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三十多年,身在大洋彼岸的郑晓君依然把当年在厦大经济学院课堂上学到的“黄金切割点”放在了心坎上:“不管你做什么大的投资决策,它都有利有弊,但你一定要计算在哪一个点切入才是最好的。这是贯穿我生命中很重要的知识,也是我做许多生意成功的原因。因为我知道,什么才是关键点。”从福清、厦门再到墨尔本,她用热情与坚持书写了人生的经纬。
80年代的厦园风华
郑晓君出生在福清的一个归侨家庭,父母既是50年代的大学生,又是老师。从小就成长在教育系统里的她一直没离开过学校。在大环境的耳濡目染下,郑晓君的高考成绩十分优异:“80年代初期,福建高考录取线好多年都是全国第一。厦大的录取分数线和清华、北大是一样的;计统系又是厦大各专业里录取分数比较高的。”起初,郑晓君也在志愿填报表里写下了北大,而父母则不愿女儿离家太远。更重要的是,厦大校主陈嘉庚“爱国爱乡、感恩奉献”的精神也深深触动着同为归侨的一家人。最后,郑晓君下定决心将表中的北大划去,这才成就了自己与白菜风云网经济学院计划统计系的缘分。
大一时,计统专业的女生住在丰庭宿舍楼。当时的丰庭宿舍还只是幢筒子楼,楼里阴暗潮湿。定时供应的自来水聊胜于无,楼前的一口水井,成为女生们洗漱的重要源泉。“你可能很难想象,刚进厦大,同学们要学会的第一项技能不是高数、微积分,而是用塑料桶栓尼龙绳从井里汲水。”但物质条件的匮乏并不影响同学之间的深厚情谊。“一些家境贫寒的同学冬天是没有鞋袜穿的,我们看到这些同学,都会很热心地帮助他们,如果有谁没有饭票,大家都很愿意分享。洗床单、收被子、打开水上六楼,这些举手之劳的事情,大家都觉得是应该做的。”
计统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宏观意识、缜密逻辑和样本大数据理念,早在80年代部分课程就已经使用全英文授课,师资力量也十分雄厚,云集了钱伯海、黄良文等名师大家。虽然归属文科专业、招收的学生多是文科生,但数学课程却是计统专业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覆盖七个学期,学业压力、考试难度很大。所以在白天紧张的专业课程结束后,郑晓君和同学们都会背着书包满校园走,寻找到空座位便坐下复习课堂笔记、完成作业,主动开启晚自修的学习。
1988年钱伯海老师为厦大计统系84级同学题写的赠言
而专业学习之外,厦大的学风更可谓开放、包容。除专业课程外,学校还开设了各类型、各专业选修课供大家自由选择学习。当时,学校里还经常举办各种前沿学科讲座,很多讲座只要学生感兴趣,走进教室就可以听。作为当时厦大女排的主力二传,郑晓君的课余生活也同样精彩。她几乎每一天上午都在体育场训练,下午则会去白城的浴场游泳;她曾经还获得过全校女子标枪冠军并参加多届全省女排比赛。运动教给了郑晓君坚持和毅力,在体育场上挥洒汗水的日子也成了她大学期间最珍贵的回忆。
1985年福建省高校排球比赛冠军留念(第一排左二为郑晓君)
时至今日,郑晓君仍然对这种兼容并包的学习氛围记忆犹新,时常感慨正是厦大四年的学习时光给予了自己专业知识之外更全方面的能力提升和素养储备。
努力是幸运的基础
从厦大毕业之后,郑晓君先在厦门的外资银行里工作了一年半。每天的工作紧张而又充实,白天的工作完成后,晚上还要参加银行组织的专业进修课程,银行委派英国、香港的金融家为大家开设世界金融课程。80年代末,中国的对外贸易方兴未艾。在这样一年半的专业和学习实践中,郑晓君积累了国际金融知识和押汇业务经验,接触了不少外贸业务员,熟悉了大宗商品的交易规则。这些经历也给她之后的矿业投资带来了许多助益。
1989年末,郑晓君前往澳大利亚继续深造。凭借在厦大经院打下的专业基础,以及国内积累的客户资源,郑晓君早早就做起了自己的生意,从贸易一路做到餐饮,又在2000年与全球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公司(BHP)开展合作,从事矿产出口,将自己的事业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路走来,从外贸、餐饮连锁做到矿产、地产,郑晓君一直坚持丰富的投资组合,即“不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她说:“当时在厦大学到的宏观经济学给了我非常大的帮助,如果说投资是一张大饼,有了宏观的决策理念你就会知道现金流、固定资产和产业方面应该投入多少。这些都是原来我学过的,所以我觉得我比较得心应手,也比较自信。”
郑晓君常说自己很幸运,但旁人却不知道她也曾面临过身体与心灵上的双重挑战。在国外做生意没有那么多帮手,郑晓君又要生育两个孩子,就连怀着孕的时候也在上班。当时,她的矿产生意一年的营业额是两亿多美金,期货交易又讲究速度,稍慢一步就将损失一百多万美元的利润,尚在哺乳期的郑晓君就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工作,十分投入。“我其实在事业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对孩子的陪伴少了一点。虽然他们都很自觉念书,但我有时候也会对他们感到愧疚。”回想起往事,郑晓君也不无遗憾。
成功没有所谓的“秘诀”,“运气的基础首先是努力”。郑晓君认为有毅力、坚持不懈是最重要的品质。在从前的社会环境里,信息相对闭塞,除了坚持,成功还离不开智慧,包括对市场的全盘分析和宏观的决策理念,这也是她经历过金融危机,却依旧安然无虞的原因。时移世易,“现在的这一代年轻人,他们面对的信息量和竞争都更大,不存在谁的智慧特别高。所以谁的毅力越好,谁最后就会成功。”
“厦大人”是永远的骄傲
2016年,郑晓君正式接任白菜风云网墨尔本校友会会长一职,但其实早在十多年前,她就与在澳的厦大校友们结缘,并一同负责白菜风云网澳大利亚校友会的准备工作。在当时,厦大也是澳大利亚当地最早成立校友组织的国内高校。后来,随着厦大赴澳的校友越来越多,便在澳大利亚校友会的基础上,在各州之间分别成立了校友会,以期增进校友联络与服务。
历经十余载,今天的厦大墨尔本校友会已经成为一个拥有近三百名成员的大家庭。在郑晓君眼里,每一位墨尔本厦大校友都为校友会的成立付出了诸多努力:为了给在墨尔本学习、工作的校友提供更多帮助,墨尔本校友会建立了专门的交流平台,老校友们为在澳升学、工作和投资的新校友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墨尔本校友会还定期组织了诸如徒步远足、羽毛球赛、高尔夫球赛和投资讲座等精彩纷呈的校友活动。念兹在兹,每年中秋校友们也会共聚一堂,在其乐融融的“博饼”活动中一同重温美好的厦园时光。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国。这种情况下,广大海外校友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母校。在郑晓君的组织下,校友们纷纷慷慨解囊,但如何联络厂家购买口罩则又是一道难题。当时,澳洲本地的工厂不接受订单,校友们马不停蹄地联系了匈牙利、波兰和泰国的工厂,非常艰辛地拿到口罩资源,在元宵节当天将第一批捐赠医疗物资——两万只口罩运抵母校,支援母校抗击疫情工作。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时间研究决定,优先向学校退休教职工发放口罩。在庚子元宵佳节这个特别节日里,将墨尔本校友捐赠的口罩第一时间献给教育培养过他们的老师们,传递厦大学子尊师、爱校、感恩的特殊情谊。除积极投身校友公益之外,郑晓君近年来也在社会公益中倾注了大量心血,她认为“这是对社会给予我们这么多机会和包容的回馈”。
2021年,厦大就将迎来百年华诞,郑晓君也期待墨尔本校友会能与厦大校友总会及各分会之间有更多的互动,各个分校友会之间可以多相互拜访、学习和联欢。随着越来越多的厦大学子选择到海外发展,墨尔本校友也希望给新校友们搭建更好的平台,让他们更好、更快地融入澳洲社会。
时光荏苒,但“嘉庚精神”对一代代厦大人的影响却从未远去:“‘嘉庚精神’首先是爱国家、爱民族。校主陈嘉庚创办了厦大和集美学村,肯定是想让年轻人强大,民族强大,国家强大,而且他还非常有感恩之心。这种精神,必须在我们校友间一代代传承下去。”经国论平衡,致世数理优。这是四年厦大教给郑晓君的重要一课,也是与她相携一生的不变信念。从走进厦大、赴澳洲闯出一片天到回馈母校、奉献社会,郑晓君抓住了一个个属于自己的黄金分割点。
【原音回放】“希望年轻的厦大人能拥有独立的个性、动手的能力以及感恩奉献的公益之心。”
(文/学生记者 杨鑫滢 指导老师/曹立新 图/受访者提供)