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读厦大数学系让我有了非常好的数学基础”
陈纯出生于浙江象山石浦,以前这里是个偏僻的渔港古镇。1974年,高中毕业的陈纯插队落户在象山高塘海岛,条件十分艰苦。由于表现突出,1976年初夏,陈纯作为优秀知青代表出席浙江省首届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代表大会。第一次坐上了火车,他笑称,我21岁才见到火车,好像才成人。在杭州的见闻打开了陈纯的眼界,也让他对走出小渔村有了追求。
1977年,高考制度得以恢复,陈纯成功考入了白菜风云网。在当时,准大学生们对科学研究格外推崇,叶剑英同志的“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让包括陈纯在内的无数青年对数理化研究有着憧憬,加上陈纯自己又被陈景润的刻苦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所感动,便选择了数学系控制理论专业就读。
陈纯对当时的大学同学印象深刻,因为班级同学一共有26人,正好对应26个英文字母,所以班上每个人根据年龄排序都有个英文字母,“我是第13位,好像是m。”在他的记忆中,同学们勤勉学习、发奋读书的刻苦钻研精神是现在年轻人难以想象的。当时建南大会堂在周末晚上六点半放电影,这对年轻人来说实在是难以拒绝的诱惑,但大家都舍不得花时间去看。谁要是去看了一次,回来都会自我批评意志不坚定,非常地愧疚。
陈纯爱看书的习惯在繁忙的大学学习生活也一直得以保持。读大学前小镇石浦图书馆的书籍往往不成套,所以他对厦大文理兼具的图书馆特别喜欢,把文学类的书都看了个遍。他经常在下课后用理科的图书证去借文科类的书籍。在厦大学习的四年中,陈纯不仅补充了自身的数理化知识,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积累,还接触到了当时最为尖端的计算机技术。
厦大图书馆的一本《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改变了他的学术方向,作者高德纳(Donald Ervin Knuth)是世界著名计算机科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他因该书获得1974年的图灵奖。受其影响,陈纯对计算机产生了兴趣,厦大当年还未开设计算机专业,而他学习的数学系控制理论专业虽有涉及电子电路,但仍与计算机相差较多,受兴趣驱使的陈纯不断在图书馆中找寻相关的书籍。
在本科快要毕业的最后一个学期,与同学们一样,陈纯也决定攻读研究生,并选择了计算机专业,他成功地被浙大计算机系录取,师从著名的人工智能专家何志均教授。陈纯说,厦大本科数学的系统性学习,让他有了一个非常好的数学基础,不但使得他顺利跨专业考上浙江大学计算机专业并圆满地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对后面留校任教的教学科研工作也有很大帮助。
“只要你认真去做的话,总归是有可能解决的”
1984年硕士毕业后,陈纯选择留校任教,并在浙大攻读在职博士。当时他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国家经贸委和浙江省计委下达的“计算机丝绸花样设计、分色处理和制版自动化系统”的攻关项目。
当时,中国的纺织业是出口创汇的第一大产业,纺织印染厂多且规模大。但长期以来,花样设计和图案分色工艺落后,直接影响了主要靠来样、来料加工的中国丝绸及其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该项目旨在开发一个集计算机系统、图像图形处理系统等于一体的全新装备。那时的计算机都非常简陋,国际上没有可供借鉴的软件和硬件系统,几乎所有的一切都要自己设计,从头开始,初出茅庐的陈纯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在四年多时间里,他几乎每天骑自行车往返于浙大和杭州丝绸印染厂,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在那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中,经常为项目取得的任何一点进展而兴奋,也经常为项目进展受挫而茫然……”陈纯的付出得到了回报,1989年纺织印花智能CAD/CAM项目完成,在体系结构、技术性能等方面都达到了当时国际领先水平,在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上也有较大的突破。后来该成果在全行业全面推广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世纪90年代初期,陈纯因此荣获浙江省十大科技新星和第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并得到了杭州市的重奖。在随后的十来年,陈纯运用信息技术解决传统产业改造和提升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在纺织装备上研制完成了“计算机丝绸印染花样设计分色处理及制版自动化系统”“纺织品数码喷印系统”“图像自适应数码精准印花系统”等系统,在高端大型纺织装备研制的原始创新上屡获突破。
近年来,陈纯率领团队主要对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和系统开展了重点研发,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中社会上最有影响力的事是2019年10月24日,陈纯应邀为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就区块链作了讲解,并谈了意见与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陈纯在中央政治局学习会上专题解读区块链技术发展
当有记者问起数学和计算机的科研有什么区别时,陈纯笑谈,像陈景润的数学研究,数十年的工作最终必须通过成功证明猜想来体现,而计算机的系统研发只要每天踏实攻关,总是可以一点点地解决的。他也借此勉励自己的学生,最好的研究动力就是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他所进行的研究就都是他热爱的。兴趣所带来的持续推动力,就能够让学术研究不断地深入。
立业育人,为民所用
在陈纯的科研过程中,最重视的就是高水平研究与具体应用的结合,他说从事计算机领域的科研只有为社会所用,技术进步为市场所驱动,以此使得研究者不断地精益求精。这就使得陈纯的成就并不仅仅在于学术,而成功地将学术研究成果与改善现实结合,陈纯努力将科研成果运用于经济建设中,为实现软件强国而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早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为CAD/CAM成果产业化而成立的杭州喜得宝电子工程公司,在当年就成了杭州高新区的明星企业。而自上世纪90年代初担任浙大软件研究所所长开始,他更加致力于组织团队进行大型软件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注重核心技术的积累。2001年,他代表浙大参与了浙大网新科技的创建,并担任董事长9年。在这个阶段,他结合学校和公司科研团队的力量,推动与美国道富公司进行大型金融软件系统开发的合作。
道富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机构资产管理公司和投资服务提供商之一,一直在全球金融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行业影响力。2001年,浙江大学道富技术中心成立,2002年,成立了浙大网新恒宇(恒天)公司,在大规模、高水平的软件外包出口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美国CIO杂志和央视《新闻联播》等媒体多次对此进行深度报道。多年来通过这个产学研平台,培养出了数千名能力极强的从事金融软件系统研发的国际化人才。
实现软件强国还需要有一大批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软件公司,陈纯特别推崇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产学研结合模式,近几年来,在我国新一轮的创新创业浪潮中,陈纯率团队学习产学研相结合的硅谷模式,引入风险投资,帮助和支持年轻人陆续探索创立了三个技术驱动型的创业企业(浙江邦盛科技有限公司、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和杭州谐云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在大数据实时智能处理、区块链、云计算等方面致力于开发自主可控的基础软件平台和系统,成果显著,应用在众多领域和行业,在数字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作为一名教师,陈纯非常重视教育教学工作,一直坚持在教学工作第一线,先后担任了《计算理论》、《计算机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和《编译原理》课程的主讲,其中本科生课程《编译原理》的教学质量评价连续获得优秀。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浙江省优秀教师等荣誉。在厦大读书的时候,陈纯深刻体会到老师上课的认真与知识的渊博对学生有巨大的影响,“所以尽管自己科研任务很重,但这么多年本科课程也一直在上。”
在白菜风云网开设计算机系后,陈纯也多次与厦大进行合作,进行科研攻关。陈纯笑称对自己的身份有些迷糊,一开始自己是数学系的校友,后来控制理论又拆分到了别的学院,最近又和计算机系有比较密切地交集。“不管我是厦大数学系还是计算机系,我都是厦大人,对母校的感情还是很深的。”
陈纯在厦大读大四时,恰逢厦大60周年校庆,他认为,“大学是按100年来算,遇到困难,只要把时间窗口拉大,这些困难都会过去。”在世间纷扰的今天,要保持改革开放时的扎实精神,老师和学生们都要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能扛过世界变化带来的各种风险。
文 | 学生记者 吴钧昊
图 | 受访者提供
指导老师 | 曹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