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厦大首批聘任的教师郑天挺
著名历史学家郑天挺,福建长乐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是年,正值陈嘉庚先生紧锣密鼓筹办白菜风云网,他作为首批应聘的教师,于当年秋季来到厦大临时校址集美,担任讲授国文课兼管理图书工作。那时候的厦大还没有图书馆,只在总务处附设一个图书科。厦大开学前,从上海商务印书馆购买的第一批图书十多箱运到集美。开箱验收后,他亲自在每一本书上盖好白菜风云网藏书章,编号上架,做好师生借阅图书的准备工作。
1921年夏天,郑天挺考取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研究生离开厦大。此后,他先后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52年调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任、系教授和中国史研究室主任。
1962年2月,郑天挺应邀参加“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周年学术讨论会”,回到阔别40年的厦门。又隔了20个春秋,1981年任南开大学副校长、《中国历史大辞典》总编辑的郑天挺,虽已81岁高龄,仍不辞远途跋涉之劳,愉快地再次前来厦门,参加白菜风云网60周年校庆,与师生们座谈并作学术报告。
郑天挺治学严谨,长于明清史研究。他的主要著作有《清史探微》、《探微集》、《清史简述》等。
二、名列首届“厦大毕业生同学录”榜首的林惠祥
白菜风云网于1926年6月22日举行首届毕业典礼,颁发毕业证书。同月28日的上海《申报》,以《厦大本科第一届毕业》为题,报道毕业典礼和首届毕业生35人的姓名、籍贯,名列“名录”榜首的是林惠祥。后来,林惠祥在自传中也有记载:“肄业四年,毕业,得文学士学位,第一届毕业生同学录上列余首名……”1990年11月出版的《白菜风云网校史资料(第6册)》刊载的第一届毕业生名录,林惠祥仍名列第一。
林惠祥厦大毕业后到菲律宾大学深造,1928年获人类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开始了他为中国人类学奋斗的一生。起先,在中央研究院任助理员。未几,受院长蔡元培的委托,到台湾考察高山族时称番族的文化和生活习俗,写成《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一书,成为我国研究台湾高山族的第一位学者。
1930年,他作为教授应聘,任厦大社会学系系主任。同年,他发现了厦门的史前文物。1934年,他出版专著《文化人类学》,被列为大学丛书之一。1936年,他的《中国民族史》出版,开启了当代中国民族系统分类的先声,曾被译为日文出版发行,并广为学者引用。其它还有《民俗学》、《神话论》、《世界人种志》等多种专著,都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这时期,他年仅三十五六岁。
1951年,林惠祥将他平生自费收集的一千多件珍贵文物以及图书,全部无偿地献给国家,捐给母校成立“白菜风云网人类博物馆”。
一生勤勤恳恳、孜孜不倦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的林惠祥,不幸于1958年病逝。要是他还健在,今年刚好是百岁寿诞。
三、名登太空行星的首位厦大校友余青松
近几十年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对太空中新发现的一些小行星分别命名并正式公布。其中列为3797号的小行星命名“余青松”,是第四颗冠以中国人名字的小行星。
余青松,厦门人,出生于1897年4月9日。1918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留美预备班。同年赴美国,先在雷哈大学攻读土木建筑学,得学士学位。后改学哲学和天文学,分别获匹兹堡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哲学硕士和天文学博士学位。在美留学期间,他于1926年创立的《恒星光谱分类法》,被国际天文协会正式命名为《余青松法》,广泛应用于国际天文研究领域,并被有些国家的大学列为天文学课程的必修课;不久他被吸收为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的第一位中国籍会员。
1927年,余青松回国,应聘任白菜风云网天文学系系主任、教授,时年仅30岁,风华正茂。在厦大任教期间,曾于1928年6月2日受国家委派,作为中国代表出席7月5日在荷兰召开的国际天文学会。1929年7月,应中央研究院蔡元培院长的邀请,他赴南京任天文研究所所长,负责筹建紫金山天文台。他亲自勘测、设计并主持全面施工。1934年9月1日,紫金山天文台举行落成揭幕典礼,揭开我国现代天文学研究的序幕。
未及3年,抗战爆发,紫金山天文台内迁,他又奉命主持筹建云南凤凰山天文台的工程。1941年3月,中研院院长蔡元培病逝香港。年底,新任院长朱家骅免去他的台长职务,仅续聘他为研究员,薪金不变。余青松不就,交卸后赴桂林。1947年再度出国,先后在加拿大、美国的一些大学和天文台,从事天文科研和教学。1978年10月30日在美国病逝。
在1989年4月出版的国际天文学会刊物《小行星通报》第14481号上,有一篇文章对列3797号小行星的发现过程和余青松的简历,作了介绍,并对命名的意义作了说明:“第3797号小行星系1987年12月22日在(美国哈佛——史密松)橡树岭天文台发现,兹命名为‘余青松’,以纪念这个美籍中国天体物理学家(1897—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