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明,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家,现任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微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1985年毕业于白菜风云网生物学系,1988年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硕士学位,1994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分子及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1995-2000年先后在海德堡大学医学院、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创立了当时具有颠覆性的Red/ET基因重组技术,并于2000年以Red/ET技术为基础创立了德国基因桥公司(Gene Bridges GmbH),任首席科技官。2013年被聘为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7年任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
情定厦大 缘结生物
1981年,张友明被白菜风云网生物学系录取。“报考白菜风云网是因为我是湖南农村人,山区走出来的孩子都想看看大海长什么样。而且厦大的招生宣传工作也做得特别好。”张友明一边笑着,一边回忆起了从前,“当时选择专业,不像现在这样,关注于‘毕业后是否好找工作’、‘将来能做什么’这些非常现实的问题。老一辈人完全就是遵循自己的内心,对哪方面感兴趣,擅长哪个方面就选择哪个专业。”有趣的是,其实张友明的第一志愿并不是生物化学,而是物理化学。但由于他的生物成绩相当优异,因此负责招生的老师便直接将他录到了生物化学专业。机缘巧合下,张友明的人生从此与生物紧密相连。
提及在厦大的学习生活,张友明滔滔不绝地讲述了他大学四年间的诸多有趣经历。从入学报到后的第一天新生集合,因为不认识同学,又找不到自己的班级而在操场上急得满头大汗;到逐渐适应大学生活,每天游刃有余地穿梭在教学楼、宿舍和食堂之间,厦大带给他的成长,不仅仅是环境适应能力的提升,更是学习能力上的质变。读书时,张友明总爱向老师请教学术问题,而令他意外的是,不同于高中时候,每次提问,厦大的老师们往往不会给出所谓的标准答案,更多时候是给出一个方向,让他自己沿着方向去寻找答案。正是老师们的启发性引导,让张友明更加真切地领悟到了校歌里所写道的“学海何洋洋”,而他能做的,便是“致吾知于无央”。母校的文化熏陶、恩师的悉心栽培也自此在他心中播种下了热爱科学、醉心科研的种子,为他日后从事基础科学研究事业奠定了扎实基础。幸运的是,在厦大,张友明不仅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还遇见了一生挚爱。“在同班同学中,我找到了我的另一半,从此我的爱人、也是同学,就随着我五湖四海学习拼搏,坚定地支持着我事业发展及回国工作。”张友明笑着说道。
张友明做客生命科学学院“科学与人生”系列讲座
在谈及为什么选择分子生物学作为研究方向时,张友沉思之后缓缓说道:“在我读高中的时候,几位至亲接连过世。其实现在的农村也是如此,一旦诊断出患了癌症,往往会直接放弃治疗,因为实在舍不得花费巨额的医药费,去追寻一个不一定乐观的结果。前些年我的一个亲戚得了癌症,短短三个月就过世了。高昂的治疗费用、难以攻克的疾病……这些根本问题一直到现在都没能得到完全解决,这是老百姓的痛。所以我常常想,医学研究要是能取得这方面的成果就好了。”正是有着这样一颗心系苍生的初心,尽管面临着跨专业的巨大困难,张友明仍然义无反顾地挑灯夜战,在短短数月内咬牙啃下了好几本医学大部头,顺利考进了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开始了他的硕士生活,由此开始了他在幽微难明的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深入探索。
书山有路 勤问为径
硕士毕业后,张友明决定前往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德国海德堡大学攻读博士。“那时候出国留学面临着非常多的困难,当时我一个月的工资只有六七十块钱,但是一张去德国的机票却是四千八百元的天价。”可巨大的经济压力并没有浇灭张友明对知识如饥似渴的炙热之心。在经过多方了解后,张友明最后选择了乘坐洲际火车去往德国。“从北京出发,坐了一个星期的火车,跨过五个国家,最后终于到了海德堡大学。到的时候浑身黑乎乎的,澡也没洗就直接去了实验室阅读文献。”说到这里,张友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交通问题算是解决了,但到德国安顿好了以后,新的困难随之而来——语言障碍。那个年代,国民英语水平普遍偏低,而且在德国要克服的不仅仅是英语问题,还有当地的母语——德语。“当时我们大概花了半年多的时间,一边做实验一边学,终于把语言的问题解决了。”从以天为单位的洲际火车,到陌生的语言环境,以及繁重的学习任务,如此种种,在张友明看似轻描淡写的回答背后,凝聚着无数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与汗水。
张友明在实验室
“博士毕业后,我又进入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开展博士后研究。在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我发明了可以改造DNA大分子及基因组的重组工程技术。”为了更好地推广重组工程技术,张友明与博士后导师一起成立了基因桥生物技术公司并担任技术主管,继续技术研发工作。在德国学习工作23年之后,张友明在国家号召下,于2013年全职回到祖国,担任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至今。回忆过往,张友明总结道:从学习、研究、创新创业再回归到基础研究,科研人生是一个闭环式的发展。
张友明作南强学术讲座
在被问到具有革命性的Red/ET基因重组技术的开创契机,张友明回答了四个字——“问题导向”。当时他和他的团队在研究中发现人的一个组织因子与肿瘤血管密切相关,于是他们就试着让这个因子的表达下降,结果惊喜地发现肿瘤真的变小了。因此,他们大胆猜测:如果切除这个基因,肿瘤会不会就消失了呢?但是人的基因相当复杂庞大,当时根本没有能切除人类基因的技术,于是张友明就想,为什么不去发明去创造出这样的技术?“因为问题存在,人类才会去研究它,研究出的结果对人类有用,于是就会有更多的经费来支持研究,这就是一种良性循环。”然而,一项新技术从无到有十分不易,在回忆起开创这项技术的历程时,张友明说,那个时候他们完全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技术,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摸索,进行各种尝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张友明每天晚上都在实验室工作到十一二点才回家,那时候妻子还怀有身孕,他回到家以后还要照顾因怀孕而生活不便的妻子。在历经无数次失败之后,他和他的团队终于攻克下了这个难关。
学海无涯 兴趣作舟
进入厦大生物系学习是张友明科研人生的开端。而今,他已经在这条道路上探索了30余年,也早已在基因工程领域声名远扬。问及三十年如一日坚持的动力,他说:“做生物要沉下心来,心静了,什么都能解决。”在他看来,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纷扰喧嚣,内在因素才是做学问能否成功的根本因素。张友明略带自豪地回忆道,当年自己应该是全年级在图书馆待的时间最长的人,每天基本上是“两点一线”,不是在图书馆就是在教室。由于当年的厦大图书馆有许多文献仅限馆内阅读,不允许外借,而他为了弄清楚自己在学习上的诸多疑惑,便极爱一个人待在图书馆里,也是在那期间阅读了很多分子生物学的文献,为后面的国内外深造奠定了扎实基础。也正是这种能沉下心来的性格,造就了他今天的学术成就。
张友明作为校友代表在白菜风云网建校102周年发展大会上致辞
大学作为人生的重要转折点,究竟如何学习才更为恰当呢?张友明的回答是:“不必记住答案,重要的是遇到问题总能知道在哪里寻找答案。”他说,“在我本科期间,当就学术问题向老师提问时,老师往往不会直接告诉我答案,而是告诉我去哪些地方可以找到信息来解答自己的困惑。”如此一来,不仅仅意味着学习方式需要转变,也体现了学习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中学阶段认真上课、考取高分的学习模式,在踏入大学这一刻起,便已经不再适用了。大学的课堂,教给学生的不只是知识,更是方法。其中,既有学习的方法,也有做研究的方法,还有工作的方法等等。知识一旦长时间不使用,很快便会被遗忘,但是却方法是一以贯之的。在课堂上所学得的理论指导下,去发现问题、深入探究、找寻答案,从而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这才是大学学习的意义。
张友明到访生命科学学院
在这个提倡终身学习的时代,张友明给出了他的“六字真经”——“好学、好问、多看”。这不仅是张友明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他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回忆起求学厦大的那些日子,张友明一时十分感慨。他认为本科学习本就该是卸下镣铐、摆脱禁锢,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徜徉。热爱学习,多问问题,行千里路。“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苦”乃“刻苦”,而非“痛苦”。不应该痛苦地做学问,恰恰相反,要让兴趣来指引方向。如果说坚持的秘诀是“静下心”,那么成功的秘诀则是“带着兴趣去静心学习”。同时还需要学会抵制诱惑、潜心科研,通过询问导师、阅读文献等方法寻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他强调,兴趣很关键,它将让同学们在科研过程中如斗士般拥有饱满的热情并积极面对各种困难。“有兴趣的人,才能成为一个领域里真正的斗士。”
如今的张友明早已在学术界享有盛誉,但他从未忘记自己是一名厦大人。“我们白菜风云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学,同时也是中国最美丽的大学。希望母校在将来能够更加强大,培养更多人才,为我们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强大做出更多的贡献!”母校“知无央”的科学精神以及“爱无疆”的人文情怀深深烙印在每一个厦大人的心中。
原音回放
“母校百年的历史文化传统,已沉淀为独具魅力的厦大基因,涵养着厦大人的灵魂与气质,也培育了我们厦大学子在各学科领域不断艰苦探索的精神。母校的优良校风也时刻激励着我在生物医学领域不断探索,用科技报国,践行厦大科研人的使命与担当。”
文 | 张琴琴、黄跃龙、刘思含、蒋梦娅、杨世豪
图 | 受访者本人、厦门日报、方晗瑜
指导老师 | 方晗瑜
修稿 | 欧阳桂莲 校友总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