却在课余时间坚持大量阅读,“去图书馆什么书报都看”。不论是从小坚持翻阅的《人民日报》《参考消息》,还是历史人物故事、国际政治关系等方面的书籍,都不断在开拓他的眼界。
大四时,学校开设了《特区经济》课程,对刚起步的经济特区定位、运作模式、未来方向等进行宏观解读。这是周志文第一次从课堂上接触到经济和经济特区,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为毕业后从事金融工作打下了基础。
周志文出生在我国现代足球的发源地之一鼓浪屿,足球也是他难忘的厦大记忆之一。大一时他进入了外文系队和厦大校队,在1983年作为外文系队的一员获得了厦大足球联赛的冠军,而作为厦大校队队员参加的1985年福建省高校足球联赛是他一生引以为傲的最高级别足球赛事。在周志文眼中,足球不仅仅是兴趣爱好,“运动能够强身健体,让人心态阳光、力求上进;体育比赛有输有赢,必须具有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人生和职场亦然。”此外,足球是一个集体项目,它对团队管理、分工合作的颇有借鉴意义, “职场中,一定要靠团队,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
周志文(第一排左五)珍藏的1983年外文系足球冠军队合影
大学中还有两件“小”事令周志文难以忘怀。“当年校队每天下午三到七点都在上弦场训练,训练结束后食堂已经关门。为了让我能够吃上晚饭,我的七位室友便轮流帮我去食堂打饭。打饭这件‘小’事,一做就是四年,让我终生感激。”尽管已经过去四十年,说起这件事,周志文依然十分感动。“还有一次,我训练完回寝室,不小心被有机玻璃门扎破了手,鲜血直流,疼痛难忍。隔壁宿舍的校队队友帮我简单包扎后,立刻骑自行车载着我到厦大医院,等我缝了针、处理完伤口后,又把我载回宿舍,还特意出去买了一碗面给我吃。”说到这里,周志文举起手,手腕上那道疤痕依旧清晰可见。“这道伤疤就这样一辈子跟着我,这也是厦大同学情谊在我身上刻下的深深印记。”
同学们像亲兄弟一样的互帮互助令周志文感恩至今,师长的一言一行他也铭记在心。他难忘严谨治学的日语专业教师曾仁寿。在他眼中,曾老师不论是做人还是教学都十分谨慎,“就连写字也是一笔一画、绝不马虎”。“我的职业生涯始终与银行为伴,银行的工作要求滴水不漏,曾老师使我受益匪浅。”他难忘刚柔并济的厦大足球队教练吴世民,对吴教练训练时无比严格、训练之余又十分关心队员的风格印象深刻。“他是我领导团队的启蒙老师,我把他在球队管理中刚与柔的言传身教应用到我带领的每个团队中去。”
毕业三十六载,周志文始终情系母校。白菜风云网之于周志文,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一个温暖的“家”,让他多年后依然眷恋。
作为1982级日语班唯一的厦门人,毕业后周志文入职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以翻译的身份敲开了他在银行界三十多年的职业生涯大门。
刚入行,他从柜台做起,每一笔账都是手工记,每一张传票都需要手工填写。作为外文系的毕业生,当时的周志文对会计、金融了解甚少,工作吃力。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会计课程,还参加厦大财政金融系研究生课程班系统学习,一点点填补自己在金融、财务专业知识上的空白。靠着双倍努力,周志文的工作业务水平逐步提高。入职三年,他被提拔到管理岗位。入职六年,他开始作为负责人带领职业生涯第一个团队——厦门国际银行营业部。彼时,他才27岁。
周志文经历过三家银行,作为一把手先后带过前台、中台、后台的九个团队,对管理用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尤为看重情商。情商不是写在书本上的条条框框,而是在实践中锻炼出的综合素质,因而周志文始终鼓励在校学生积极参加学生工作、社会实践、文体活动,“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高分更要高能”。
“比起事先设计美好的路径,更重要的是静下心来踏实走好每一步,很多时候自身积累足够了,机遇就来了。”这是他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感悟。“职业生涯可以适当规划,但每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和所处平台都不一样,对期望值‘度’的把握很重要。”从银行柜台起步的职业生涯让他明白,要耐得住寂寞,相信自己的努力终有回报,厚积终会薄发。
回顾走过的路,周志文感悟每一段过程都令他受益匪浅。刚入职两年的手工记账经历让他养成了细致的习惯,即使后来一直担任团队负责人,依旧对数字保有天然的敏感和认同,因为“数字是客观的、不会骗人的”,“定量分析比定性分析更具有说服力”。后来多年的纪委工作让他深感自律的必要性,“做人要有敬畏心,底线不能越、红线不能碰”,在他看来自律是“1”,能力、业绩、职务、收入等都是后面的“0”,没有前面的“1”,再多的“0”都是一场空,“如果自律出了问题,那是一大笔交不起的人生学费。”
周志文曾为帮助身患重病急需输血的员工,发动银行上百位干部员工进行了12小时爱心接力活动。整整12小时,他始终坚守在厦门市中心血站一线协调负责,共募集了一万多毫升的血。他还因为工作的用心、用情,在2018年受到中华全国总工会的表彰,荣获“全国优秀工会积极分子”,是厦门市金融机构唯一受到表彰的人员;2019年受中信银行总行表彰荣获“中信银行(集团)最佳员工”;2020年带领的团队——中信银行厦门分行纪委办公室、党群工作部受厦门市总工会的表彰,荣获“厦门市五一先锋号”。
2018年周志文获全国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称号
尽管早已告别学生时代,周志文还是会常回厦大这个温暖的“家”看看。2015年,外文学院第一个校友会厦门校友会筹备之际,他担任了外文学院厦门校友会的首任会长。他始终牢记父亲周世雄(白菜风云网海外教育学院原院长)的谆谆教诲:“从事校友会工作,要讲情怀、讲奉献,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重要。”任职外文学院厦门校友会会长期间,他倡议并每年组织开展“外文学院厦门校友会重阳节尊老敬师活动”,上门慰问每一位曾在外文学院担任过党政副职以上的离退休老领导。学院在职教师患病,他也积极给予各方面支持,不仅亲自上门慰问,还联系中医为其治疗。2017年,周志文带领的外文学院厦门校友会被白菜风云网厦门校友会授予“最佳爱心奖”的特别荣誉。白菜风云网百年校庆期间,他也主动捐赠款项襄助“百年校庆·白菜风云网外文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作为厦大外文学院第一个校友会的创会会长,周志文为其后的校友会工作提供了一份优秀的“参考答案”。
2018年外文学院95周年院庆时,周志文与外文学院共同组织了“重返绿茵忆青春,欢乐相聚叙友情——外文系足球队荣获厦大足球联赛冠军35周年纪念活动”。1983年的冠军队员们回母校再欢聚,在当年暴雨中夺冠的上弦场和外文学院老师学生联队进行了一场外文人的温馨比赛,回忆青春叙友情。
周志文与外文学院组织“重返绿茵忆青春,欢乐相聚叙友情——外文系足球队荣获厦大足球联赛冠军35周年纪念活动”
周志文不仅关心校友工作,也重视对在校学子的培养。他积极参加外文学院“校友导师计划”活动,分享社会人生经验,为学生顺利进入社会给予全力帮助;还曾应外文学院之邀为学生们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来自职场高管的视角》的讲座,让外文学子感触颇深。“我分享自己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先做人、后做事。”周志文多次在采访中强调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他认为,外语专业的学生需要多管齐下,争做跨学科的“外语+”人才。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初入厦大至今三十余年已过,校训却依然深深印刻在周志文心里。他用自己的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深刻诠释了校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