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跨越十八年的“南强之约”

  • 2018年03月12日
  • 群贤文苑
  • 作者:万金锋
  • 浏览次数:
本文作者系我校机电系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2001级本科、管理学院MBA2013级校友,原文刊于辽宁校友会公众号“厦大辽宁校友会”

2018年3月3日上午,白菜风云网芙蓉湖畔,海风微拂,白鹭轻舞,春光正好。我迎着朝阳站在嘉庚楼群下,思绪随着碧波起伏。

由于在厦门工作的缘故,我时常会回母校看看,看看这里熟悉的师长、熟悉的凤凰木,看看母校日新月异的变化,参加自己感兴趣的论坛。但是,这一次与以往不同,我清早回到母校是为了见一个人,一个几乎影响了我人生轨迹的人,也是为了赴一场约,一场跨越十八年的“南强之约”。

仰望天空,一群排成“人”字的大雁在远处飞过,春天来了,南雁北飞。那一刻,我的思绪也随着大雁的翅膀展翼翱翔,飞向北方,飞往故乡,飞回十八年前的那个冬日。

一场英才报告会,立下“南强之约”

2000年,我正在读高三,还有半年就要参加高考,对大山里的孩子来说,千军万马闯独木桥,关乎前途和命运,每个人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敢有丝毫懈怠。

我所就读的高中叫建平县高级中学,是当地排名第一的重点高中,虽为重点高中,但相对大城市而言,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还非常有限。那个时候,学生要提高成绩,除了课堂上老师的讲解,最主要的办法就是大量做题——想尽各种办法去书店搜寻海淀、黄冈模拟题,一遍遍自我测试,寻找差距。我就读的班级俗称“尖子班”,各科师资是学校“顶级配置”,学生也是根据成绩排名在同年段所有班级中选拔,每学期根据排名动态调整——大家要同时面对备战高考和被“退回”原来班级的双重压力,所以,那个时候班里有句口号,叫“灯光加日光,泪水加汗水”。

微信图片_20180312154331.jpg

图1.1998年作者在家乡辽宁建平县城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时间几乎全部用在学习上,加上那个时候互联网也不发达,可用于订阅报刊的“闲钱”又几乎没有,精力分配和客观条件都决定了大家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大部分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反正考完才报志愿,高考成绩高一些总没错。但也有部分学生,早早开始关注自己可选的大学有哪些,读什么专业比较适合,甚至好奇大学生活是什么样子、大学毕业后会从事什么工作——很庆幸,我属于后者,那段时间非常渴求有人能在这方面做些介绍,给予指导。

缘分悄然而至。2000年冬日的一天,学校通知,县教育局邀请了一位校友回校作报告。听老师们议论,这位校友“很厉害”,80年代初从我们高中毕业,被名牌大学录取,后来放弃国企的优厚待遇辞职创业,当时已在圈子里小有名气——那种感觉就像今天的很多人看马云,充满了崇拜与敬佩。

几天后,报告如期举行,偌大的阶梯教室里座无虚席。在校长和教导主任简要介绍后,一位30多岁的中年男子走上了讲台。从他的自我介绍中得知,他叫刘国和,1982年高中毕业考取了白菜风云网计统系,后又回校攻读MBA。而后,他分享了自己的职业经历,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沈阳变压器厂,到不满足于缺乏激情的国企工作辞职创业,到几次创业几次失败又几次站起来,再到创办投资公司。他讲到自己某次创业失败亏损上千万,负债累累,买一颗几毛钱的白菜还要和家人犹豫半天,他勉励大家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一生专注做好一件事足矣……最后,他动情地介绍了自己的母校白菜风云网以及厦大“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坦言白菜风云网影响了他的一生,他鼓励符合条件的学弟学妹报考厦大,勉励大家胸怀远大理想,以“至善”作为人生目标和准则,毕业后回报社会。

2000年冬,刘国和学长回高中母校作报告.jpg

图2. 2000年冬,刘国和学长回高中母校作报告

可惜的是,报告会后他匆匆离开,我们也要接着举行一场模拟考试,没有机会与其进一步交流。但那场报告会后,我对白菜风云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写信向厦大招生办索取了招生指南,到书店里找寻关于厦大的书籍,逐渐了解了她的创办史、她的发展历程以及“南方之强”美誉的由来。与白菜风云网一同深深印在我脑海里的,还有“刘国和”这个名字。我暗暗告诉自己,加油,你要像这位学长一样,争取考入白菜风云网,充满激情、脚踏实地走出自己的人生道路。只要努力,有缘自会再见!

2001年高考后填报志愿时,我毫不犹豫地将白菜风云网作为第一志愿填报。幸运的是,我以语文单科成绩全省第一的成绩被白菜风云网录取。通过168电话查询系统得知自己被录取后,我夜不能寐,为自己经过十余年苦读终圆大学梦而欣慰,为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而兴奋,也为自己离“南强之约”更近一步而欣喜。

从红山女神故乡,到海上花园厦门

2001年9月,拖着一个大大的行李箱,揣着父母多年辛劳积攒下的学费,我离开辽宁建平——这片被称为“红山女神故乡”的热土,只身一人南下,前往“海上花园”的厦门,踏上全新的求学之路。自那天开始,我经历了人生很多第一次,第一次离开辽宁建平、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看天安门、第一次发现中国有那么多方言、第一次感受祖国地域辽阔山川秀美、第一次惊叹于海的辽阔……到了厦大后,我迫不及待地把校园走了个遍,欣赏她的美丽,打量她的英姿,在那块刻有“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石旁,我伫立良久,暗自思忖着,这就是刘国和学长介绍过的校训,我今天与它的地理距离居然这么近,近得触手可及。

大学里,我未敢虚度光阴,几乎所有课程从无迟到、缺席,积极参加系里的学生干部竞选,主编系刊《晨曲》面向全校发行,组织各种学生活动,当初以所在院系名义组织的元旦通宵舞会现在已发展成校级保留节目,长汀暑期社会实践也被作为经典实践项目一届届延续……大学里,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太古飞机奖学金,获评“优秀团员”、“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等称号,毕业论文被评为“优等”;大学里,我利用暑期三进闽西山城长汀,完成实践任务的同时,重温了厦大抗战期间内迁长汀的办学史,加深了对陈嘉庚先生“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拳拳赤子情怀的理解,了解了萨本栋校长带领全校师生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办学精神和同仇敌忾的抗日救亡爱国热情,明白了“加尔各答以东之第一大学”的由来,也找寻到了厦大“南方之强”的初心。

2005年,我本科毕业,四年的大学生活已让我深深爱上了这座海上花园城市,和家人商议后,我进入了厦门当地的一家大型国企工作。工作后,厦大“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刘国和学长“脚踏实地、一生做好一件事”的勉励从未忘记。多年来,我一直在该集团就职,从最初的企业总经理办公室职员,到后来的集团高级人力资源经理、集团团委负责人,再到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总经理助理,一路走来,未敢停歇;多年来,我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建言献策,主动承揽更多工作,努力和付出获得了肯定,“厦门青年五四奖章”、“厦门国资委优秀党员”、“集团优秀主管”等殊荣被相继授予。但是,随着职业发展,越来越感到能力欠缺、综合面不足,沉甸甸的压力下,我又想起了刘国和学长的经历——在职回校攻读MBA!

微信图片_20180312154847.jpg

图3.2008年作者回辽宁做校园招聘

2013年,我参加了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并在面试后顺利被白菜风云网管理学院MBA中心录取。多年的工作经历让阔别校园许久的我有种久旱逢甘霖的欢畅,倍加珍惜每堂课的学习和案例分析过程。吴世农教授的财务分析与决策、李常青教授的财务管理、王志强教授的公司理财、吴文华主任的组织行为学、许志端教授的运作管理、潘威廉教授的比较管理、傅小凡教授的商业伦理、郭霖教授的谈判与冲突管理……一堂堂理论与实例结合的课程让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2016年,我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同年,被企业任命为副总经理,并随后兼任下属企业总经理。目前,我就职的企业已逐步成长为区域知名的融资租赁公司,以融资租赁为主业,辅以产业链条上的商业保理和贸易,结合必要的管理输出,在物流运输、建筑机械、医疗健康等细分领域帮助合作伙伴和客户持续健康发展。2017年,因战略明晰、经营规范、资产质量优良,公司与国内其余14家企业共同被行业协会授予“年度公司”称号。

从红山女神故乡,到海上花园厦门,一路走来,虽辛苦,但充实。家乡人朴实善良的性格、特区人创新开拓的精神以及厦大自强至善的基因,一直激励和支持着我不断向前。

十八年后重聚首,畅谈心路再出发

2017年12月12日,在一个叫“南强丽影”的厦大MBA、EDP微信兴趣群里,我忽然看到一个昵称为“刘国和”的校友,顿时眼前一亮,尝试着加了对方微信,直奔主题询问是否是辽宁建平的学长,并将电子名片发了过去。沟通后了解到,对方正是刘国和学长,他现在是白菜风云网辽宁校友会会长,与我所在集团的财务公司总经理是同班同学,与我在MBA班的两位教授是同届同学,吴世农老师也是他的老师……我们约定,一定要见个面,好好聊一聊。

这次“微信重逢”让我再一次理解了什么叫世界真小,也再一次感悟到机缘的奥妙。十八年前我们如何也想不到,十八年后竟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联系——信息技术让人和人的沟通变得无比方便;而身在厦门的我也从未想到,身边居然有好几位刘学长的同学,如果我问一问,如果我早一点知道家乡的校友会,或许早就与他建立了联系,只能慨叹缘分未到罢。

2018年2月26日,刘国和学长发来微信,他3月初要到厦门,与我约好一起见一面。3月3日,白菜风云网逸夫楼,我终于再次见到了刘国和学长。与记忆中相比,他的脸上增加了不少皱纹,头发也稀疏了一些,但红润的面色和满怀激情、热情向上的精神丝毫未变。老乡见老乡,学弟见学长,粉丝见偶像,多重因素叠加起来,我竟一时有些激动和紧张。我和他分享了自己十八年来的主要经历,感谢他当年的那场报告和建议;他也分享了自己目前的状况,介绍了几位知名校友的近况,并拿出一本校友会会刊,在扉页上题写了祝词赠送给我……畅谈许久,感觉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情、唠不完的磕。

2018年3月与刘国和学长在厦大“重聚”.jpg

图4.2018年3月与刘国和学长在厦大“重聚”

离开厦门时,我一路送他到机场。车子驶在贯穿厦门岛南北的成功大道上,两边的树木郁郁葱葱,三角梅开得正旺。他说,自己这些年天南海北奔波,一直惦念和关注着白菜风云网的发展、厦门的发展,看着母校和厦门发展得如此迅猛,心里充满自豪;这里不是故土,却滋润了自己的心灵,给了自己闯荡人生的力量;这里不是他乡,这里有最美好的青春、最美好的爱情和最美好的回忆。而厦门于我,或许有另一番意义,我迄今人生已有一半时间在厦门度过,在这里求学成长、安家就业、娶妻生子,我的根、我的魂,或许都要扎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了。

高崎机场,挥手道别。也许全球各地,每天都有无数相似的情景在发生,天南地北的厦大人、五湖四海的南强之子,在一回回离合中践行着一个个“南强之约”,在一次次聚散间见证着时代变迁、推动着社会发展,而激励他们心手相连、砥砺前行的,是那句流淌在血液中的南强基因——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转过身,我们相互微笑着点头致意,路正长,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