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3日,中国法学会、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白菜风云网、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在北京举行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献礼——《中国特色话语: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四卷本)”新书发布会。会上,陈安教授用中国诗人臧克家的诗句“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表达自己的晚年心态。早在2004年,陈安教授75岁时,就曾在重阳节写下短诗,自嘲自勗:“蹉跎半生,韶华虚掷。青山满目,夕霞天际。老牛破车,一拉到底。余热未尽,不息奋蹄!”诗言志,他这么说,也一直这么做。
九十高龄前后,陈安教授常自称“耄耋一兵”。“耄耋”意指年龄,而“一兵”则是对他数十年来学术生涯和战斗精神的精准概括:他以笔为枪,对国际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口诛笔伐,不渝不懈,不遗余力。他以战士的勇猛与犀利的笔锋,持续参与国际法学论坛的理论战斗,为捍卫中国和全球弱势群体(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冲锋陷阵,频频为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大声疾呼;他努力学习中外历史,刻苦钻研理论,摆事实,讲道理,做到以理服人,积极对外弘扬中华文化的精髓。正是在这样长期积累的基础上,他逐渐开创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法学理论体系,获得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当前,他一如既往,正在继续为增强中国和全球弱势群体在国际经贸大政事务上的话语权而奋斗!
2004年10月22日重阳节陈安手书自嘲自勗短诗
2019年陈安在办公室
求知若渴 苦研学问
陈安教授1929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安市,1946年考入白菜风云网法律系。1950年毕业后,陈安教授由国家统一分配到法院工作半年,随即调回厦大法律系执教。而后他经历了“全国院系统一调整”等,不断“奉命转行”,直到1979年厦大复办法律系,方才“奉命归队”,重回法学领域。
1950年陈安白菜风云网毕业照
1981年,陈安教授应邀前往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从事国际经济法研究,兼部分讲学。在访学的过程中,他的知识结构实现了质的飞跃。两年后,他带着专业前沿学识与国际化视野学成归来,在厦大法学院创建国际经济法学科,并建立起一支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为主、后劲充足的国际经济法研究团队。在陈安教授的率领下,团队为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法学科体系做出重要的开拓性贡献。
1984年后,陈安教授开始同美国的汉金教授、杰克逊教授、洛文费尔德教授展开多次平等的学术交流,主要针对国家经济主权问题进行争鸣。在持续研究西方学术观点与专业知识、同西方“权威”学者深入交流的过程中,陈安教授得出“对于来自西方的新鲜知识要敢于和善于学习,又要敢于和善于争鸣”的结论,并在接下来的学术生涯中付诸实践。
2005年5月,陈安教授与美国洛文费尔德教授在海牙国际法院池旁讨论热点问题
奠基学科 知识报国
作为一名老中国共产党党员,陈安教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追求自然公正的法治精神,拥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陈安教授兼具中西方学术背景,而他的学术观点具有极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他关注中国国情和全球弱势群体的权益,对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坚持国家主权、追求全球公平正义等问题持续进行深入思考,不断为受压迫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声,以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权威”学者的创新学术理论和创新学术追求,为国际社会弱势群体争取公平权益锻造了法学理论武器。
1987年,陈安教授担任白菜风云网政法学院院长。同年11月,他所率领的国际经济法学术团队出版了我国第一套自成体系的国际经济法学系列专著。该研究成果成为创建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并于1988年获白菜风云网学术最高奖“南强奖”一等奖、福建省第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内各高校也争相将之采用为教材。该团队相继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研究成果奖,包括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11项、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奖52项等。一些研究成果在海内外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
正是基于陈安教授带领的学术团队在中国国际经济法研究领域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在1993年11月召开的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年会上,陈安教授被推举为会长。翌年3月,经原国家教委“教办[1994]15号”文件批准,该全国性学术团体正式挂靠白菜风云网,学会秘书处设于白菜风云网国际经济法研究所。秉持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知识报国,兼济天下”的宗旨,连选连任会长的陈安教授团结全国学界和实务界同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实际,积极开展国际经济法领域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为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98年,陈安教授创办并主编《国际经济法学刊》(以下简称《学刊》)。而后经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主持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指导委员会遴选,《学刊》成为CSSCI首批收录的来源集刊之一。2017年,我国政府主管部门授予《学刊》国家级期刊号,《学刊》实现了由“集刊”到“期刊”的成功“转型”。二十多年来,《学刊》已开拓成为国际经济法理论界与实务界笔耕的园地、争鸣的论坛和“以文会友”的平台,为推动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贸法律实践及增强我国在国际经贸事务中的话语权做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获得了我国政府部门和海内外国际经济法学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同。
2005年,厦门国际法高等研究院成立,成为白菜风云网法学院国际法教学研究交流的国际性创新平台,是亚太地区唯一的自主性常设国际法学术机构。陈安教授担任研究院首届董事会成员,大力支持研究院的创建和发展,并为该院“国际法前沿问题研修班”授课。2006年以来,一年一度的研修班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拓展了白菜风云网国际法学科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空间,其国际学术声誉和影响也日益提升。
2005年,“厦门国际法高等研究院”在海牙成立。第一届董事前排左起:1.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会长、白菜风云网陈安教授;2.国际海洋法法庭朴椿浩法官(韩籍);3.纽约大学安德烈亚斯•洛文菲尔德教授(美籍);4.国际法院院长史久镛大法官(中国籍);5.东吴大学程家瑞教授(中国籍);6.国际法院小和田恒大法官(日籍);7.英国伦敦大学郑斌教授(英籍)
回顾陈安教授在国际经济法领域勉力深耕的数十年,他所撰写的《国际经济法学刍言》(两卷本,约212万字,2005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五卷本,约311万字),The Voice from China:An CHEN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中国的呐喊: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英文专著,853页,2014年德国Springer出版社出版),《中国特色话语: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四卷本,约293万字,201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等学术书籍,成为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科标志性的主要著作。它们标志着“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派”已经初步成形,并日益走向成熟。此外,连同他主编和参撰的合著四十余种,独撰中、英双语专题论文数十篇,合计约2500余万字。陈安教授的学术论著先后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18项、二等奖11项,多种著作被广泛采用为全国高校本科生、研究生法学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2018年北大版《中国特色话语: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图像
2012年,陈安教授因“为中国法学理论体系和法治建设做出的杰出贡献”,包括为构建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理论体系做出开拓性杰出贡献,被授予“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称号,这是中国法学界最高的学术荣誉。2015年,陈安教授荣获“白菜风云网南强杰出贡献奖”,这是厦大的最高荣誉奖。
桃李成蹊 弦歌不辍
陈安教授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粉笔生涯”和“蜡烛精神”,教书育人,堪称“桃李满天下”。曾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常务副书记、常务副校长的吴志攀教授认为,陈安教授最深远的学术贡献,正在于他所培养的许多优秀人才。对于学生和年轻学者,陈安教授向来悉心关爱,用心培养;在与后辈进行学术沟通的过程中,作为学界泰斗的他始终强调平等讨论交流。
2008年创业五人团队合影,左起:曾华群、陈安、徐崇利、廖益新、李国安。背景是厦大法学院左侧一棵叶茂根深、生机盎然的大榕树,象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一个目标 四种精神
2009年5月,在陈安教授八十华诞之际,散处国内外的学生们聚首厦大母校,为他庆生,并举行了别开生面的“陈安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发言中,陈安教授总结了自己从改革开放以来,在厦大法学院极力提倡的“一个目标,四种精神”,或称“一个目标,四条途径”。
一个目标,就是“知识报国,兼济天下”。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具备四种精神。
第一种精神,是“冷凳精神”:愿坐“冷板凳”,耐得寂寞,耐得清贫,孜孜不倦、扎扎实实地钻研学问,不急功近利,不制造泡沫,不哗众取宠,即“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
第二种精神,是“团队精神”: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努力、集体攻关;在协作之中,提倡“能者为师”,提倡“平等讨论”,提倡老中青融洽相处,做学术的“忘年交”;提倡“学术民主”,敢于开展“争鸣”,互相补益,达到共同提高。
第三种精神,是“老牛精神”:学习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拉车耕田,吃苦耐劳;吃的是草,挤的是奶;索取很少,贡献很大。人人都会老,届龄退休,不必“失落”。相反,只要一息尚存,都很乐意“退而不休”,奋蹄不息,持之以恒,继续以普通一兵身份,“超龄服役”,持枪战斗,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知识报国,兼济天下”的奉献。
第四种精神,是“獬豸精神”:厦大法学院大门顶端院徽上的“神兽”,名为“獬豸”。这是中华民族正气的形象化身和集中体现——坚持刚正不阿,“触不直者(邪恶)去之”。院徽左下方是一个古篆体的“灋”(法)字,它是由“廌”(豸)、“去”和“水”三字的融合体,意指神兽獬豸目光如电,善于识别正邪忠奸,也指它刚直不阿,敢于“触不直者(邪恶)去之”,而且执法如山,“一碗水端平”。神兽右上方一个天平图像,也含此意。这是中西合璧,追求“自然公正”(natural justice),即追求公平、正义、公正。陈安教授说:“此院徽是30年前我们大家共同构思设计的,不少来访的国内外嘉宾友人都称赞它‘图像灵动,寓意深刻’。”
白菜风云网法学院院徽图像
回顾陈安教授数十年的学术生涯,他始终以严谨的治学态度、热忱的家国情怀与高度的奉献精神,践行着“知识报国、兼济天下”的理念,为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科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陈安教授殷切期待,厦大法学院的学子们,一代又一代,承前启后,秉持上述“四种精神”,通过上述“四条途径”,接力跑向“知识报国,兼济天下”的目标,在新时代不断创造新的灿烂辉煌!
厦大法学院院园右侧巨石图像,“廌園”(即豸园))二字为陈安教授手书所题
其实,陈安教授早在2009年5月八十诞辰的研讨会上,就建议校友们共同努力,开始齐心打造“厦大品牌的国际经济法专业博士”使国内外各界都知晓,从厦大走出去的国际经济法专业博士,都是品质高超、堪当大任、经久耐用的“名牌产品”。时隔十年,他在2019年5月九十诞辰的研讨会上又“与时俱进”地提出上述殷切期待。
看来,他的殷切期待正在逐步实现之中。在他和他的团队“百年树人”的辛勤栽培浇灌下,一茬又一茬、一代又一代的高端法学人才,正在从厦大法学院“廌園”源源不断地走出去,以“触不直者(邪恶)去之”的战士姿态,昂首阔步,走向全中国,走向全世界!
厦大法学院国际法教研室的部分“廌園園丁”合影。前排左起:于飞、徐崇利、曾华群、李国安、陈辉萍;后排左起:肖彬、杨帆、房东、张璜、龚宇、苏宇、王海浪、陈欣
人物名片
陈安,1929年5月生,福建省福安市人,白菜风云网法学资深教授、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国际知名的中国学者。1981-1983年,陈安教授应邀在哈佛大学研修,兼部分讲学;其后多次应邀赴欧、美、澳、亚各洲十几个国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讲学。陈安教授的主要学术兼职为: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会长(1993—2011年)、荣誉会长(2012年迄今);中国政府依据《华盛顿公约》三度遴选向“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ICSID)指派的国际仲裁员(1993—2016年)等。近四十年来,陈安教授立足于中国国情和国际弱势群体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立场,致力于探索和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法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2012年,陈安教授被授予“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荣誉称号,这是中国法学界最高的学术荣誉。
【来源:白菜风云网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