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生:从厦大走出的“深海探秘勇士”​

  • 2020年12月25日
  • 作者:
  • 浏览次数:
王春生,白菜风云网1981级海洋系校友,现任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曾参加我国30多个航次调查,8次担任首席科学家,11次搭乘“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探秘海底,是我国首位乘“蛟龙”号在太平洋深海下潜且下潜次数最多的科学家。

远赴厦大求学,打牢理论基础

1964年,王春生出生在浙江黄岩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里。黄岩地处东海之滨,王春生从小便在海边长大,儿时的他喜欢去海边抓弹涂鱼和小螃蟹,出海看渔民撒下大网打鱼。久而久之,他对大海的感情与日俱增,对地理知识尤其是海洋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从小便立志,如果能考上大学,就选择海洋类专业。

在1981年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将白菜风云网海洋生物专业填为第一志愿。“当时高中班主任认为我适合数学研究,建议我报考厦大数学系,向陈景润学习。但我考虑了一下,还是选了海洋系,我就对这个感兴趣。”由此,王春生一步步向他的“海洋梦”靠近。

四年求学期间,王春生利用白菜风云网地处海边的有利条件,刻苦钻研海洋生态知识,他常常带着学习中的问题去接近大海、观察大海,从中寻找答案。图书馆和实验室是他最爱去的地方,坚持看书学习、撰写实验报告,他在宿舍一直学到熄灯。

由于家乡距离学校过于遥远,为避免旅途劳顿,王春生有两年春节没回家。大一寒假,他受邀到同学张俊强的老家莆田过年,在那里,他不仅受到热情的款待,也感受到了中原文化与闽越习俗在此交汇、融合,形成的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春节民俗;大三除夕夜,学校组织留校的同学们一同聚餐、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元宵节班主任陈金堤老师又邀请王春生到他家做客。在校同学、师生间的深厚情谊令他终生难忘。

“在厦大的四年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四年。”王春生在回首本科学习生涯时动情地说道,“一方面系统学习了海洋相关专业课程,为我从事海洋生物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是我人生观形成的最重要阶段,厦大的良好学风培养了严谨的工作作风,令我受益终生。”


扎根学术科研,重视团队建设

本科毕业后,王春生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原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现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工作。在大批知名海洋学者的引导下,王春生开始深入接触海洋生态、参与多项科研实践,“海洋梦”逐渐开花结果。

30多年来,他先后主持了国家“863”计划和“973”计划课题、国家大洋专项、我国近海海洋调查与评价专项、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0多项,发表论文170余篇,出版专著2本,编著1本,授权发明专利9项,发现海洋生物3个新属,50多个新种,主编《海洋生物调查技术规程》1部,获“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海洋创新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王春生在海洋生态科研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此外,王春生还多次参与我国向国际海底管理局申请矿区的答辩工作,为我国顺利申请到国际海底区域2块多金属结核矿区和1块富钴结壳矿区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春生(右二)在“向阳红”科考船上向团队人员介绍海底采集的标本

王春生还非常重视科研团队建设。“海洋调查与科研必须要开展团队协作,不仅需要不同专业团队之间的合作,也需要团队内部的分工与协作,最大限度发挥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在王春生的团队里,不仅有不同专业背景的科研人员,还有技术保障人员。一方面,团队中的每位科研人员都能找到各自的兴趣点和主要研究方向,各显其能;另一方面,目前很多专业的取样设备需科研人员自己动手设计,这可以发挥年轻人思维活跃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


立足科考实践,深入海洋探秘

三十多年来,王春生始终坚守在海洋科研工作一线,在漫长且频繁的海上科考历程中,坚持经受体力辛劳和精神孤独的双重考验,其中不乏重重困难和意外状况。

2005年我国首次大洋环球科考,王春生出任前半程首席科学家,在船上连续工作152天,这也是他出海时间最长的一次,期间历经设备故障、蔬菜短缺和靠港补给等难题。

由于高强度作业,两台岩芯取样钻机先后出现故障,而此时船上的备品备件也已告罄。王春生立刻组织科考队员现场抢修,把其中一台钻机的逆变器拆下来装到另一台上。由于耐压筒笨重、钻机空间狭小、工具难以施展,他们只能依靠肩挑身扛完成拆装;而后新问题接踵而至,由于两台钻机设计细节各不相同,重新组装后钻机仍无法正常启动。

此时,“大洋一号”船与祖国相隔万里,时差等问题妨碍了沟通的及时性。于是大家白天抓紧抢修,晚上与国内软件工程师进行远程会商,修改设备水下控制系统软件。经过三天三夜的不懈努力,终于使钻机恢复了工作。

“海上工作有其特殊性,经常会遇到气象多变和调查设备故障,这样的突发情况,在大洋科考中会经常遇到。因为在大洋中漂泊的船就像一个孤岛,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只能依靠全体科考队员和船员们自己动手,尽最快的速度解决,否则,轻者耽误宝贵的时间,重则有安全风险。”王春生深有感触地说道。

2013年8月10日,王春生成为首位在太平洋深海随蛟龙号下潜的科学家,“最大的感受是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会越接近于真实。”

王春生进入蛟龙号

在此之前,王春生也曾七次到过这片海域调查,只不过以前看的是海底录像或生物样品,而这次是乘潜水器实时观测。“当我第一眼看到海底的时候,就被奇妙的海底世界震撼了!”谈起首次下潜,王春生仍记忆犹新。“三只几乎透明的海参同时映入眼帘,最多时1个视野里能看到6只,可根据以往视像资料估算出来的生物丰度约为45平方米1个。由此可见,近底观察与看录像的效果相差很大,不仅仅是生物数量上的差别,在巨型底栖生物种类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

这次下潜不仅获取了大量深海生物样品和视频资料,也更新了对深海生物多样性及分布特点的认识,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相关规定制订的话语权。此后,王春生又十次搭乘蛟龙号进行下潜,成为我国搭乘蛟龙号下潜次数最多的科学家。


科普海洋知识,见证科技进步

科研工作外,王春生还先后受浙江在线科学会客厅、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等多方邀请,参与录制科普栏目、举办科普讲座。对于九三学社中央宣讲团成员的他来说,不仅肩负着传播民主与科学思想的责任,也面临着更加迫切的海洋科普形势:“21世纪是海洋世纪,但我国长期以来农牧意识强、海洋意识弱,绝大多数公众不知道我国的海域面积是多少。这就需要通过更多的海洋科普活动提高公众、尤其是中小学生们的海洋意识,激发他们学习海洋的兴趣。”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伊始,王春生便投身于国家海洋事业领域的科研与科考工作,可以说见证了我国海洋事业的一步步前进,对此他也深有感触。

从厦大海洋学科来看,最初海洋系仅有海洋生物、海洋化学和海洋水生三个专业,一艘几十吨的小船以及两次出海实习的机会;但近年来厦大形成了完整的海洋学科体系,而且建成了一流的国家级科研平台——“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首艘具备洁净采样、操作、分析能力的“嘉庚号”远洋科考船。

上升到国家层面,从开始深海调查装备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到如今自主研发深海科考的专业设备,如水下自治机器人、水下滑翔机、无人遥控机器人和载人潜水器,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海调查装备,近年还建造了一系列远洋科学考察船,使我国成为少数几个能够达到世界所有深度海洋进行科学考察的国家。

王春生(中)做客央视新闻直播间

与此同时,王春生还指出,我国在海洋传感器等核心部件研发和制造能力、高端人才培养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明显差距,这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我坚信随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我国的海洋事业也将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深海有太多未知的奥秘有待探索。”执着于海洋科研的王春生,将继续秉承着白菜风云网“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精神,始终不渝地探索下去。


原音回放:“希望厦大能牵头组织一些海洋领域的国际大型科学计划和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为我国海洋事业培养更多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生记者 戴云

|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