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风云网报第896期第4版刊出关于厦大校园建筑生态美—文,我对此文另有看法。
生态美是有特定的内涵。此文写出的建筑的生态美有自己的见解。但一座大学的建筑的生态美应从多角度去考察,以下叙述本人看法。
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独资兴建厦大,在选择校址及建筑布局上有过独特的思考。陈先生建厦大分两个历史年代,20年代建的校舍现存的有—字形建筑群,此外还有博学楼一座,其他在日军侵华中毁坏了。这些存在的建筑其建筑用材及图案,可称为嘉庚建筑风格。若只作出校美的表述,但历史最欠缺的是只讲自然现象,而未言及嘉庚建筑的人文观念。群贤楼设计与集美,同安,囊萤,映雪不同,而整座一字形中心,群贤楼中门正上方中心还有石雕的厦大校徽图案(我有1946年拍下的照片可作证),因此必须把—历史事实写入。呈现出厦大建筑生态美的核心是一个大学的办学宗旨,即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厦大校训,校训石雕图案曾于一字形中心,中心楼名又故名群贤,即体观有大师之意是办大学的首要条件。西侧有映雪,囊萤和博学三座楼即体现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追求。同安,集美为纪念陈先生他的意思有本土意识之意。原文只讲建筑选地及三种建筑群,并未言及上述意旨,那这种生态美又应如何看呢?
陈嘉庚助厦大建校第二个历史年代为50年代,由陈嘉庚筹资建以芙蓉为中心的芙蓉一二三,及丰庭一二三四等,还有图书馆大礼堂—带的新五幢大楼。而这新五幢大楼设计及造型都刻绘出新的生态美,从五群大楼即可眺望大海,前面又有一个万人体育场,即上弦场半月形,设计的看台有好几层.围成一个半月形,此项生态美已高于建校时的一字形建筑群。因此讲厦大嘉庚建筑的生态美必须从两个年代入手,而展出自强不患上于至善的崇高为大学的宗旨。否则如何体现大学的生态美呢?我看过不少大学的建筑,北京大学的沙滩红楼,清华的工字厅,武汉大学的环形大楼,原来的燕京大学的独特风格,上海圣约翰大学的校建筑等都各有其生态美的境界。厦大的特殊生态美是整个厦大布局为一座大花园,从1921年到今天快九十年了,从凌云峰下看整个厦大各种年代的建筑,实在美丽得象一座大花园,从海边到五老峰一整个厦大校园是一座极其美丽的大花园,这种生态美实在太美了。
我想讲的一个意思即生态美离不开建筑设计及建筑群的互为—体。而其中的人文精神是精华所在,陶冶广大师生,造就出许多成果。附带写—点,目前正在修缮一字形楼群,可否恢复原群贤楼中门正中心的石雕校徽,以呈观出厦大生态美的一特色.大学建筑有校徽石雕,我还未看到过,此为厦大建筑生态美之—杰作,亦体现出陈老先生创建厦大的办学宗旨。
博学楼第三层南边加盖了一排房子,现在己成过去应该拆除,恢复原来的建筑风貌,以保有厦大建筑的生态美的历史建筑物。
陈先生赞助厦大建筑物中还有三幢,即国光一二三座为教职员工家属宿舍群,目前已经过了五十多年了应予维修,拆除后来附加的各种建筑,恢复原楼原貌。更希望决不要再去拆迁此批建筑物,因它有历史价值。原来拆去的丰庭一二成伟楼等已成事实,不再讲它,国光一二三座的建筑有它代表的历史价值,未知此见可否。
本文我只是从前面的生态美出发写出一点个人想法而已,作为一个老厦大人也有责任写出历史的真实情况。
厦大人始终记得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放声高歌“学海河漾,南方之强”的校歌也是厦大人的精神支柱,厦大生态美即应如此去描绘,
北背五老峰,南朝大海。以大礼堂为中心的五座大楼,以一字形厦大建校的中心地带。从凌云楼看芙蓉园中新的五座大楼,与芙蓉园小水池,交相辉映,新的校训排列在芙蓉园广场中心地带。陈嘉庚老人会见学生的塑像亦在湖畔,陈嘉庚全身塑像在一字楼中心地带,鲁迅大师石雕全身像在大操场左边,萨本栋校长墓在雨边小坡上,王亚南大师半身像在经济学院广场,老校友,科学家卢嘉锡“南方之强”题词刻在新的西校门左侧大石头上,特别是罗杨才烈士的塑像在大礼堂后边的小山上,令人崇敬仰望。哥尔巴法猜想破题的科学家陈景润院士塑像在海韵园广场,诸多历史人物看厦大的大师读厦大的美好故事。满园的绿树红花,大草坪,一展美丽的厦大校园体现出生态美,人文美,不愧称为花园式的厦大,南方之强。我个人认为厦大生态美应从全方位即历史好现实等角度去描绘。
厦大最早建的一字大楼已成为当年校史馆,陈嘉庚校主事迹展览馆,集美楼已成为鲁迅大师在厦大执教的展览室,举凡这些都刻绘出厦大的人文美与生态美的结合,叫人欣赏之余,同声高歌南方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