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相信缘分,要相信爱情,要相信那样的深情:不会被岁月消融,不会被疾病摧垮,也不会被凡尘俗事湮灭,只会像陈年的酒,馨香的茶,浓厚的咖啡,历经岁月磨砺墨香依旧字迹清晰的好书,越来越让人爱不释手……
坐在书吧二楼,凭窗眺望,雨雾蒙蒙的西湖一片氤氲,锦带桥隐隐约约地横亘在高大香樟的树枝间,透着一股缥缈的仙气。忽然感到视觉范围内有什么东西在跳动,原来是一只举着蓬松大尾巴的松鼠正在枝桠间不慌不忙地散步。看着它在垂直树干上如履平地地来来回回,不禁心生羡慕:到底这里还是它的地盘,我不过是它邻居的客人,纳天地之灵气,汲日月之精华的日子是属于它的,我根本无福消受。这样一想,不禁更羡慕起这座大书房的主人:原来爱书读书还可以有如此静心休闲的所在,谁家书房在此会不好好读几本书呢?
能到这个书吧来坐坐纯属偶然。说要找个爱书之人,朋友介绍了她的白菜风云网的校友盛子潮,没有电话也没有地址。但很肯定地告诉我,他在圈内很有名,是浙江文学院院长,他夫人开的这家叫纯真年代的书吧是国内许多著名文人的聚会地点,在保?塔旁边,百度一下便知。果真,很容易找到了地址电话,接着便跟书吧女主人朱锦绣女士接上了头。
书吧的诞生源于一场生命的浩劫
知情人曾经透露,盛子潮和朱锦绣的母校是白菜风云网,而厦大美丽的校园正是他们邂逅堕入爱河的地方。当时在厦大攻读文艺学专业研究生的盛子潮曾在饱尝相思之苦时赋《敲门》诗一首,叩问锦绣的芳心所属。结果,一句“心灵的门已经为你敞开,你不进来,怪谁呢?”娇嗔似的回答,终于揭开了这场恋情的序幕。那年夏天,朱锦绣跟随盛子潮来到杭州,在湖滨照了一张相,背景就是如今近在咫尺的保?塔。
有一见钟情的美丽,有心灵相通的默契,有夫唱妇随的相依,有爱情结晶的诞生,当一切都是那么完美而幸福的时候,病魔却不期而至。当罹患癌症的朱锦绣在丈夫夜以继日的照顾下好不容易缓过一点劲,就开始思考如何报答丈夫的挚爱,结论是开一家书吧,“这是我们两个彼此把自己对对方的情感体现出来的一个地方”,朱锦绣这样解释。爱书、爱读书、爱读书的人,书吧能把这一串爱心联系起来。
原籍在文三路上,已有近十年“吧龄”的纯真年代,早已是杭州的文学爱好者、爱书人的情感家园,杭州的一张文化名片。余华、叶兆言、阿来、陈忠实、马原、麦家、柳建伟、舒婷、北岛、叶文玲、王旭烽、高锋、李庆西、洪治纲、唐浩明等省内外著名作家、诗人、评论家和学者也纷纷慕名来书吧做客,题字赠书。尽管前九年它一直蜗居在城西一个环境嘈杂的闹市区,但依旧是渴望在喧嚣尘世中找到一块灵魂净土的年轻人所推崇的地方。“物质社会,我们仍向往纯真年代。”话虽简单,可做到却很累很难,而且一做十年。“我觉得像在做梦,十年一梦。”神情温婉,目光清澈的朱锦绣这样说道。
书吧新近落户西子湖畔的半山腰
一直记得这个地方原来是个普通的茶室,春天还曾支起炒茶锅炒茶,但生意一直清淡。因为外地游客一般不走这条有着200多级台阶的上山路,只有晨练的人或者想探幽的游客,才会从北山路拐进来,慢慢拾阶而上,在此稍事休息后继续上行——保?塔就在二十米之外。
2009年9月28日,这里正式改换门庭,成为纯真年代书吧新址。
已经走出疾病阴影的朱锦绣从心底里感到雀跃。这里有落地的书架,有环绕整个房梁的书架,有随意铺陈在沙发边、茶几上的书籍,有挤挤挨挨的慵懒沙发,有三五好友或靠或躺或坐拥靠垫随意看书聊天的“小包厢”……室外?那就更有情调了,整块圆木做成的长桌和长椅,有遮阳伞下飘落几张树叶的藤椅,有灿烂的牵牛花和静静的秋千,还有真正的鸟语花香和斑驳的阳光、清新的空气,以及任何角度都可以看到的西子湖……
“在外漂泊的人,来这儿就有安全感,这是个让心安宁的地方。苏童来过了,毕飞宇来过了,一个作家朋友在杭州呆了三天,往这里跑了四趟。有天半夜我正要休息,《江南》杂志的主编闯进来了……在这儿读书,不会那么飘忽,整个社会的浮躁、喧嚣都可以挡在外面。”
“有时候,会有母亲或父亲带着孩子来,大人坐着看书,孩子静静地做作业;又或者一起轻声细语地讨论,快乐地相视一笑,多么温馨美好啊!”朱锦绣指着电脑上她保存下来的客人的照片,那一张张恬静、明媚的脸,笑吟吟地感叹。因为读外语系的缘故,朱锦绣读得最多的还是英文原版书,所以她特地开辟了一个英语角,让一帮同好者在这里交流学习。很多外籍朋友也在这里找到熟悉和舒适的感觉。
来了?不急,翻翻这些书,艾伟的《风和日丽》、莫言的《蛙》、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苏童的《河岸》、李森祥的《送瘟神》、李柏田的《晚清文化地图》、吕思勉的《中国文化史》、余光中的《经典作品》、刘春的《70后诗歌档案》、布鲁克斯的《书的罗曼史》……也许不经意间会发现手上的这本书有麦家的亲笔留言,有叶文玲《在纯真年代泡吧》的戏谑和韩星孩《在纯真年代发呆》的感动,还有韩美林特色的题字和老虎画,运气的话还能“淘出几本文学评论的译作和几本在‘当当’上可能永远都‘搜’不到的旧书”……就像在这两位爱情至上的主人公的私家书房里,随意而又舒适地捧起一本书,消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一个幽静恬淡的晚上。
她他问答:(以下T代表她他,Z代表朱锦绣)
T:朱老师,纯真年代是想给读者营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Z:是一种跟自己家的文化氛围类似的感觉。因为我先生的关系,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我们家就常常有搞创作和文学评论的聚会,大家可以海阔天空地聊,感觉很幸福。以前我先生经常出去参加文化沙龙,也常常去开讲座,那时我就想,他这么好的资源为啥我们自己不好好利用呢?所以,当初尽管因为我大病初愈身体正在恢复中,家人都不希望我太辛苦,但我坚持要把这个书吧建立起来。我是想,如果有这么一个地方,有茶室的清雅、酒吧的放松、咖啡吧的热烈、网吧的丰富;那里有一长排顶天立地的书架,爱书的人们可以在这里看书、买书、甚至卖书,在这里可以聊天交友……如果有这么一个地方,子潮就不会孤单了。即使我真的不得已离开他的时候,他会有一个可能寻找到我的地方。
T:我看了一些报道,说您的书吧能坚持下来非常不容易,收入并不高。是什么能让您坚持下来呢?
Z:有一个老外很喜欢我这里,他是个中国通。他曾经问过我,你的生意怎么样?我说,我不求生意兴隆,只求顺利。这些年来我明白“做事”和“做事情”的区别。前者是考验你的能力,后者还包括做事的感受。其实就是西方所说的IQ和EQ的问题。读书、举办文化沙龙、讲座,很多涉及到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问题。平常在书吧,我是一个勤勉的家庭主妇,让来读书休闲的客人感受家的随意和温馨;举办活动,我又是一个得体的沙龙女主人,接待、参与,尽力展示杭州文化开放的包容与和谐精神的优雅气度。现在有了这么好的地方,更应该把运动、健康、读书、休闲的理念散播给每一个年龄段的人,让人们在这里找到更多愿意读书的感觉。我正计划推出一个“夕阳晨读”的项目,让习惯晨练的老人,也能在这里找到一块自己的地盘。
书吧是人们走近书的最好方式,书还可以是一种手势,让人不再孤单无助,因为书的作者永远不会拒绝你的亲近和理解。Nice to meet you here!这里的做客时间是上午十点到凌晨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