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一统日勿忘告项公――忆项南同志抒写《厦门―金门》诗缘起并庆贺实现“三通“

  • 2009年03月30日
  • 群贤文苑
  • 作者:张木良
  • 浏览次数:

  友人彭一万先生自金门考察回来,对我说:“在金门“两门”(厦门、金门)对渡的码头上,如今已竖起了“厦门、金门,门对门”的大型标语牌。”此事激起了我深深的回忆!
         进京汇报,要求试行“落地签证”
  1988年初冬,我奉命赴京向中央台办汇报,请求准许台胞回祖国大陆探亲旅游试行落地签证事。我心想,原福建省委书记、时任全国扶贫基金会会长的项南同志一向十分关心两岸的“三通”,因此到京的下午就在电话上向老领导作了汇报。项老得悉后说:“我送你们去。”
  第二天早上7点半,项老带车来接我们。车上,我向项老汇报说:“到湄洲岛妈祖庙进香的台胞,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行动不便,我们与台湾的旅行社协商,争取试行落地签证。即:晋香团由台湾乘香港港龙航空公司的航班,经停香港机场,乘客不落地、不转机,航机办妥入出关手续后,直飞厦门或福州,到站后,台胞才办落地签证。”项老听后高兴地说:“这好!如果这样办,台胞来大陆就方便多了,省时又省钱。”我接着汇报说,台胞入闽实行落地签证若能实现,厦门市旅游局彭一万先生等人提出新的设想,即争取“两门”(厦门与金门)对开,“两马”(福州的马尾港与马祖岛)先行,为同胞的往来提供更多的方便,进而开放两岸的旅游观光,并以此推动早日直接“三通。”
         心系两岸,寄情于诗
  项老听后说:“这好哇!既然台胞能来大陆探亲旅游,大陆同胞也应该可以去台湾、金门和马祖岛访问、观光,两岸同胞走亲戚,就越走越亲!”项老略停片刻后又说:“两岸应尽早‘三通’,免得劳民伤财。最近,我正在酝酿写一首厦门和金门的诗。”我说:“项书记,诗写好后,请尽快寄给我,我请作曲家谱曲,请歌唱家歌唱,让它唱遍海峡两岸。”
  1989年1月19日,我收到了他从北京航空快递来的诗稿。诗题为《厦门和金门》,并有另稿。还注明:回忆1983年泉州市南安县石井乡乡民送空难台胞遗体返金门有感而作。诗稿后附信一封,信中指示,谱曲可参考汉城奥运会会歌的曲子。我反复拜读、吟诵诗稿和附信,深深领悟项老对台湾骨肉同胞炽热的爱,对两岸尽早实现“三通”和祖国早日统一的殷切期盼!
  为了完成好这一重托,我再三考虑,并征求了一些同志的意见;也为了让这首诗更简练,更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好听好念好记,我反复吟诵,最后斗胆将原诗做了较多的删节,并征得项老的首肯。项老原诗句如下:
  厦门,金门,
  门对门。
  金门,厦门,
  一家门。
  门对门啊一家门,
  为什么我进不了你的门?
  为什么你进不了我的门?
  同是祖国东南门,
  四十年紧闭不开门!

  删改后的诗如下:
  金门、厦门,
  门对门,
  厦门,金门,
  一家门。
  门对门啊一家人,
  我站在厦门看金门,
  你站在金门望厦门,
  雨过天晴月更明,
  快快开门两相迎!!
  为了体现闽台风韵和易于吟唱,诗的曲子没有延用汉城奥运会会歌的曲谱,而以福建省旅游局办公室的名义对外征集作曲家谱曲。一时应征稿件不少,最后选定了原福州军区创作员、国家一级作曲家刘大鸣和泉州南音研究会作曲家谱写的三种曲子,并开始传唱。可后来,碍于海峡两岸的关系,拖延了“两门”对开,“两马”先行乃至两岸“三通”的进程,也因此,歌曲没有广泛传唱开来;但诗作我请福建《港台信息报》发表后,已迅速地流传于海峡两岸乃至海内外。
             人心所向,海峡传情
  记得1995年秋天,原金门防区司令的女婿在武夷山游览和考察兰花后,路经福州时到省旅游局拜访我,我应他的要求用地瓜稀饭和萝卜炒蛋做菜款待。餐后我请客人品尝86年我调离武夷山时朋友送的一小包正宗“大红袍”。没想到这位台湾青年才俊脱口说:“大红袍,了不起,我在台湾喝了一回。”我有些咤疑,他见我不太相信的神情,补充说:“那是我岳父由少将晋升中将时,我陪同前往‘总统府’,‘蒋总统’在接见绶勋后用武夷山大红袍款待我岳父,我也有幸陪喝了!”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武夷山的特级佳茗大红袍早已进入蒋先生的官邸……后来,我乘兴而又凝重地拿出《厦门和金门》的诗稿,对他说:“这是一篇写厦门与金门的诗歌,但它绝不仅仅是一张歌纸,它表达了十三四亿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请他转交给其泰山。这位年轻朋友庄重地站了起来,接过我递给他的歌纸,轻轻地诵读了一遍,而后深情地说:“炎黄子孙,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首词曲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共同的心声,我一定完成转达的任务!”
        共同努力,实现“三通”
  由于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2001年元月2日,金门同胞乘客轮直航厦门,实现了破冰之旅;接着金门籍在厦同胞也由厦门乘“鼓浪屿”号直航金门探亲旅游。厦门、金门这两个祖国的东南大门终于实现了“对开”。4月6日以张奇才、张春传先生等为领队的167位金门同胞也乘“太武山”号客轮直航厦门,到台胞黄景山先生的台湾民俗村参加《闽台首届文化旅游周》活动,。同样的,元月2日马祖岛的513名同胞组成的平安晋香团在分乘两艘客轮直航马尾港,实现了数十年来直航大陆并到湄洲妈祖庙晋香朝圣的夙愿。从此以后,经过“两门”、“两马”的台湾同胞络绎不绝,春节期间在大陆的台胞还可从厦门至金门中转回台湾过年,大大方便了台胞的往来,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和亲情,也促进了海峡两岸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项南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十二年了。2008年海基会和海峡会联合在台湾举办的“江陈会谈”,达成了六项协议,“两岸三通”终于实现了,抚今追昔,不由得激起对老领导深深的怀念,于是,将我所了解和亲身经历的他老人家抒写《厦门和金门》诗的过程写出来,以飨各位,同时表达我们对项老的深深怀念和崇高敬意!
  每当我漫步在蓝天碧海金沙绿地的厦门环岛路上,总会不由自主地驻足凝视一水之隔的金门岛,心中便荡起“厦门、金门,门对门,金门、厦门,一家门”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