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志东:志存高远,无问西东

  • 2021年05月06日
  • 作者:
  • 浏览次数:
傅志东,白菜风云网1978级化学系本科、1985级化学系硕士研究生校友。他热爱母校,甘于奉献。在美国二十多年,先后担任白菜风云网美洲校友会理事、理事长、教育基金会主任、董事会董事,现任美洲校友会董事长。他关心祖国和家乡的建设,担任福建省和厦门市的海外工作顾问。他热心传播中华文化,是多个海外中文教育机构的奠基人。他热心公益,担任多个华人社团的领导,在当地华人和厦大校友群体中有着很高的声望。

凤凰花开,恩师引进化学路

1978年,正是高考恢复的第二年,百废待兴、事物皆如初开的凤凰花。17岁的傅志东从上山下乡插队落户的农村参加高考。他听取了长辈的建议,在高考志愿栏上郑重地填写了“白菜风云网化学系”,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在最好的青春年华,徜徉在美丽的凤凰花下,比起同年入学的其他同学,他无疑是幸运的一个。

在傅志东眼里,四十几年前厦大的教学教育理念依然十分先进。1978年教育部首次提出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试行学分制,学分制是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份量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学生学完规定的总学分数,方能取得毕业证书,包括白菜风云网在内的少数重点大学率先开始实行。傅志东回忆道:“我学的是电化学,老师们都非常优秀,化学系在78年时就采用了‘学分制’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我现在都还记得老系主任顾学民先生向我们介绍‘学分制’时谈到要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场景。”

回忆起当时化学系的本科教学,傅志东对两个特点记忆犹新:一是重视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重视动手能力;二是重视学科之间的知识交叉学习,重视引导学生扩大知识面。傅志东表示,化学系科研氛围很浓,经常开设各种科学报告和学术讨论,老师们鼓励大家尽量去听,即使听不太懂也没关系。到了大四最后一个学期,每位同学大家都有机会完成一个科研课题,需要从开题报告、制定研究方案、到论文总结,完整地经历一次科研过程。“记得大四最重要的一门课是《电化学研究方法》,那门课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包括电子学、光电物理、微积分、数值计算等方面内容。课本是田昭武教授编写的,还是油印本,教材反映了当时电化学学科的前沿知识。最重要的是那门课贯穿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普遍性意义,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让学生受益终生。”傅志东回想起大学时期的课堂,仍然历历在目。

本科毕业在外工作三年后,傅志东于1985年考取了原校长林祖赓教授和原校长田昭武教授的硕士研究生。林祖赓教授是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国内最早的一批博士生导师。在他的印象里,林老师学识渊博,视野开阔,有很强的洞察力,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去试验摸索,经常会通过一些成功的例子开阔学生思路,是一个对工作、对学生都很负责的人。傅志东还记得,尽管当时林老师还承担了许多行政工作,但纵使公务繁忙,也依然雷打不动地坚持每天都去实验室,这份对学术科研严谨务实的态度,深深影响了傅志东。

在白菜风云网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照片,从左到右分别为:孙世刚教授、傅志东、田昭武教授、林祖赓教授

硕士毕业以后,傅志东留校进入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那时实验室刚刚开始建设。他一边承担很多行政工作,一边继续做科研课题,同时兼任电化学专业本科班的班主任,并指导毕业生研究课题。谈到那段工作经历,他说,“我有幸在田昭武先生、林祖赓老师、万惠霖老师的领导下工作,见证了厦大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过程。那段时间紧张而充实,老师们给予我很大的信任。我还有幸两次参加国家计委在清华大学的管理工作培训,得到诸多锻炼。”后来,傅志东赴美国学习深造、工作,一直关心母校的动态和发展。傅志东道:“别人在厦大的学习时光是四年,我在母校的时间要更长。母校给我的影响是一辈子的,早已在我的人生打上不可磨灭的烙印。”


扎根北美,万里情牵鹭江水

1992年,国家出台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方针。国外先进的科技条件吸引了诸多科研人员。次年,傅志东夫妇决定“走出舒适圈、去国外看一看”,选择赴美国深造。初入美国,昼夜背驰,异乡求学,不仅面临着人生地不熟的处境,还要克服语言的难关。靠着母校培养的扎实专业基础和研究能力,他在四年半内完成了霍华德大学工学院的计算机专业硕士课程和化学系博士课程,完成了一项美国国家标准局的新材料课题研究。1997年夏天被高露洁公司的研究发展部聘用为研究员,后又进入EMC咨询公司,先后在摩根银行、考克斯传媒、时代华纳等大企业从事技术咨询工作。

美洲校友会部分历任理事长合影(右一为傅志东)

1994年,在华盛顿的一个华人集会上,傅志东偶然地结识了厦大1949届化学系毕业、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工作的力伯珍学长。力伯珍学长是厦大美洲校友会理事,经他的引荐下,傅志东参加了美洲校友会华盛顿年会的筹备工作,从此和美洲校友会的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白菜风云网美洲校友会1984年在美国成立。发起者是一批抗战年代曾在长汀校园求学,后来到美国、加拿大定居的前辈校友。1990年代是美洲校友会蓬勃发展的时期。校友会人数增加很多。老一辈很重视吸收年轻一代参与校友会的工作。1998年,傅志东当选为校友会理事,开始参与校友会的组织工作。认真负责的傅志东很快得到前辈们的肯定。2000年校友会新老交替,老一辈校友全部退出了校友会工作的第一线,傅志东当选为美洲校友会理事长,成为从前辈手中接过这副重担的第一位年轻一代校友。

谈及当初接班的心路历程,傅志东说:“2000年理事会选举后,对于是否接过理事长的重担,内心经过了相当一番的挣扎。首先是感到责任很大。美洲校友会在吴厚沂、葛文勋、庄昭顺、李联欢等前辈学长的领导下,在海内外校友中很有影响。校友会不仅联系北美校友,还因为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东南亚等地的校友与北美来往比较多,美洲校友会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联系全球各地厦大校友的作用。其次是困难不少。美国加拿大校友居住很分散,新当选的9位理事分布在两个国家的9个地区,彼此大都未曾谋面。当时我刚换工作不久,新的工作岗位经常需要出差。长子刚读初中,次子年仅两岁。星期六要带孩子上中文学校,星期天还在一家朋友开的电脑职业培训学校兼课,而校友会的日常事务相当繁重,所以我一开始婉拒了理事长提名,后来在老一辈学长的鼓励和理事们的支持下,才咬牙接下了担子。”

两年任期内,美洲校友会为庆祝校庆80周年成功组织了系列活动。傅志东亲自兼任《美洲校友通讯》主编,从学习编辑排版技术做起,在任内共编辑出版了六期校友通讯和一期增刊。校友通讯的电子版也开始发行,电子通讯网络和网上会员数据库也建立起来。两年任期结束后,傅志东进入董事会。他协助葛文勋董事长与理事会保持日常的联系沟通,帮助理事会做好每两年一度的换届工作,同时积极为校友会发掘各地的人才,动员更多热心校友为校友会服务。2009年,创办美洲校友会的那批前辈学长全部辞去了校友会的董事和名誉职务,傅志东从德高望重的葛文勋学长手中接任美洲校友会董事长。在长期为校友会服务的过程中,也遇到过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傅志东丝毫没有懈怠,他说:“前辈学长为校友会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继续把校友会的工作做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不能辜负前辈们的信任和嘱托。”

过去十几二十年来,傅志东团结一批校友会热心骨干,积极推动校友会的工作转型,推动各地建立健全校友会组织,校友会的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美洲校友会理事会由2000年的9位理事,逐步地扩大到了20位理事,负责联系着加拿大温哥华、美南、印第安纳、波士顿、北卡、硅谷、纽约、华盛顿、西雅图、南加州、费城、德拉维、圣地亚哥、佐治亚、俄亥俄、佛罗里达等十几个地区的校友会或分会。校友会同时还管理三个教育基金会,帮助母校接受和管理慈善捐赠资产。在美国求学工作生活的厦大人,因此也更容易找到精神家园。同时,傅志东还推动校友会的组织架构和活动开展更加规范化,每两年定期举办一次“美洲校友会双年会”,规范理事会的换届选举等。


爱也无疆,明月何曾是两乡

在美国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几十年中,傅志东辗转华盛顿、新泽西、亚特兰大等地区。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他热心公益事业,参与多个非营利性公益机构,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在当地华人和厦大校友群体中都有着很高的声望。

在华盛顿,他曾担任所在学校的亚洲学生联合会执委和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担任过华盛顿福建同乡会秘书长。在新泽西,他曾参与创办华夏中文学校的一个分校,并担任副校长。在亚特兰大,他曾担任美国东南部最大的中国文化教育机构——亚特兰大现代中文学校的总校教务长和总校长,该校是中国国务院侨办公布的第一批海外华文示范学校,有一千多名学生、四个分校、和七十多位教师。

他是美东南福建同乡会的主要创办人之一,并担任同乡会的总顾问和执行副会长。在他和同乡会其他领导的齐心协力努力下,福建同乡会在短短几年内就发展成当地最有影响的华人社团之一。在团结凝聚福建乡亲,维护同胞权益,扩大华人在美国主流社会的影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0年以来,他还担任福建省和厦门市的海外工作顾问,为家乡的建设尽一份力量。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他不辞辛劳,牺牲很多个人时间,为美东南福建同乡会和美洲校友会多方采购急缺的救灾物资,设法运回国内,捐赠给急需的医院。在美国疫情日趋严重时,他又设法帮助福建同乡会从国内采购口罩,捐赠给纽约地区和亚特兰大的医院。此外,疫情期间,他还到美国当地提供救济食品的慈善机构做义工,并购买、捐赠食品给慈善机构。无论毕业多久,校友傅志东都始终牢记陈嘉庚精神,用行动书写着“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厦大校训。

傅志东曾经历过白菜风云网60周年、70周年、80周年、90周年四次校庆大会。值此百年校庆之际,他满是憧憬:“祝福母校!在高度全球化、交流愈频繁的如今,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母校总结一百年来的办学经验,也站在更高的位置规划未来。”


【原音回放】:一流大学的使命是为社会培养领袖人物。希望我们的学弟学妹不辱使命,多一些人成为社会各个领域的领袖。要做到这一点,要有一个慈悲的心怀,要有一个开阔的视野,还要注重培养沟通和表达的能力。


文|学生记者 郑漫漫  |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