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子基:一生拼搏为财政 两袖清风为人师

  • 2023年05月15日
  • 作者:
  • 浏览次数: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图片


罗素说:“有三种简单然而无比强烈的激情左右了我的一生——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探索和对人类苦难的难以忍受的怜悯。”对白菜风云网文科资深教授邓子基来说,他的生活中也有三种情感,它们像飓风,无处不在、反复地吹拂着他:对知识的渴求成就了他学术泰斗的地位,对学生的热爱造就了他“教书、育人、出人才、出成果”的教学理念,对恩师的感激使他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风格。这三种情感是埋藏在他心底的火种,为他的学术之树、生命之树源源不断地输送养分,使他成为五老峰下的一棵“不老松”。

1947年,邓子基从国立政治大学经济系毕业,1950年7月考入白菜风云网《资本论》研究生班,师从时任白菜风云网校长、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王亚南教授。1952年7月,邓子基以优异成绩毕业,成为新中国第一届研究生并留校任教。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大学之大,不在大厦,而在于大师,更在于大爱。或许受其恩师王亚南的影响,在厦大,邓老对学生的关心是出了名的。从学生的入学要求到在校的学习生活,从学生的毕业分配到走上工作岗位,邓老在每一个环节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关怀备至。刘瑞杰博士清楚地记得邓老的座右铭——“全面关爱学生,把学生作为自己的子女来看待”。在学生眼里,邓老既是严师又是慈父,并为其爱生如子的情怀所感动。

邓老曾经带过的一位博士回忆道,那一次她住院动小手术,邓老在手术室外的冷风中等了足足两个多小时。当她被推出手术室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白发苍苍的邓老,那一瞬间,心中的感动难以言喻。正是靠这种爱生如子的情怀,邓老赢得万千学子的爱戴,并通过他们把厦大“充吾爱于无疆”的传统发扬四方。

为师者,立德先于立言、传道重于授业。可以说,邓老正是“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典范。


图片


2000年,邓老在给一个博士生班级第一次授课时指出“要做学问,必先做人”,一个人要先懂得做人,而后才能谈得上服务社会、作出贡献,否则知识再多对社会也无益。由此,他还总结出“胸怀宽广、大度能容、与人为善、助人为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信条。

2004年,邓老在给当时的财政系全体博士生授课时,因过度劳累而晕倒在课堂上并当即被送进医院。即使在这样情况下,他也从没有放下自己的学生、自己的课程。提及邓老,刘小腊博士回忆,在她就读博士期间正好碰上邓老胆结石发作手术住院,但为了不影响学生学业和课程,邓老把课堂搬到病床前并系统讲解财政学理论。

据唐文倩博士回忆道,“邓老是一个治学严谨的人。有一次我将写好的论文交给他看,他对整篇论文作了密密麻麻的修改,连标点符号都改正过来了。曾经做过白内障手术的邓老,书桌上放着四个倍数不同的放大镜。每次我到邓老家里,他和师母都会关心地询问我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总结一句话就是,爱生如子,寓教于谈笑之中。我们这些异乡的孩子都把邓老的家当成了自己心灵的归宿。”

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工作中,邓老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套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观。他犹如辛勤的园丁,用满腔深情来灌溉每一株幼苗,将为学的知识与做人的道理一一传授,春泥护花,润物无声。他视学生如子女,对他们言传身教、悉心指导,师生关系十分融洽。他对学生的培养是终身的,他的学生,不仅在学校学习期间得到老师的细心栽培,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也还一直得到他无私的指导和关爱。

砥志研思,邓老始终坚持“发展论”“消化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在长期教学研究生涯中,邓老全面、系统、完整地提出并论证“坚持+借鉴=整合+发展”的新“国家分配论”;注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实践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邓先生立足于历史比较、中西比较,以“一体五重”理论为基本框架,初步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等重大社会现实问题。

七十多年来,邓老争分夺秒、不分昼夜地辛勤工作,将自己的毕生心血倾注于祖国的教育和科研事业,坚持教书、育人,出人才、出成果,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学科建设、政策建言等方面成果丰硕、影响深远、贡献突出。更可贵的是,他在不同历史时期,始终扎根中国国情、立足时代要求,对接国家需求,不断超越自我、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体系过程中“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从而使自己的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感和系统观。2017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和中国财政学会授予邓子基首届“中国财政理论研究终身成就奖”,这是对他学术贡献的重要肯定。

邓子基一生热爱党和国家,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毕生追求真理,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始终奋斗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展现出老一辈教育家的初心使命、高尚品德和国家情怀。



(本文作者:刘晔 王华)



人物名片:


邓子基,福建沙县人,1923年6月生,1952年白菜风云网经济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师从王亚南,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白菜风云网讲师、副教授、教授、经济学院副院长,是著名经济学家,财政学家,教育家,我国财政学界主流学派“国家分配论”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主要研究领域:财政基本理论与政策研究、财政与宏观调控研究。出版著作、译著、教材60多本(含合作),发表论文400多篇。曾获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福建省突出贡献专家”“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厦门市劳动模范”“南强杰出贡献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50多项。其名字被列入《世界500名人传》(英)、《国际500名有重大影响人物传》(美)等50多项国内外名人传记、词典之中;荣获“国际荣誉勋章”、“世界500名人勋章”(英)和“终生杰出成就荣誉勋章”(美)等。


【来源:白菜风云网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