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校偶感

  • 2012年09月27日
  • 群贤文苑
  • 作者:林贡钦(1979级经济系校友、BBC专栏作家)  白菜风云网旅港校友会
  • 浏览次数:

新学年伊始,我们厦大旅港校友会的前后四任理事长返校。任务有二:一是到漳州校区发放旅港校友捐赠的今年的贫困生助学金;二是到翔安校区看望旅港校友送给母校90周年大庆的礼物——香港校友林。短短一日行程,所见所闻,感触颇多。

舍与得

返校日上午,我们前往漳州校区发放贫困生助学金。

旅港校友捐赠贫困生助学金已连续七年了,受助贫困生百余人。

旅港校友在扶困助学中的思路是:校友在港奋斗拼搏和安居乐业的同时,为母校做点有意义的事;扶困助学尽力而为,集腋成裘,积小善为大善;做善事贵在坚持,扶困助学成为联络校友的重要平台。

当然,还有更深层的理念:践行舍与得的辩证关系,提倡送人玫瑰留有余香的处世哲学,表达人生的智慧和态度,学习做人做事的艺术。

校主陈嘉庚舍大厦建厦大,得桃李满天下。校园里镌刻在建筑物上的捐赠者芳名比比皆是,与日月同辉。充分证明,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

王春新校友邀请王宽诚教育基金会的两位董事王彭彦、王凯彦与我们同行前往漳州校区。他们是王宽诚先生的孙子。我与他们一见如故,因为王宽诚的名字在我心中已埋藏了近30年。当年我刚从厦大毕业,被工作单位公派到香港中文大学进修香港工商管理,资助者就是王宽诚任会长的香港中华总商会。如今我在香港工作、生活逾20年,对香港有较多的认识和感悟,当年的进修经历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王老先生已驾鹤西去,我向他的后人表达最崇高的敬意。现在回想,我在旅港校友会中较积极的去做扶困助学工作,与我当年受资助的经历是有关联的。

我从彭彦、凯彦两位先生那里进一步了解到,他们秉承爷爷王宽诚的遗愿,在内地只做教育捐赠,不做商业投资。我认为,与不少打着慈善或捐赠名义来赚取更多商业利润的经营手法相比,王老先生真是让人肃然起敬。

树与人

返校日下午,我们一行前往翔安校区看望香港校友林。这是香港校友去年赠送给母校90大庆的贺礼。一年多以前,我只是在翔安校区建设总体规划上见过香港校友林的效果图,但从未在实地谋面过。因此,一路上我的心情有些忐忑。

当初由我代表旅港校友会与校长助理、翔安校区建设总管李初环联系并达君子协议:旅港校友捐赠母校10万元人民币在翔安校区建立香港校友林,成为校区园林绿化景观的一部分;翔安校区划出适当的地块,种植合适的树木并负责以后的养护。

翔安校区,我们在新建成的建筑群中倘佯,在为新校区气派宏伟和建设速度之快深感惊叹时,来到香港校友林。那是一片初来乍到、安静挺拔、面露羞涩又充满灵气的树木,就像一群新入学的新生。我心中的一块石头悄然放下。眼前这片树木,是我心中香港校友林的模样,甚至比我憧憬的更好。我拍打着、抚摸着它们的躯干,仿佛看到几年后的茂密林荫。

李初环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黝黑的脸庞和手臂,就像是一农民工,30年前在厦大田径场上奔跑时也没有这么黑。我紧紧地抱着他,由衷的感谢。当年他代表我们经济系在田径场上打败宿敌化学系的选手,我都没有太搭理他。

李初环,又是一个典型的厦大人,行胜于言,做的比说的漂亮,传承着厦大的精神,靠谱!

建立香港校友林的寓意,离不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美好愿景,更是香港校友留在母校的念想,那是勃勃生机,不断成长的生命之绿。感谢以李初环为代表的厦大教职员工,用优异的工作成绩,圆了厦大香港校友的梦。

师与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大凡教师,都铭记、诠释和实践着古人对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要求。

现在的大学,越来越像现代化工厂的流水线,新生是经过高考筛选录取的原材料,四年的模式化教育,毕业生都是标准化产品,下线、包装、出厂,进入社会。整个社会呈现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创造性越来越少,大师越来越少,社会的整体素质越来越差。厦大也难脱体制的窠臼。

这次返校,有幸与新任厦大党委书记杨振斌交流,聆听他关于师道的诠释。听杨书记讲厦大四个女生(少数民族女生、女博士、女教授)的故事,我悟出他用心良苦和在尽力而为。

其一,宽容。对有缺陷的师生,给以父兄般的宽容与温暖,而不是制度式的严苛和冷漠。

其二,个性化培养。根据不同学生的特性,量身定做,因人施教,实行个性化的培养目标。不满足就业率,要实现各个领域人才正态分布的战略目标。

宽容和个性化培养,这是清华的风格。宽容产生友爱、互助、契合、厚道、感恩;个性化培养,早出人才,多出人才,出高层次人才。

清华与厦大的渊源久远,有校训上的重合,即都有自强不息的校训。还有师出同门,1937年萨本栋从清华到厦大当校长,长汀时期厦大51名教授中有47位来自清华;1950年王亚南从清华到厦大任校长;2012年从教育部到厦大任书记的杨振斌是清华毕业留校工作的。

清华与厦大的毕业生的同质性较多,例如,都是基本功扎实,能干活,能出活,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也有不同的地方,例如清华的学生志存高远,心系天下,善于表达;而厦大的学生,更喜欢小城故事,口拙,不太善于言辞。

师与生,构成大学的主体,不可偏废。名师出高徒也好,无师自通也罢,当今世界,竞争的主体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又是培养人才的学校的竞争。祝福母校在竞争中提高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师者,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培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生,为师敢为帝王师。

诗与意

我生平对诗词歌赋没有太大兴趣,也无造诣。这次返校似乎产生了一点诗兴。缘由是去年返校只身夜游情人谷,触景生情,冒出一句歪诗:情人谷里无情人。琢磨了一年,厦大学生不在情人谷谈情说爱,都去哪里了?今年返校,一大早在芙蓉湖畔散步,发现全是女生在晨读,无一男生。又一句诗跳出脑海:芙蓉湖畔有芙蓉。厦大的女生比男生更勤奋念书,在竞争中似乎略占优势。我与校友总会的领导潘世墨教授交流,他是高手,出口成诗,最后以此作为这次返校的结语:

 

情人谷里寻情人,

芙蓉湖畔尽芙蓉。

相思树下长相思,

颂恩楼上永颂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