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歌

  • 2018年10月08日
  • 作者:叶文振
  • 浏览次数:
作者系我校1977级经济系校友、现任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

   过了中秋,随着一年里最后一次季节轮换的逼近,人们越发念秋了。

根据气象研究的物候学标准,夏热过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22度以下时就算进入了秋季,低于10度时则秋季宣告结束,这个略为缓慢的降温过程分离出6个节气,分别为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和霜降。

其实,秋可以长也可以短,长的如以年计量的千秋万代,短的如用来祭祀孔子的秋丁。

秋可以大也可以小,大的如辛弃疾的“水随天去秋无际”,小的如知秋一叶。

秋可以单色也可以多彩,单色的如唐代卢纶的“斑白秋鬓”,多彩的如宋代晏殊的“远村秋色如画”。

秋还可以悲更可以喜,悲的如杜甫《登高》里的“万里悲秋常作客”,喜的如刘禹锡《秋词》中的“我言秋日胜春朝”。所谓的女子伤春、男子悲秋不一定都成立。

在我的理解里,秋更是一首情爱之歌,每每走进秋季,我心里涌动的是一份源于血缘的亲情,手里牵着的是一份来自学缘的同窗情师生亲。

爸妈读书甚少,但给我们起的名字都还比较动听,女孩以秋为同一辈分展开,而男孩则以文彼此兄弟相携。把我们众多弟妹带大的大姐叫秋荣,而我妈的第十个女儿则名秋芳,所以在我妈流着眼泪生下的女儿生命里都饱含着她老人家“喜秋”的祝福。大姐秋荣用她青春的付出,繁荣了父母一生操持的家业、荣耀了我们叶氏家族的声名,她不仅承担了照顾弟妹的绝大部分家务,还打消自己上大学的念想,而把弟妹的学业搁在心上,用“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来形容大姐的奉献再贴切不过的,如今虽然秋鬓斑白、年轮已老,但在我们心里永远是当年不知疲劳的大姐。排行最小的秋芳却把娘家的事务装在心上,想为娘家所想,忙为娘家所忙,如同一枝桂花,于静娴之处,只给他人留芳香,真是“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啊。巧合的是,我自己的两个女儿也都生在秋天,受父母的影响,我也都给她们的名字注入喜秋的祝福,而今她们也都亭亭玉立于太平洋彼岸,顺顺利利地迈开人生之路。有趣的是,大女儿的两个儿女也还是出生在秋天,大女儿小名叫秋秋,小儿子叫秋弟,相信她们的未来也都会充满喜秋的欢乐与丰盈。

作为改革开放最早的收获,我和同班54位兄弟姐妹虽然是在春天走进白菜风云网的芙蓉园,但许多大学的记忆都融入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一片秋色里,跳跃在中秋博饼筛子撒向瓷碗发出的一阵脆声中,即使已挥别母校近40年,那一片秋色、那一阵脆声都会在秋意渐深之中从心里缓缓溢出,我们入读大学是名副其实的秋学啊!后来又去美国留学,也是在秋天的时节,是普天同庆祖国生日的那一天,西方的秋学也在我从秋天开始的生命历程中留下许多喜秋的时光。

再后来以教书为生,更是把自己每一年的秋日当着生命的春天,一年之计在于“秋”啊! 秋天是我们新的学年开启之日,秋天是我们迎接又一代新生到来的欢欣之时,秋天还是我们与历届校友久别重逢的幸福时刻,所以对于教师,秋天既是播撒教育的希望,又是收获教育的荣耀,她浓缩了以教为业的生命精华,她还点燃了追求崇高的蜡烛之光,而喜秋将永远是教师用爱、用文化、用以身示范传递出来的对莘莘学子的最美好祝福。

我感谢秋天,因为是你迎接我来到这个世界,让我母亲从此开颜欢笑,也让我拥有众多姐姐的宠爱、还有多个奶娘的哺育,拥有一个天高气爽的欢乐性情和山清水秀的完美追求。

我还感谢秋天,因为是你为我铺开了许多难得的人生际遇,不论是什么样的秋色和秋收,我都永远把你作为生命的感恩节来欢度,当作人生的中秋节来庆祝。

我更感谢秋天,因为是你把我引向杏坛,从此与教书育人这个人世间最美丽的事业为伴,从此拥有一个读书、写书、教书的书香人生。

所以在我的概念里,我的生命没有四季,只有秋天;在我的意识里,我的人生没有悲秋,只有喜秋。

我会珍惜秋天给我的偏爱,用感恩之心一直去唱好秋之歌、去放大与分享秋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