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文化

我的厦大老师

张萍:教书育人桃李芬芳——记我的恩师洪成得教授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4日 17:19 浏览次数:

我们是1977年年底、“文革”中断高考十年后,首届恢复高考制度所录取的第一批大学生。厦大哲学系洪成得教授则是我们的首位班主任,也是我们的“大恩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们每位同学的到来,都已然经过他招生时的筛选和拿捏。作为厦大派出的招生老师,他对这份工作的敬业和精细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录取前他仔细地阅读过每位同学的资料,还一份不落地认真看过每位同学的高考试卷,以至于他比我们自己都更清楚各自的底细。例如,哪位同学的作文写得好,末尾还留有压卷诗;哪位同学的数学考了高分;哪位同学当过耕山队长;哪位同学的体检表被人调包差点造成冤案;哪位同学被“文革”造反派诬告差点失去入学机会;等等,他都悉数掌握,了然于胸。虽然我们与他素昧平生,但入学后初次见面,他竟能说出每位同学的名字和家乡。他多次很感慨地说起当年招生时的喜悦、不舍和纠结:“多少年啦,我们都没有遇到这么多优秀的生源,当时的投档比例是1:1.5到1:2,所以当时我是反复斟酌,拿起这个又放下那个,拿起那个又挑出另一个,一个都不舍得放弃,可惜招生名额实在有限,到最后时刻还是得排除干扰,忍痛割爱,权衡再三,确保挑出来的学生个个过硬!”可见,我们这些最终能够顺利入学的学生,实在要感激当年洪老师的“慧眼识珠”和“不杀”之恩,而洪老师的敬业奉献精神和父爱般的呵护更是让我们肃然起敬并受益终身。在与洪老师几十年的师生情谊中,他留给我们最为深刻的印象就是:把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作为终生追求而无怨无悔。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天职!

图片

洪成得与学生探讨理论问题

关于教书

记得大一时是1978年,洪老师教的课是“历史唯物主义”,当时百废待兴,这门课连教材都没有,洪老师就自己动手编写提纲辅导我们。每回上课,他不看讲稿,引用马列原著却倒背如流、如数家珍,课堂上旁征博引,生动活泼。他总是慷慨激昂地带着我们海阔天空地一遍遍遨游知识的海洋,当一节课快要上完时,他又适时地把大家的思绪从远处拽回,然后一遍遍地强调主要观点和内在逻辑,并叫我们要把这些像“钉钉子”一样钉进脑海中。记得在校期间,洪老师就因教学成绩突出获得过学校授予的“优秀教学奖”和“马克思哲学原理”课程改进提高二等奖。因此,几十年过去了,洪老师的观点连同他的语言和形象仍深深地钉在我们的脑海中。我想,若不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深厚功底和系统研究,哪能这般运用自如,驾轻就熟!难怪自1990年起,他又兼任了白菜风云网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和党校副校长。他当年编写的教学提纲还被教育部作为全国统编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主要参考资料呢!

毕业分配后,我们绝大多数同学都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学或研究和组织工作,为了工作,我们常常要继续请教洪老师。于是乎,洪老师作为福建省委宣传部特聘理论专家,虽已有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但他还是在百忙之中插空给我们这些“熟人”开点小灶。在各级党校和高校当老师的同学,有模仿洪老师的教学方法的,有找洪老师商议出考卷的;在党政机关任职的同学,不止一次恳求他帮忙上大课,分析研判各种思想理论动态;作为省、市、校三个层面的理论报告员和重大文献宣讲员,洪老师的足迹踏遍厦漳泉和三明、龙岩等地,学员中既有党政军高级领导干部,又有基层街道乡镇干部甚至普通的市民、农民,因为大家知道他讲课最受欢迎、效果最好。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到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主要精神、从重大历史文献的解读到具体政策的宣讲,洪老师都能够融会贯通,用通俗的语言,甚至用方言做深入浅出的解读。其实能够做到这点,除了他口才好、知识面宽外,更多的是源于他几十年来对原著学习的不懈坚持、对理论问题的独立思考,以及对社会实践和百姓切身利益的密切关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套被老师翻烂了的《邓小平文选》,问起来才知道这种“翻烂”了的原著远不止这一套。更让我肃然起敬、自叹不如的是,直到退休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洪老师仍然保持着每年超过一百场次的讲课纪录。几年下来,粉丝不少,名声大噪,甚至有人说自己就是听着洪老师的报告长大的!为此,老师被评为福建省社会科学普及先进个人和优秀报告员,的确实至名归!

在洪老师的教学生涯中,还有这样一群学生不得不说,那就是从1984年起,他作为厦大哲学系的自学考试负责人,为包括海陆空、野战和地方部队在内的几千名部队学员授课,让其中至少三千人通过自学考试获得了大专文凭。这在当时裁军百万的历史背景下意义非凡,无论对部队整体素质的提高,还是对这批干部个人素质的提高、日后在部队的任职升迁或后来转业到地方的安排任用,都起到了关键作用,其意义和影响既重大又深远。也因此,洪老师被评为“双拥工作先进个人”。然而,我更加喜欢部队官兵赋予他的“客座教授”“编外政委”的雅号。这也算是他教学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个篇章吧!

图片

2017年,洪成得教授解读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关于育人

在我的印象中,洪老师在厦大搬了几次家,从我们入学时芙蓉二学生宿舍背后的小平房到厦大白城的单元楼房,再到现在厦大西村的高层海景房,无论他家里条件如何,都永远是同学们在厦门、在厦大的家。记得我们入学时,物质条件比较差,洪老师的家成天对外开放,作为学生的我们竟然可以随意出入,泡茶甚至小酌。在他家里可以谈学术,也可以聊人生,可以请教学业,也可以谈成长的种种烦恼,加上师母的温柔热情和孩子们的懂事可爱,让学生们感到很满足,更是让一些很小就离家的同学(记得当时有几位应届高中生,最小的才十六岁)可以化解乡愁,能时时闻到家的味道!

其实,回过头来,我们才深深感慨几十年如一日地这样对待学生,他们一家要付出多少!难怪有人不解——劝洪老师别浪费时间和精力啦;有人极力劝阻——把课上好、把学术研究搞上去才是硬道理;甚至有人善意出面警告——不许打扰到老师休息,要挂“谢客牌”。但是在他这里却总是哈哈一笑,坦然作答:“教师既要教书传授知识,又要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教他们知识,又要和他们交朋友,做他们人生道路的引路人,这就是天职!教书和育人缺少了哪个方面都有失偏颇。更何况我和年轻人大量接触,虽然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也接收了许多年轻人的新观点、新知识和大量的外部信息,这些对我的教学和科研也不无帮助啊!”既然这样,同学们也就心安理得、顺理成章地继续登门入室了。所幸这些年来,洪老师基本做到了教学与科研两不误。

图片

洪成得受国务院表彰的证书

洪老师和他的夫人都是归侨,他教的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以他对党、对社会主义的热爱和忠诚是深入骨髓的。在理论上他从来都是笃信笃行,独立思考,不举顺风旗,不做墙头草。他说只有自己真学、真信、真懂才能说服人。但是,如果你因此认为洪老师就是个呆板、无趣的马列主义老头儿,那就大错特错了。我可是非常清晰地记得,在当年男女同学都不敢牵手的保守年代,洪老师是第一个公开叫同学们谈恋爱找对象的,他说你们很多人上学以前就已经工作多年,年纪也不小了,到了社会上工作压力大,重新认识一个人需要时间,也不知根底,不如就在学校里解决,将来毕业分配时也能兼顾事业和家庭。班里有个大哥三十多岁了,是从龙岩煤矿考过来的,十分珍惜学习机会,但是在大三那年被老师“催婚”了。洪老师说:“你们两人年纪都大了,你等得了,人家女方可能等不了。赶紧办了吧!”于是乎,班里同学每人出一块钱,给他们置办了新婚贺礼。到了我们即将退休的年龄,洪老师给出的谆谆教导是:“你们要拿得起,放得下,要学会安排好退休生活,要给自己留足养老钱,老本、老窝、老伴是晚年幸福生活的基本保障,要乐观豁达地过好每一天。”不仅如此,他和师母还身体力行,退休后,他们结伴走遍了各地的名胜古迹,师母还在她八十高寿时举办了一个让我们瞠目结舌、望尘莫及的个人画展,并由他们的孩子出资出版画集。老两口相濡以沫、相敬如宾,孩子们也都事业有成、家庭和睦,这样的幸福晚年,让我们好生羡慕又感到莫大的欣慰。

图片

洪成得和夫人黄琪玲的全家福

作者简介

张萍,女,1977级白菜风云网哲学系,1997-1999年就读于白菜风云网MPA。曾任厦门市政协常委,厦门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厦门市文联党组书记等职。

文 | 张萍

图 | 来源于网络

编辑 | 赵娅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