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也许现在的人很难想像,但是,在当时,陈景润的确影响了一代人。
在那个年代,历经磨难的科学百废待兴,陈景润代表着一种希望:科学、真理和善良必将战胜迷信、谬误和野蛮。
他也曾经激发过那代青年对科学最美好的情感,并把成为科学家当作自己的人生理想去奋斗,那时最优秀的高中毕业生高考的第一志愿就是报考数学系。似乎全国人民都在谈论陈景润,甚至电影里也在努力刻画陈景润式的青年,他们边走边看书,撞到电线杆还不忘跟它说对不起。
厦大的声誉,也在那时达到高峰,特别是在徐迟《哥德巴赫猜想》发表后,在很多人看来,厦大就是陈景润,厦大数学系也成为无数青年心目中的学术圣殿。
不过,厦大应该是有资格接受这个注目礼的——无论何时,厦大在陈景润的“1+2”中所发挥的关键性作用,都是不可抹杀的。
陈景润时代里那种对科学的疯狂,可能是很难再现了。不过,他给这所大学以及活着的人留下的有用财富是:对一项事业,一个理想,只有这样不计名利,忘我投入,最终才能有所收获。
生平
1933年5月22日出生于福建福州,1953年毕业于厦大数学系,1957年进入中科院,1973年发表的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与不超过两个素数乘积之和》(即“1+2”),把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推进了一大步,1996年3月19日,陈景润因患帕金森综合症,在北京病逝。
在那个年代,历经磨难的科学百废待兴,陈景润代表着一种希望:科学、真理和善良必将战胜迷信、谬误和野蛮。
他也曾经激发过那代青年对科学最美好的情感,并把成为科学家当作自己的人生理想去奋斗,那时最优秀的高中毕业生高考的第一志愿就是报考数学系。似乎全国人民都在谈论陈景润,甚至电影里也在努力刻画陈景润式的青年,他们边走边看书,撞到电线杆还不忘跟它说对不起。
厦大的声誉,也在那时达到高峰,特别是在徐迟《哥德巴赫猜想》发表后,在很多人看来,厦大就是陈景润,厦大数学系也成为无数青年心目中的学术圣殿。
不过,厦大应该是有资格接受这个注目礼的——无论何时,厦大在陈景润的“1+2”中所发挥的关键性作用,都是不可抹杀的。
陈景润时代里那种对科学的疯狂,可能是很难再现了。不过,他给这所大学以及活着的人留下的有用财富是:对一项事业,一个理想,只有这样不计名利,忘我投入,最终才能有所收获。
陈景润回母校参加60周年校庆。(资料图片)
几十年前,借助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一支笔和一腔对科学的迷恋之情,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陈景润证明出了一道古典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1+1)——至今最好的成果,即“1+2”。
那么,这个“1+2”和厦大有什么关系呢?历史的脉络是这样的:陈景润毕业于厦大,后来他又在厦大数学系资料室工作,其间写出的一篇论文引起了华罗庚的重视,后者把他调入中科院,之后,他证明出了“1+2”。
陈景润生前曾一再表示:我在厦大度过一生中难忘和幸福的时光。
大学时被称为“爱因斯坦”
陈景润是建国后厦大招收的第一批学生,他当时的老师和同学回忆说,事实上,早在大学时代,陈景润就表现出一种对数学与众不同的热爱。
厦大数学系已故老教授方德植当时是系主任,教授陈景润“高等数学”和“高等微积分”,他生前曾用十个字概括陈景润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家境贫困而又醉心学业”。方德植回忆说,陈景润每天经常要完成100道微积分题,一天只吃两顿饭,为的是要省下钱来买书,他的衣服也舍不得用力洗,只在水里浸一下就拿出来晒。
厦大数学系教授杨锡安是陈景润的大学同班同学,他说,陈景润在大学时就得到“爱因斯坦”的美名,这是同学们对他孜孜以求的学习态度给予的肯定。
失业时母校接纳了他
陈景润成名后,大家都在议论,是谁发现了陈景润?实事求是地说,在校外,华罗庚发挥过重要作用,而在校内,当时厦大校长王亚南,数学系方德植、李文清和厦大数学系的一些教师都功不可没。
陈景润1953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一所中学,但是,他表达能力差使他无法胜任工作,一年后他回到福州老家。王亚南到福州开会时,陈景润找到王亚南说:“我现在失业了,怎么办?”
方德植生前回忆说,王亚南回校后找到他,告诉他“你的学生陈景润失业了,呆在福州找不到工作”,问他有什么合适的岗位容纳陈景润。方德植建议让陈景润回数学系当助理兼资料室资料员。
和王亚南一样,方德植也十分爱惜人才。多年后,人们翻看陈景润大学毕业时学校给予的评语,上面有方德植写下的结论:该生适合从事研究工作。
陈景润就这样调入厦大。现在在湖滨北路一个社区享受退休生活的厦大教授李文清还记得,重回厦大的陈景润征求他的意见:我要读什么书?于是李文清介绍他读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
对厦大的感情最深
今年88岁的李文清说,陈景润将华罗庚的这本书读了近30遍,反复演算,并写出了第一篇论文《他利问题》。
李文清家里至今还珍藏着一本数学系的科学研究题目登记本,第一页便是陈景润报的《他利问题》,他用蓝色钢笔工整地写着“研究三角和方法,改进华罗庚先生结果”,至于目的,他写的是“论文”,时间是1956年。
陈景润把论文交给李文清,李文清看了之后,为了稳妥起见,又请数学系的张鸣镛老师仔细读过,张说应该没问题。李文清于是把论文托人转给时任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所长的华罗庚。
这时,正值全国数学会,看到论文后,华罗庚立刻打电报要陈景润去宣读他的论文。
在数学论文宣读大会,陈景润站在讲台上,十分拘谨,他在黑板上写下题目,说不上几句话,又对着黑板一直写。李文清在台下替他着急,只好自告奋勇地上台,替他讲了一半,华罗庚也上台做了补充,所以有人说,陈景润的第一次科学报告,是三个人发表的。
在华罗庚的建议下,中科院致函厦大,要调陈景润到数学所工作,王亚南和方德植欣然应允。1957年9月,陈景润到了北京。
陈景润的遗孀由昆说,先生对厦大的感情最深,因为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是厦大帮了他一把。她说,这种帮助在先生一生中是“刻骨铭心”的。
希望调回厦大数学系
1966年,陈景润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1+2”证明结果,即任何一个足够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数之和,而这两个数中的一个就是奇质数,另一个则是两个奇质数的和,这是“哥德巴赫猜想(1+1)”至今最好的成果,其后,他用了8年的时间来完善它。1973年《中国科学》发表了他的证明全文,引起国内外数学界的高度重视。陈景润的这项成果后来被国际数学界誉为“陈氏定理”,是“重要的数论方法——筛法理论的‘光辉顶点’”。
有趣的是,上周日,我们在李文清家中看到1977年8月6日陈景润给他写的一封信,上面写道,“学生希望能够调回白菜风云网数学系工作,继续在李先生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和教学。”
李文清说,当时我们经常开数学讨论会,很有趣味,他可能觉得在这边呆也很不错。
“非常非常想念王校长”
1981年厦大60周年校庆,厦大邀请陈景润和新婚不久的夫人一起来厦,但是,杨锡安去火车站接他时,却发现只有他一个人。他解释说,我是作为校友受邀回母校的,而她又不是校友,来了影响不好。
陈景润对母校老师的感激之情,从李文清保留的资料中就可以看出。这些资料都是陈景润离开厦大后发表的论文——每发表一篇,他都要寄给老师一份,并工工整整地在一旁写上“尊敬的李文清老师,非常感谢我师长期指导和培养。学生陈景润敬礼”。
陈景润当时在厦大呆了三天,带了一大堆书要来看,但是他抽出一天起大早去看当时住在鼓浪屿的王亚南夫人,他告诉王师母“我非常非常地想念王校长,非常感激王校长对我的培养和教育”。王师母曾经给陈景润寄过一张王校长的遗照,但是,陈景润并没收到,他说“我心里急得要死,好几次到那信海中去找,结果没找到。”他请求她再送他一张以作永久纪念,王师母满足了他的要求。
链接
陈景润遗孀接受本报电话采访时透露——
儿子学的也是数学
美国数学家哈波斯坦应邀到陈景润家中做客。 (资料图片)
昨天晚上,在北京的陈景润的遗孀由昆接受了本报的电话采访,她说,我们的儿子目前正在加拿大学习应用数学。
由昆1977年从武汉军区医院到北京309医院进修时,正好陈景润患肺结核住在309医院,陈景润假借教英语接近由昆,由此成就了一段姻缘。1980年两人结婚。
由昆说,怀孕时,先生曾说,如果生男孩,以后就让他学数学;如果生女孩,就让她随你,以后学医。
后来,他们生了个儿子,取名陈由伟。由昆说,孩子长大后,可能是被数学家吓坏了,对数学十分排斥。由昆曾担心地问丈夫怎么办,他说,顺其自然吧。
高中时,陈由伟选了文科,三年半前到加拿大读书,原本选的是商务,但是,后来居然转到应用数学——他发现自己喜欢上数学了。
由昆说,以前先生经常说做题其乐无穷,我不理解,孩子也不理解。但是,现在孩子说,数学真是太有趣了,我现在总算真正理解爸爸的话了。
懂事的孩子还告诉妈妈:我圆了爸爸的梦了。
24岁的陈由伟已经是一个身高1.82米的大小伙子了,由昆说,他的个头像我,脸型像他爸爸。在加拿大,没有人知道他是陈景润的孩子,由昆说,他也不想说,他不想笼罩在爸爸的光环里。
今年是陈景润逝世十周年,由昆说,我一个人渐渐习惯了,但是,从她声音中透露的信息是,她心里的痛楚仍然未平,这位现任北京309医院放射科主任的医生说,我需要不停地工作,我很害怕自己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