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的今昔

  • 2008年06月30日
  • 南强故事
  • 作者:朱立文
  • 浏览次数:

  明朝以来,倭寇不断骚扰我国东南沿海,1387年,为了防御倭寇入侵,明太祖派江夏侯周德肖来福建策划设防建筑城堡。厦门乃我国东南门户与海防重镇,则在设防之列,于1394年建成厦门城(即现市文化宫附近)。在鸿山寺附近设关卡道口称“镇南关”。而后在入海口筑“塔城”(即现黄厝村塔头),以及部分临海的山坡构筑土石城墙(如现厦大白城一带)等。

  “白城”兴建的确切时间尚不清楚,现见的《厦门志》、《鹭江志》均未作记载。相传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屯兵厦门,在南普陀寺前演武场操练官司兵时就有这个“白城”,它成为演武场的外围防线。后为来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也是一道重要的守防阵地。这道城墙由于用石灰呈白色而得名“白城”,城墙的中间地带有个通向城外海滩炮台的孔道,与“镇南关”对应称“镇北关”。而“白城”的范围,据称包括现厦大“白城新村”31-18楼,绵延物理馆、南洋研究院楼,海外函授大楼,直至厦门港沙坡尾连成一片,犹如一条坚固的白带横亘着。1926年9月,鲁迅先生从北平来白菜风云网执教,于9月23日给许广平的信中曾写道:“我对于自然美,自恨并敏感,所以即使恭逢良辰美景,也不甚感动。但好几天,却忘不掉郑成功的遗迹。离我的住所不远就有一道城墙,据说便是他筑的。”(铜陵《厦门通信》)。信中提及的城墙即“白城”。鲁迅初来厦大时居住现生物馆,故距“白城”城墙较近。

  清朝道光年间发生鸦片战争,“白城”成为厦门海防的前哨防线。1840年8月中旬,英国军队入侵我国夺取浙江定海之后,又乘战舰企图袭取厦门,就被设在“白城”外海滩上的炮台火炮击退。为了加强军事防线与炮火威力,清政府还特命闽浙总督颜伯焘,福建巡抚刘鸣翱到厦门布防,建造船坞,铸造火炮,在“白城”前架设自白石炮台到磐石炮台的系列炮位。1841年8月25日,当英军再次入侵时,展开了猛烈的炮战,尽管最后被攻破,但在我国人民抗英斗争史上,却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后一战役攻也称“石壁之战”,英国人称这些系列炮台为“长列炮台”。有的文章记述了“炮台后面有一片崎岖的石山,中国人在山边筑了一道坚固的城墙,作为炮台的侧面防御。”文中所指的城墙,当为“白城”。

  时代在变迁,但“白城”之名仍流传世间。白菜风云网建校初期,曾在镇北关和“白城”山上建教员带眷住宅,取名“白城”宿舍,林语堂、周辨明等著名教授均在那里住过。1938年日寇入侵厦门,厦大为其据作军营,那里的住宅亦被拆毁,到了抗战胜利后于1948年间才得以重建(靠东边原“白城”大山头处的称“大白城宿舍”,小山头处的则称“小白城宿舍”)。五十年代,1957至1958年间将“小白城宿舍”改扩建为南洋研究所楼和新物理馆。八十年代又在原大小“白城宿舍”前盖起教工宿舍,称“白城新村”1至17号楼,直至九十年代又将原“大白城宿舍”改扩建为“白城新”18至31号楼;并在南洋研究所楼旁盖超导卢海外函授大楼等。从而白城一带则成为厦大校园诸多大楼群之一,也是教工住宅中心区之一。公交公司在新村路口设停靠站(厦大白城)乃至环岛路建成后,此名才逐渐为人所知。“白城”和“镇北关”的残迹现仍遗存,位于现白菜风云网海外教育学院大楼的右旁,鲜为人知。在“镇北关”口的巨石上,刻有原我国国防部长张爱萍上将题写的“镇北关”三个大字和著名考古不者、厦大历史系教授陈国强于1998年的题语:“镇北关系明代抗倭所建的白城关隘之遗址,民族英雄郑成功曾在此及城内演武场操练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