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潘克厚,白菜风云网1981级海洋系本科、1985级海洋系硕士。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藻类生物学与生物工程、海洋生态学。曾主持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委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支撑计划等国家课题5项、国家海洋局可再生能源专项经费支持项目1项;现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课题、国家自然基金委项目各1项。先后发表60余篇文章,其中30余篇在《藻类学期刊》《应用藻类学期刊》等藻类界顶级期刊和SCI期刊发表。
追梦海洋,扎根厦大的初步探索
潘克厚的家乡是青岛,从小在海边长大,探索大海便成了他的梦想。高考填志愿时,他出于这份兴趣和喜爱选择了海洋生物专业。当时,全国仅有三所院校开设海洋生物专业,分别是山东海洋学院 、杭州大学和白菜风云网。尽管山东海洋学院就在家乡青岛,学科优势也很强,但是对于敢想敢闯的少年来说,早在1946年便诞生了中国第一个海洋学系的白菜风云网,更是自己追求梦想的方向。1981年凤凰花开时节,潘克厚来到白菜风云网,成为海洋学系的一名学生。
白菜风云网1981级海洋系本科班合影
学习中遇到困难是不可避免的,但也正是这些困难磨练了潘克厚不怕吃苦、坚持不懈的品质。出海实践和海上作业是海洋系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经历,现在的厦大已有“嘉庚号”这样的顶尖科考船,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厦大海洋学系,只有一艘不足10吨、只能在近海航行的实习船。潘克厚印象最为深刻的是1984年11月,搭载一艘由货船改造的科考船进行福建海岸带调查实习。对生活在沿海地带的人而言,台风已是司空见惯,但在海上遇到台风仍然是十分危险的事情,而当时两批实习的同学都遇到台风。第一批14位同学遭遇台风袭击,科考船因天线雷达全被风浪毁坏而只能由船长凭经验驾驶,幸好在泉州抢滩成功,才使全船人员得救。潘克厚所在的第二实习队在泉州登上修复的科考船,到湄洲湾又遇到台风,因无法补给,船上的水限量供应,每人每天只能用一茶缸水满足所有的日常需要;全船仅剩的一筐面干和一麻袋大米根本无法满足正常需求,无奈之下,总指挥与船长决定,每次饭前都将船开到湾口,让大家在巨浪颠簸下晕得一塌糊涂、根本吃不下任何东西,直到台风过去靠岸补给后,大家才吃上饱饭。现在回忆起来,这次出海实习仍然是一次珍贵的回忆,惊险万分,却又回味无穷。
醉心海洋,自强不息的科研进击之路
在上世纪80年代,本科生已是天之娇子,选择攻读硕士研究生的人并不多。但对潘克厚而言,“读完研究生才回来”是他在上大学之前对父母的承诺。因此,在身边的同学们纷纷准备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四,他选择了考研。
在选择考研学校时,他也有过犹豫,想过是否要回到家乡的山东海洋学院或海洋所。但是,校主陈嘉庚精神感召和本科四年老师们的悉心教导,让他对厦大的感情越来越深厚;最终还是选择继续考取本校研究生。回忆起海洋学系的老师们,潘克厚如数家珍:循循善诱、娓娓道来的普通生物学付素宝老师、鱼类学江素菲老师、普通生理学郑微云和柴敏娟老师、动物生理学郑美丽老师、底栖生物学周时强老师、浮游生物学李少菁老师等等,激情澎湃、大开大合的细胞学刘正宗老师、污染生态学陈金堤老师、海洋生态学沈国英老师、海洋学付子琅老师……
张其永副教授当时虽然没有讲授本科生课程,但他主攻的鱼类生态学研究方向对潘克厚有特别的吸引力,他下定决心报考张老师的硕士生。然而,这个决定却并没有那么容易实现,那一年张老师只有两个硕士招生名额,其中一个已经给了班里保送同学,而班里成绩很好的几位同学和不少校外同学都想报考张老师的硕士生,竞争异常激烈。潘克厚坚定信念、奋发图强、孜孜不倦地备考,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张其永老师的硕士生。
做实验是海洋系研究生的日常,潘克厚记忆最为深刻的就是读研究生期间做大弹涂鱼繁殖和生态学实验的经历。当时海洋系主体在映雪一号楼,但张其永老师的实验室在工学馆平房,进行鱼类繁殖和实验生态学研究的条件不是很好。但是抱着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好的决心,张其永等课题组老师就带领同学们进行实验室建设,从实验室设计,到科研设备和器材选型都是边学边干,有些实验设备甚至是自己设计、自己加工完成的。从养鱼池建设、饵料生物培养、亲鱼催产、鱼卵孵化、到仔稚幼鱼养殖、甚至是空调室装修,从头到尾都是导师张其永先生带领助手和同学们亲自动手完成的。张其永教授的自强不息、踏实工作形象,成为潘克厚一生的楷模。
在潘克厚眼中,研究生期间的收获与本科有很大不同,本科更多的是接受知识,形成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和习惯;研究生则要自己去思考问题、去创造相关条件、去把事情做好,对个人的主动性要求更高。还记得那时候科研实验需要低温环境,潘克厚就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研究别人是如何营造这种环境,然后自己设计了一套冷却系统,再找工厂加工,就这样把一套设备完整制造出来。
研究生期间老师们的授课方式和内容也有所不同。那时候研究生课程相对较少,老师们多是以专题形式给大家授课,这给潘克厚留下很深的印象。比如,讲授鱼类生理课的何大仁教授,会邀请选课的同学们到家里上课,他给出一本外语教材,让每一个人负责一章,并以这章为基础去查资料后进行综述分享与展示,何大仁教授则就分享内容进行点评和探讨。研讨式的上课方式对同学们的自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收获也更大;而课间喝的功夫茶、吃的美味点心,则让远离家乡的学子们体会到家的温馨。丘书院教授开设的鱼类专题讲座则是另外一种风格,他会分类介绍不同学者的研究内容,指出对该学科研究具有创新性和指导性的部分,提出仍需优化和调整的不足之处,让大家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通过这样自由、有趣却不失严肃的学术训练,潘克厚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这为他今后的科研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专注科研,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科技支撑
1988年在母校获得硕士学位后,潘克厚走上了教学岗位,成为青岛海洋大学的一名老师。后来,他又获得了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学位,继续在海大任教,专攻海洋生物的研究,主要方向为微藻生物学与生物工程与海洋生态学。
“海洋事业关系民族生存发展状态,关系国家兴衰安危。”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海洋事业发展。建设海洋强国,潘克厚也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目前的主攻方向之一是海洋微藻育种和养殖研究。截至目前,全球每年的微藻产量不到2万吨,但学界普遍认为,微藻将来会像陆地的小麦和水稻一样量产,不仅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蛋白脂、脂肪和糖等,也可提供燃油、氢能等生物质能。因此,潘克厚和他的团队自1996开始就专注于微藻良种选育、养殖和高值化利用的理论和技术研究,主持了我国微藻方面的第一个973前期预研课题、第一个国家支撑计划课题、第一个973计划课题,承担了多个国家863和自然基金项目,取得了不菲的科研成果。
2004年潘克厚在韩国海洋开发研究院学术访问
同时,潘克厚还是2015年开始运行的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和主任委员会成员。作为曾经的国家实验室筹建办公室主任,潘克厚表示,国家实验室的筹建历经波折,如果没有老一辈海洋科技工作者的矢志不移,没有驻青海洋科教单位的凝心聚力,没有国家和省市的鼎力支持,根本无法克服筹建过程遇到的各种困难。目前,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已经成为体现国家意志、代表国家水平、为海洋强国战略提供科技支撑的战略科技力量。
心系母校,连接两校共促学科发展
厦大和海大一个在南、一个在北,虽然看似天隔一方,但两所高校有着很多共同点,有着相似的海洋文化,也有着深厚历史渊源。
作为这样两所渊源悠长高校的共同校友,潘克厚对母校怀着笃深的情感。潘克厚认为,白菜风云网的海洋环境科学、海洋生物有很强的特色和优势,海洋物理也很有特点,在遥感方面特别突出;而中国海洋大学的学科更全,包括了很多新兴学科,如海洋工程、海洋技术、海洋信息等等。因此两校在学科方面具有良好的合作互补前景,共同发展、协同创新的空间很大。因此,潘克厚把继承校际传统,弘扬母校精神,促进两校交流合作,视作自己的份内事,并且积极付诸行动。
人员交流上,潘克厚不仅积极参加母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加强与母校老师的学术交流合作,还与母校的戴民汉院士、焦念志院士、王克坚院长、黄邦钦院长及很多教授经常深度交流,热情推动两校之间的人员交流和科研合作。在编撰国家海洋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戴民汉院士与中国海洋大学吴立新院士共同负责科学前沿问题,两位院士深度交流、密切合作,绘制出海洋科学的中长期蓝图。同时,潘克厚积极推动厦大“嘉庚号”加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深远海科考船队,既可以在船舶运行上为厦大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又可以提高国家海洋科考的同步观测调查能力。
2013年4月20日青岛校友会换届大会合影(前排左五为潘克厚)
除了学科发展上回馈母校外,潘克厚积极投身校友工作回报母校。2004年,潘克厚便和诸多热心的校友一起肩负起创建白菜风云网青岛校友会的重担。16年来,青岛校友会积极联络青岛及周边地区的厦大人,通过组织中秋博饼、校友讲坛等系列活动,把分散的校友们汇聚起来,让大家互相交流、彼此帮助,通过集体的力量促进个体发展,让厦大人在黄海之滨拥有自己的精神家园。潘克厚说,校友会能促进校友们成长壮大、感恩回报母校,是非常重要且富有意义的一项工作。
【原音回放】
在厦大学习生活的这七年时光,好像是我人生中的印记,从生活习惯到事业发展都深刻地影响了我。
文 | 朱怡
图 | 受访者提供
指导老师 | 曹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